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房市不景气有好些年了,房价持续下降,似乎没有尽头,很多人都非常担心。
国内的投资渠道有限,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投资是房子,他们依靠房子,靠房租,升值来保值,甚至能赚一些,这些在国外都是普通投资渠道之一,也是不少华人喜爱的投资方式。国内的股市靠不住,内线炒作,割韭菜每天都有发生。国人不守规矩是出了名的,国内国外都一样。对于被动的老百姓,这会产生了许多不肯定性,对未来很难有个预测。
国外发达国家也经历过类似的混乱。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比如美国的标普,纳斯达克大盘共同基金,你看看它们的历史就知道,不管风浪会有多么地大,但从长远来看,还都是往上升的。普通人只要短期不缺钱,就可以完全放心购买这些基金,比存银行要好得多。打个比方,我孩子昂贵的私立医学院学费生活费就是靠股市赚来的,退休金就更不用说了。
过去受到大萧条,股市崩溃的影响,老一代人对股票有恐惧感,不敢购买。他们的住房是人生当中最大的投资。退休后,不少人除了社保收入,还有退休金,剩下的就是自己的房子了。部分人因为空巢,不需要那么大的房子,干脆卖了到佛罗里达退休去了。美国因为社会稳定, 房子也会因为通货膨胀而升值。当然,也有部分地区因为生产力的变化,企业倒闭,迁移,导致了人口流失,房价下跌,但这还是比较少的。
可见中国房市如果要有一个确定的未来,首先需要社会要有一个稳定性, 不管是独裁还是民主政府。此外,不管哪个政府都需要解决就业发展的问题。中国的经济基本是政策驱动。经济不好,首先应该检查政策是否有问题,不仅是国内的,还有国外的。 经济不好,没有未来发展的肯定性,老百姓只能把钱存在银行里,或者购买金银,不会购买房地产。没钱的只能考虑每天的生存,更不会去买房。
国内现在卷的非常厉害,但这不是可持续的。现在各国都在通货膨胀,美国就更加厉害。前不久是鸡蛋,现在是牛肉。关税战更是搞得一大堆不稳定性。相比之下,国内却是到处降价,血拼,担心没有顾客。拿汽车价格来说,血拼的结果是只有少数财大气粗的厂家能够生存下去,美国造车历史也是这样,开始是万马齐上,轰轰烈烈,最后只剩下少数几家。问题的关键是没有顾客。顾客没工作,减工资,收入低,未来不肯定,当然不愿意放开手去消费,尤其是大单的购买。
现在很多讨论房市的文章,但能够跟政策挂钩的基本没有。我支持和平演变,反对暴力革命,因为后者代价太大,最后损失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不相信的看看中国的近代史就清楚了,死的都是老百姓,财产遭到破坏的还是老百姓,不就是换了统治的人吗?跟过去的梁山起义有何区别?我认为靠反腐来发展经济是非常难的。官员不是民选的,做官是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这样的体制不可能有效消除腐败,要不就会产生懒政现象。还是应该放开选举,竞选上岗,只有依靠民主法制,才行控制贪污腐败,但要彻底消除是非常难的。
总的来说,国内房市的未来有很多的不肯定性,主要原因是其政治体制缺乏严重缺乏稳定性,老百姓看不到未来,政府也不积极跟老百姓互动沟通,承认困难,敢于解决,整个机制像个黑箱子。目前政府积极搞经济适用房,但关键的问题还是经济要发展才行,否则最终结果是又回到过去的公房,单位分房时代。要振兴房市,首先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要改变政府的一贯说法,房子不光是用来住的,而且是长期保值的一种渠道。中国有的是地,而且还建那么高的楼盘,跟美国西方不一样,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如果房子能够继续稳定升值,那么也容易实行房产税,这样政府的经费就能够解决。现在要是硬搞房产税,养活地方财政,那么老百姓肯定会暴动,谁碰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