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拉夫丁香

海外饮食男女的情与爱,彷徨与迷茫。
正文

简介《易经》02

(2010-10-19 10:16:59) 下一个

         祭司究竟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肯定是从那个时候到现在都未产生变化的东西,说来也只能是四季天地了。有了这个永恒不变的规律,以后的聪明人就完全可以将所有的事物变化都囊括进去了。
  所以,简而言之,《易经》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规律的工具书。
  从孔子开始,这些聪明人分成了两派:易理与象数。依前理,我们肯定不如历史上这些聪明人聪明,也不如他们博学。那么我们就暂且放弃对易理的研究,从最初的算卦来看待《易经》,就简单了。近代易学大师尚秉和先生说:未学易,先学筮。让初学者从象数入手,先培养对《易经》的兴趣,再去研究易理,会更接近《易经》本质。
  正本清源,还《易经》以本来的面目,我们发现,它实在是一本简单到极致的书,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的经典。天、地、人,春、夏、秋、冬,这些人类生活中看似永恒不变的东西,其实始终处于运行变易之中。易理原来这么简单。
  那么,就是这么一本简单的书,为何一再被认为是算命先生搞封建迷信的读本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人们无法准确洞悉随时处于变化中的自然万物,进而产生不可解释的神秘感,从而将之附会在《易经》上。因为,《易经》本来就是一部描述事物变化的书,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的天赋王权、人类暂时无法解释的天象、生老病死……都可以堂而皇之地附会在《易经》上,并作出有利于自身的看似合理的解释。
  这样,运用《易经》的人中,逐渐出现了两种极端群体:一种是深切掌握了《易经》奥秘的人,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有意将《易经》学理化、体系化、复杂化,从而将这种商周时代的普通大众游戏,转变为只有少部分人能够使用的艰深游戏;另外一种则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算命先生,他们粗通占卜方法,却无视事物变化之理,武断地对占卜结果作出推测,达到获取钱财的目的。《易经》永恒不变的两个规律天地四季,可以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科技、艺术、历史、天文、地理、数学、器制、旅游、衣食、婚嫁、祭祀等都包括进去。再让孔子、孟喜、京房、郑玄、荀爽、虞翻、王弼、韩康、孔颖达、陈抟、邵雍、张载、周敦颐、程颐、朱熹这些聪明人,用易理象数加以规范,《易经》成为一部贯穿哲理红线而集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怎么从《易经》中寻觅智慧的钥匙,吸取知识的力量?以我为例,我上大学的时候读《易经》,并不是从头读到尾的,而是遇到了具体的事,先算卦,算出哪卦读哪卦,只觉得好玩,很快就熟悉了《易经》的基本常识,并对《易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也不觉得枯燥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