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网友 FionaRawson 写的书评《永泰里》读后:历史博物馆里的文字盛宴

(2024-01-10 18:13:49) 下一个
  • 先说名字

“永、泰、里”三个字,我也是在读完全书后回过头来,才能体会到这里面包含了好几代人对自己和家族命运的朴素愿望。也许现代人已经感受不到了,但对咱们的祖辈们来说,一栋大宅子并不只是个栖身的地方,不是房市走高的时候用来卖钱的。很多人从生下来到垂暮,都是在那一方屋檐下。祖屋见证了自己的成长和喜怒哀乐,不仅关乎个人的性命,还肩负着祖宗、家族的历史传承。哪怕父母爷奶都不在了,只要老房子还在,自己这个人就是完整的,是被blessed的。

在这个前提下,才有了占整部书50%的第一个冲突——永泰里的归属问题。原本是有着血缘或者姻亲关系的一大堆人,单个儿拆开来看也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为什么会起那么大的冲突?如果读者不能体会上面说的老一辈们对祖宅的这种重视和依赖,那就可能被误解为一群为了利益而亲人反目的势利小人。所以《永泰里》这个书名非常合适。

拿萧太太来说,故事中有好几次她都快活不下去了,包括最后陈至魁把多少人愿意拿命来换的船票白送给萧太太的时候,都被她拒绝了。这就不是口头说说的事了,是身体力行地坚守祖业。而杨家人之所以老来“找事儿”,也不是非要欺负孤儿寡母。在他们看来,祖业被外人霸占了去,他们愧对祖宗。所以书里有一半的矛盾是因为这个大宅子而起。

然而呢,作者并没有把这个故事终止在矛盾上,那样写的话定然不会同现在的版本一样感人、意义深刻。这里面除了三爷叔轩算是对亲人下手较狠的一个,其他人,即便是互相之间有各种矛盾,到了关键时候还是出手互助了,尤其是最小的一辈。到了他们身上,矛盾最终得到化解。这么看来,永泰里不是一堆无生命的砖石之物,更像一位老人家,庇护着这一个大家族里的后辈。它的存在把大家联系起来,在艰难的岁月里守望相助。

从宅子把镜头扩展,整个时代的背景、历史事件,那时候形形色色的人,都写得有模有样。

  • 置之死地而后生

艰难的时代,不可能每个人都顺顺当当,求仁得仁。作者一上来就给全书十分重要的人物——萧太太——安上了娼妓的人设。不是卖艺不卖身的那种,是实打实的娼妓。这就等于打牌一上来就摸到一副烂牌,杨老爷子不承认她是杨家人、非要把永泰里收回来,也和萧太太的这个出身阶级有关。

萧太太后来在公共场合遇到原先的姐妹,尽量避开,不想让小辈们知道,这些都合情合理。然而她靠着自己的天赋和自尊,最终还是凭一己之力度过了多次难关,并顺带帮助了其他人。当中可圈可点的是把侵华战争中鼻眼朝天的秋吉龙太郎给征服。秋吉那么高傲的人,对他本国的女人都不屑一顾,萧太太这种异族女子更是不被放在眼中。而萧太太不仅仅是在棋艺上胜过他,在胆量、气度方面更是光芒四射。所以尽管萧太太的结局有些悲凉,她的一生是英雄的、成功的。

  • 善、但非愚善

“有情有义”是可以概括全书中大部分人物的一个亮点。按说橱嫚进萧太太家的门,只是作为消除萧太太宝贝儿子厄运的一个“工具”。这放在其他故事里,即使是明媒正娶的儿媳,都指不定怎么被作践呢。萧太太从来没作践过橱嫚,好多紧要关头还真是从橱嫚的角度替她想的。举例子,达源父母上门提亲,当时萧太太正绞尽脑汁要让橱嫚离开自己儿子,换成别人刚好顺水推舟了。而萧太太考虑的是——这对公婆不行!那年头亲妈这么考虑的都不多呢,呵呵。

陈至魁更是如此。照俗套来写的话,萧太太的老嫖客,警察局长,曾经为讨好日本人东奔西跑的,肯定不是好东西。事实上在我看来,陈局长您比同时代的徐志摩、郭沫若那些名人才子渣男们强太多了!虽然也确实是惦记着萧太太的肉体,但关键时刻(我数都数不清)真是把萧太太当成自己的女人,把她儿子当成他自己的儿子照顾。这个人是我认为除萧太太外,排第二刻画得鲜明又不俗的人物。

至于三个青年男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那就不用我多说了。虽然见面在一起时从来也没有假惺惺地称兄道弟,但互相之间的关爱与扶持比其他家同父同母的兄弟还要强。

除了这仨,别忘了还有那个“馒头”呢?一出场就是相当令人不齿的那种人设,然而到了关键时刻血性就显露出来。人之为人的那一份“厚道”,实在是强过了很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颇有点儿金庸笔下桃谷六仙等人的感觉。

善,但不是愚善!这最后一点是我相当赞赏的。按理说,橱嫚被亲妈嫌弃,去到养母那里又被阻止和少爷谈恋爱,换成琼瑶来写那就泪水淹了龙王庙了哦。橱嫚虽然也哀伤自己的出身,但她从未因此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更难能可贵的是并没有因此就把自己的心意隐藏起来,不敢表白骗连升她不爱他(后者琼瑶女主肯定会这么干的)。敢爱敢恨,敢表达,敢和封建迷信作对,后者是本书占另50%的一大矛盾。作为旧社会出身低贱的女性敢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是我非常赞赏的地方!

那这里超出时代了吗?嘿嘿,允许我夹带私货一下。咱们“青岛嫚儿”好多都是这个类型!这也是我很乐意写这篇书评的原因之一。写的是我的家乡,而且是我熟知的、如假包换的家乡人的个性,并不仅限于家乡的各种俚语。我在家乡那时候,谁敢惹青岛姑娘,大街上就能和对方扭在地上打的。可以说地域、文化、和大宅子一起共同造就了作者笔下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

就写到这里,期待黎程程更多的优秀作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ionaRawson' 的评论 : 谢谢高妹的鼓励和支持,愧领你的谬赞,我在WXC瞎混,幸遇几位知音,人生之幸事。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黎程程' 的评论 : 程程太客气了,也谢谢程程美言。我一直觉得大家有文学城这个平台互相交流是件异常幸福和难得的事:)你的文学功底非常棒,而且做事有耐心,不浮躁,这点向你学习:)

期待后续大作!
黎程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FionaRawson,感谢高妹百忙之中花时间给拙著写评论,真的非常感谢。我其实内心斗争了很久才决定把这部小说贴出来的,我就是纯粹喜欢码字,凭着高中语文的底子,写个心中想说的故事而已,没想到你这么认真地写书评,太感谢了。

你的书评很翔实,正是我想要表达的,简直比我自己写的还准确,太佩服你了,你眼真毒(褒义啊,确定不是拍MP)。我也觉得萧太太跟陈至魁这俩不完美的人物最有血有肉,是我写起来最没有压力的,故事基本上是一气呵成。三个年轻人的爱恨纠缠,最完美的人设是达源,他好像没有什么缺点,但我却让他做世上最难的事,‘发乎情、止乎礼’,他也是我最心疼的那一个,写完后我有好几天浸在里面走不出来,不敢回头读。橱嫚从出生就惨,幸好身边有连升和达源,还算给她找了一点平衡吧。连升虽然物质生活方面不差,但爱而不得是他的终身遗憾。

这部永泰里的基调偏灰色,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能活着就是件很幸运的事了,所以我多写了几笔爱情故事以增添一点色彩。我还没有下决心写后面的40年,心里有很多故事想写,可一想起来那么多的政治运动,心里有点打怵,把握不好很容易把人物写僵硬了。我比较有信心的,是把达源的‘发乎情、止乎礼’写得凄美一点,把萧太太的死写得凄惨一点,除此之外,心里真没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