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山

皇家山下的一点思考,文学,电影,女性。
正文

保守与创新

(2007-06-23 12:22:11) 下一个
最近翻看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史,发现一个人非常重要,好像又不是被主流媒体接纳-- 王朔。我对王朔的了解很肤浅,也没看过他的什么东西。当时也不觉得应该看,不就是一个“京油子”吗?耍嘴皮子的东西有什么好看。事实就是地讲,王朔的创作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反主流”“挑战传统的价值观” “创立自己的语言风格”。很多外国学者对他的东西感兴趣,取个名叫“流氓文学”(Holligan Culture) 。从严格意义来讲,王朔的东西革命性不强,没有鲜明的观点,不带什么反思。形式上的创造大于内容上的。但是,整个八十年代风起云涌的文学变革都是“改良”而非 “革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当时不存在革命的土壤和条件。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非常活跃,他们不停地挖掘传统的东西,介绍西方的东西, 反思CCP的统治。所有非“革命”的写作方向的探索都是非常小心的,爱情,两性,性,古典文化,社会底层的“现状和不满”。 各种文学流派的产生朦胧诗,先锋小说,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等,都是作家们在一个被允许的大框框里面勉强跳舞。基本上社会的主流思潮是“我们刚刚摆脱了文化大革命的阴霾,在邓小平的领导下,迈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知识分子,尤其是文人和这个主流思想是一致的, 保持着XX喉舌的敏感性和优越性。茅盾文学奖85年的得主有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88年的得主有路遥的《寻找回来的世界》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 这些小说不仅是政治上靠得住的,在读者群中也广受欢迎。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等级差别,收入差别并不明显,人们对邓的领导充满期待,相信他能替中国摸索出一条新的路线。与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批判视角不同,当时文人更多地是扮演介绍者,传播者的作用,介绍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普通民众的生活,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轮不到知识分子参与其中来讨论和批评的,尤其是“文人”。为什么王朔在其中显得特别与众不同呢,因为他很坦然地把“作家”放在普通人的位置来调侃,嘲讽。可能是因为当过商人的原因,王朔的创作很自然地从读者出发,他的作品是商品,不是为了体现什么艺术价值。他也没有想过给谁洗脑, 大家看着玩就是了。这种鲜明的娱乐性和商品性被当时的正统文人所不齿,好像我这样的读者,从来也没有想过王朔的东西和“严肃文学”有什么关系。而我们的文学研究,文学史,文化发展是以“表达某种思想”“传递某种精神”为底蕴的。 王朔不搞这么虚头八脑的东西,他的主要目的是有人喜欢他的东西进而搞钱。二十多年过去了,王朔的这个创作理念,我看越来越代表当代文学的现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