2015 (78)
2021 (119)
2022 (123)
2024 (74)
在文学城也待了几十年了,见证了不少事情。文学城其实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普通业余的博主,跟闯荡江湖跑单帮没啥区别。
我过去每天都有读博的习惯,几乎每个博文都读。其实读博就是一种赌博,因为很多博文是文不对题,可读性差,进去就想出来,如同误入了场所。现在,博文阅读量越来越少,原因有很多种。首先,网上有很多其它东西可以读,可看,而且都是免费的。比如说,油管就有很多自媒体内容。如果是高级会员,连广告都没有,跟早期的油管类似。油管最近这些年,强迫性地加入了不少广告,非常烦人,但也可以理解。没有广告,谁会去出钱维持服务?有的网友不喜欢高级会员的等级制度,认为这是不平等的表现。我觉得是一种错误的理解,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思维。如果油管违反了公民的平等权利,那么肯定被告,因为美国宪法规定人人平等。人与人的需求不一样,导致了商业服务的种类。
比起看视频,阅读是比较累的,有的时候靠猜才能理解。过去没有视频,连看个电影都难。记得过去大院放电影跟赶集过年差不多,人山人海,翻墙的不少,甚至要在荧幕的背面看都有过。免费的东西大家都要抢。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都成为了过去。读书的越来越少,书是越来越难卖,甚至出书都要自己掏钱。
经常写博的有好几种。一种是靠写博交友,打发时间,同时也刷刷自己的满足感,存在感。 文学城写博是没有工资,没有股份红利的,完全是学雷锋活动。这些博主的博文经常是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不大跟政治宗教有关,比如旅游,做饭,Costco,回国之类的,同时还要增加点档次,比如头等舱,米其林,五星级酒店,好显示自己跟大众的区别。此外,博主除了写博之外,也非常勤奋地给其他,尤其是新来的博主鞠躬倒茶点赞,心里面盼望着人家能够回访点赞自己,礼而不往非君子也。可以说,这些博主是非常“聪明”的,除了写博,还不断发展自己的“粉丝”朋友,因此他们的朋友也特别多。每逢博文发表,就跟庙会,墟日或婚宴似的,很多人都积极参加点赞,打卡报到,有的恐怕都没有认真阅读过,也不重要了。这些博文的阅读量一般都特别高,其中不少是重复点击,因为他们要看评论更新。千万别小看这些评论,它们也许比博文还精彩万分。一般来说,没有被”精选“的,或者是被落选的,阅读量基本在几百之间晃动,除非是标题党,或者是会引起网友间纠纷的。
一种博主也许是带着某些任务的,因为很难找到证据。这些人一般不写自己,家庭,朋友,没有自己的历史,像是看破红尘的出家人,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有的比较资深的会加上一些自己的内容,这样容易让读者认为自己是真实的。 这些博主的特征是,博文一般般,但似乎总是一个调子,想宣传些什么,点击量特别高。很多普通博主跟网友都不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可以说这可能是文学城历史上最大的谜团,大概只有网管自己才清楚,跟政府搞的UFO类似。
还有一些博主是以主题为主,比如政治,文化,旅游,生活之类的。不少人都认真写作。由于不是专业,也缺乏审稿过程,更没有编辑,未免有不少问题,缺乏推敲。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博主的写作水平能够得到改进。写作就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也有一些不经常写博的,偶尔会发表一些博文看法。
据我的观察,被精选过的,往往能够被网友读者重视,能够得到更多的曝光率,博文的阅读量也会增加很多。什么是精选的标准?这应该是城管的秘密。一般来说,题目很重要。大家时间都很紧,还有其它的东西可看可读。如果题目不吸引人,恐怕就很难被阅读到。所以,不管内容再好,希望博主多在题目上面下功夫,尤其是新的博主。博文没人看,不容易吸引广告,当然不容易被“精选”了。说到头,文学城就是个生意。
而且,在那里,验证了我的说法,“是个人,就自我感觉良好,否则,早自灭了”。
谢谢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