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起门来自己玩

老被砖头砸碎玻璃,干脆关起门来自己玩吧。自娱自乐,但是欢迎朋友。
个人资料
正文

[ 依依笔记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3)

(2008-04-03 10:39:18) 下一个




[ 依依笔记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原作者: 海姆 .G. 吉诺特

第一章 交流密码:父母和孩子的对话

第四节 谈话的原则:理解和共鸣 当孩子说起或询问一件事情时,最好的反应通常是不要针对事件本身,而是要针对事情暗示的联系。

六岁的弗洛拉抱怨说,最近她收到的礼物比哥哥的少,她的妈妈并没有否认她的抱怨,也没有对弗洛拉解释说哥哥年长,应该收到更多的礼物,她也没有保证纠正这个错误。她知道,孩子真正关心的是他们和父母关系的深度,而不是礼物的大小和数量。弗洛拉的妈妈说: “ 你担心我爱你是不是跟爱他那样多? ” 她没有再多说一句话,而是紧紧拥抱了弗洛拉,弗洛拉惊喜地笑了。这就是这段谈话的结束,而它原本可能会变成一段无休止的争论。

许多孩子的问题的真正意图,是他们对放心的渴望。对于这样的问题,最好的回答就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对他们永久不变的爱。

当孩子讲起一件事时,不要就事情本身回应他,而是要就孩子对这件事的感受作出回应,这样通常比较有效。七岁的格洛里亚回家时心情很不好。她告诉父亲,她的朋友多丽是如何从人行道被推到积满雨水的沟里去的。她的父亲没有追问事件详细的情形,也没有威胁说要惩罚冒犯多丽的人,他就女儿的感受回答了她,他说: “ 这件事一定让你很不舒服,你当时一定对做这件事的男孩子很生气,现在你还在生他们的气呢。 ”

对这些话,格洛里亚深有感触地回答说: “ 是的! ” 当她的父亲说: “ 你担心他们也会这么对你吗? ” 格洛里亚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 让他们试试!我会把他们一起拖下水,那一定会溅起水花呢! ” 她想像着那幅画面,然后大笑起来。这段谈话以开心结束,它原本可能会成为一场应该如何帮助多丽自卫的、毫无用处的、冗长的说教。

当孩子回到家,不停抱怨他的朋友、老师,或者生活时,最好顺着他的语气回应他,而不要先试图查明事件的真相。

十岁的哈罗德回到家就开始发脾气、抱怨。

哈罗德:多么痛苦的生活啊!老师说我是骗子,只是因为我告诉她我忘了家庭作业,她冲我嚷嚷,她确实在嚷!她说她要给你写条子。

妈妈:你今天很倒霉。

哈罗德:确实是的。

妈妈:在全班同学面前被叫做骗子一定让你尴尬极了。

哈罗德:确实很尴尬。

妈妈:我打赌你心里一定骂了她几句!

哈罗德:是的!你怎么知道?

妈妈:当有人伤害了我们时,我们通常都会这么做。

哈罗德:我感觉轻松多了。

当孩子发现他们的感受是正常人经历的一部分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安慰。传达这种安慰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他们。

当孩子对自身做评价时,通常不要只是以赞同或不赞同来回答他,而要用具体的细节来表达超出孩子期望之外的理解。

一个孩子这样说: “ 我的算术不好。 ” 如果你告诉他: “ 是的,你对数字的反应很糟糕。 ” 这样说是没多大帮助的,驳斥他的观点也没有用,或者给他一些肤浅的意见,如 “ 如果你再用功一点,会好一些的 ” 也没有用,这些轻率的好意只会伤害他的自尊,这种直接的教训只会降低他的自信。

你可以用诚挚和理解来回答他说的 “ 我的算术不好 ” ,下面任何一句回答都行:

“ 算术是一门很难的课程。 ” “ 有些题目很难解答。 ” “ 老师的批评不会让算术变得容易些。 ” “ 算术让人觉得自己很愚蠢。 ” “ 我敢断定你一定希望快点下课。 ” “ 下课时,你会感觉安心的。 ” “ 考试时一定特别难熬。 ” “ 你一定很担心不及格。 ” “ 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怎么想。 ” “ 你一定很担心我们会对你失望。 ” “ 我们知道有些课目是很难的。 ” “ 我们相信你会尽力的。 ”

一个十二岁的女孩说,当她拿着不及格的成绩单回家,她父亲用如此理解的态度跟她说话时,她几乎要晕倒,她在心里说,我一定要对得起父亲对我的信任。只要时间一长,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听到自己的女儿或儿子宣称: “ 我很笨。 ” 父母当然知道他不笨,于是他们开始说服他,让他相信自己是聪明的,就像下面这位父亲做得一样:

查尔斯:我很笨。

父亲:你不笨。

查尔斯:我就是很笨。

父亲:你不笨。记得你在夏令营时多聪明吗?辅导员认为你是最聪明的人之一。

查尔斯:你怎么知道他怎么想?

父亲:他告诉我的。

查尔斯:是么,那么他为什么总是说我笨?

父亲:他只是在开玩笑。

查尔斯:我是很笨,我知道,看看我在学校的分数。

父亲:你只是需要更用功一点。

查尔斯:我已经用功多了,但是还是一点用都没有。我没长脑子。

父亲:你很聪明,我知道。

查尔斯:我很笨,我知道。

父亲(大声地):你不笨!

查尔斯:我就是笨!

父亲:你不笨!笨蛋!

如果一个孩子说自己很笨,或者很丑,或者很坏时,我们无法说出一些话或做一些事能让他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一个人对自己根深蒂固的看法,通常无法直接改变。就像一个孩子对他父亲说的那样: “ 爸爸,我知道你是对我好,但是我还没蠢到把你的话当真的程度。 ” 当孩子表达了对自己消极、否定的看法时,我们的否定和反对对他没什么帮助,他们会更坚定地确信自己的看法,我们能给予的最大帮助是告诉他,我们不仅理解他的感受,还理解他的特别的暗示。例如:

伊凡:我很笨。

父亲(认真地):你真的那么觉得么?你不觉得你很聪明?

伊凡:不觉得。

父亲:那么你心里一定很难过?

伊凡:嗯。

父亲:在学校里,你一定非常担心时间,担心不及格,担心分数低。当老师叫你回答问题时,你一定很慌乱,甚至即使知道答案,你也无法正确说出来,你怕你的话听起来很愚蠢 …… 老师会批评你 …… 同学会笑话你。所以,很多时候,你宁愿什么也不说。我想你大概记得你说了什么而大家笑话你的情景,这让你觉得自己很愚蠢,同时也觉得受到了伤害,很生气。(这时,孩子可能会告诉你一些他的经历。)

父亲:看,儿子!在我眼里,你是优秀的,只是你自己有不同的看法。

这段对话可能并不会使孩子立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会在他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那么无能。他可能会在心里想:如果爸爸理解我,认为我是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可能我并不是那么没用。这段谈话产生的亲密可能会让儿子要努力地无愧于父亲对他的信任,最终,他会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优点。

当孩子说 “ 我总是运气不好 ” 时,争论和解释都无法改变他的想法。我们每举出一个好运的例子,他都会提出两件不幸的事来反驳。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他看到我们非常理解他有这种想法的感受:

安娜贝尔:我的运气总是不好。

妈妈:你真的那么想?

安娜贝尔:是的。

妈妈:所以当你参加一个比赛的时候,你心里会想:我不会赢的,我没有那个运气。

安娜贝尔:是的,我就是那么想的。

妈妈:在学校里,如果你知道答案,你会想,今天老师不会叫我回答问题的。

女儿:是的。

妈妈:我想你可以告诉我更多的例子。

安娜贝尔:当然,就像 …… (孩子举了一些例子。)

妈妈:你对运气的想法我觉得很有意思,如果发生了你认为运气不好的事情,或者运气好的事情,来告诉我,我们可以讨论讨论。

这样的谈话可能不会改变孩子相信自己运气不好的想法,但是,她可能会觉得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妈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

[ 依依笔记 ]

女儿的医生告诉我,幼儿 0 到 3 岁是很重要的人格成长时期,可能就是我们中国老话说:三岁看八岁。。。吧。这也是我目前积极地探索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这一节提出的“理解和共鸣”,我想,大家可能都觉得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于其中所举个例,我却觉得似乎不可一概而论。

最突出的实例就是哈罗德和妈妈那段关于老师的对话。无疑做为老师那样对待学生是不正确的,但是做为妈妈,是否就可以一定以儿子的心情为首要,直言否定老师的行为呢?

对孩子心理的理解可能是做父母的比较容易忽略的地方。我个人的体会,是大多数父母都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以自己未曾达到或者特别自豪的人生为目标,去要求自己的后代,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愿望和思想,而且某些父母还表现为不屑去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懂什么?”,“你知道什么?”,“就是因为你什么都不知道才会这么想!”。。。从内心就根本否定孩子也会有正确的思维,所以也谈不到理解和沟通。

但是,我也不认为一味地顺从孩子的思路就可取。上述这个例子就让我担心如是说,可能在我们真正纠正这个错误之前 -- 不论是哪一方面的错误,已经引发了另一个误区:孩子从此觉得老师就是一个值得憎恶的人。如此岂不是更加不利于儿童的教育?

试图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我的女儿只有 18 个月,有时候,丈夫就觉得很难了解孩子为什么要哭个不停。其实,做为妈妈,我也是连蒙带猜。试想,当她到了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如何能一眼看穿她的内心世界呢?

我女儿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比如试图将一个三角形的插板放回图书中它的位置,因为太小无法领会上下左右的方位,或者手的协调程度还不足以让她顺利完成这个动作,她就会显得异常急躁。这时候,如果我只是说:“好啦,你自己做不来为什么要发脾气?”或者,干脆把她手里的图形拿走,她就会更加烦躁而哭泣。如果我耐心地安慰她:“这个对你是比较难,来,妈妈帮助你。”同时比较小心地牵引她协同做完这个动作,她就会比较有兴趣继续下去。

当然,一个 18 个月的小孩儿到底能够领会多少大人的言语,这个我也没有经验。但是我觉得幼儿对成年人的理解,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至少,他们对于大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判断十分准确,也非常善于观察我们对某些事件的容忍程度。

还是我的女儿,在某些要求我们不能满足她的时候,她会立即趴到地上放声大哭,表现得十分委屈。追踪这种表现的原始起因,可能是因为她刚学会走路的时候,企图追逐父母,而我们走得太快,她跌倒了就哭,这时候我们总是要把她抱起来好言安慰。因此她觉得当哭泣的时候大人就会立刻顺从她的意志,逐渐养成了目前这种恶习,而且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我决心改掉她这个毛病,等她再次故伎重演的时候,就独自走开,任她扒在地上泪水滂沱。如果父亲这时候和她讲话,无论是安慰还是呵斥,她还是会依然如故。于是我们谁也不同她搭腔,都在一旁做自己的事,暗中观察小孩的反应。可笑的是,刚才还委屈得嚎啕不止,一旦发现无人会答理她,不到两分钟她自己就会站起来,或者找到妈妈只要求抱抱,或者自己又开始玩耍,不再坚持她原来的要求了。

所以,我的理解是,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让他们知道并非事事别人都要依从他们。其实,对孩子的处理,和与成年人交往相同,坦诚相待。不必以大压小,动辄摆出一付“我走过的路,比你吃的盐还多”的家长姿态。但是如果认为他们做得不对,也应该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就这节的问题和一些父母讨论 ,以下就是是大家的看法。

程程
TWINMA 博客
是一对儿四岁双胞胎的妈妈,她认为 : ” 教育孩子是个大问题,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又不能拿孩子做实验品,初为父母,是要好好学习育子理论,更重要的是,自己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我觉得,父母跟孩子的交流很重要,不光是语言交流,肢体交流也很重要。我孩子在大哭的时候,我一般不会转身就走,我会问他 / 她有什么需要,妈妈能做什么,或者干脆抱抱,转移一下情绪,事后一定要教育 : 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后不能再这样了(当然,他们总是记不住,但次数多了,会有用的),教育他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另外,有些大人的事情让他们多参与,也挺有帮助的,让他们觉得自己有用,比如,帮忙收拾碗筷,扫地等。我们经常跟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比如,让孩子拿个布玩具在床那边蹲下,演木偶剧,我们在床这边当观众,或者,让他们当老师,给我们上课,讲故事。 ”

丁庄秀园
丁庄秀园 博客
的回答是: ” 这里说的都对,但就我儿子来说,他从不主动和父母说什么,从来都是妈妈问,就是妈妈问也很不愿意答。。。 ”

我觉得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就连我女儿,也不是每一次都表现出她的愿望。如果她要吃奶,就会清楚地说:“奶!”。但有的时候,她会哭个不停而拒绝和父母交流。也许大家会说,那么小的孩子可能缺乏与父母交流的词汇。但是另一方面,已经成年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和父母交流,也许是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不应该还象个孩子似的无事不向家长汇报。也许是觉得难以选择适当的时机或方式。

就我个人的理解,遇到这种情况不妨耐心等待,大多数情况是,不说就是无大事。遇到他们终于自觉无法解决的问题,孩子还是会想法和家长沟通的。举个可能并不恰当的例子,当我们自己有些情况无法向父母交代但是必须和他们通报的时候,我们不是还会迂回地先告诉兄弟姊妹,他们也都心领神会地去替我们做老父老母的思想工作吗?

网友语燕
语燕 之金缕衣
的观点是:

“从感情上,家长可以理解孩子,但从是非上,家长应该为孩子把握好尺度。

按法律的规定,孩子十六岁以前是不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这就说明了孩子因为社会阅历的限制,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还不是十分清楚,还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家长能做的就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这对于孩子将来长大成人是很有帮助的,要思想上,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诚然,挫折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对于某些特别固执的孩子来说,还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人生最关键的地方,其实就只有几步,如果你的孩子的挫折恰恰出在这几步上,有时候带来的后果将会是终身的。所以,从小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是我们家长的责任,也是一种义务。

而且,我们家长从态度上要与孩平等,但从思想上却不能和孩子一样。我们理解孩子的目的在于,教他怎样正确对待自己情绪上的沮丧与认清自我的价值。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是社会的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如果仅仅对他表示理解,他在感情上得到支持,感到很满足。但一旦离开家,到了学校社会上,外面的人不可能全都用你这样的态度对他,那么,他是不是又该感到沮丧了呢?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从思想上把孩子的心结打开,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孩子有更多的负面情绪。

就像依依女儿那个例子,其实就是从根上让她意识到,哭是没有用的,没有人会因为她哭而改变态度。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她就会改变自己的方法。其实孩子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观察能力也超出我们想像的范围,只要从小加以正确的引导,一些好习惯是可以从小养成的。”

晨晨 [2006 哈佛大学 ] 的妈妈 是我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对晨晨本人也颇为熟悉。对这个女孩子,起初我们十分惊于她的成熟和对学习与自身要求的主动性,对于她在 2006 年同时得到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早期录取,也并无意外。这次,我也邀请到晨晨妈妈参加这个系列的讨论。虽然她的工作非常忙,还是很乐意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把她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和大家分享。

晨晨妈妈 非常赞成“第二节 毫无效果的对话:

“说教和批评产生距离和怨恨” 中的一个观点,孩子们讨厌说教,讨厌喋喋不休。我过去自认为在和孩子讲道理, 为了强调或生怕孩子没听懂,或因为生气时口不择言,自己又把话重新组织后再说,所以一个道理常常重复一遍,二遍, 甚至三遍。后来 晨晨 告诉我,本来一开始她是听的, 而且也听懂了, ( 就象我们说英文,即使语法用词不准确,老美也理解一样。 ) 可是再听我一重复,她就反感了,结果把听进去的道理又给“返送”回来。就像一个母亲说得那样:‘我一直努力地跟孩子讲道理,说到我脸都绿了,但是他还是不听我说,只有我冲他喊时,他才会听我说。’

我们可能低估了孩子的悟性和理解力,大人们只要点拨提醒一下,他们就能领悟到,虽然不是全部 ( 大人们自己也不一定做到呀 ) 。这样既不会把嗓子喊哑,又不惹孩子厌烦,下次再讲道理时,他们就不带抵触情绪,还落得父女,母女,父子,母子关系融洽, 是不是这个理呢?”

晨晨妈妈 认为第三节中的例子和对话可能是十岁以上孩子的情况,是由孩子开始感受或思索人生的一些初始问题而引起,如聪明与笨,运气好坏,自尊自卑等。到时候, 因为对孩子的观察了解足够深了, 家长 会很认真也实事求是地与孩子平等交谈这些问题,和孩子一起分析并面对我们自己也遇见过, 或正遇着,将来还会遇到的人生种种难题。

同时,她 也不认为一味地顺从孩子的思路就可取,家长可以去体会孩子的心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但不是迁就。 ”

[ 本节后记 ]

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些年轻没有经验的父母所面临的一大挑战。诚然,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与潜质,不可一概而论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但是,儿童教育也同时具有很多的相似与相通之处。我们可以听取一些专家以及有经验的父母的意见,自己加以反思,从而总结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这是我在读到这本美国儿童心理医生的著作,决心做这个系列的时候,所想到的和企图达到的目的。

希望大家都能有心参加进来,如果你对文中所述有任何意见:同意或反对,都可以以任何方式提出来讨论。

谢谢大家!

< 争取每周五 上 贴,谢谢参与! >

 依依我心       mysig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dongfangshaoer 回复 悄悄话 喂;你上周五上贴没?等你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