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女儿,公公婆婆不远万里飞来帮我们带宝宝。婆婆很能干,一生操劳,家里家外撑起大半个天。到了我们这儿,上上下下,里外全包。我这个又懒又笨又娇气的媳妇,大权下放, 过起了饭来张口的日子( 衣服我还是用洗衣机自己洗的)。
闲话不表,婚后有一天,我的闺中密友突然跑来问我:“听说你老公家乡有道名菜,叫三蒸,你吃过没?”什么?!我立刻回家质问老公。老公说“我们常吃的呀。就是那粉蒸菜,蒸排骨,蒸芋头,蒸藕。。。”啊,对,我们常弄这道菜。我很爱吃米粉蒸的东西,犹其爱那个粉粉。起初,以为这道菜系江浙菜,后来发现川菜把它划在自己的传统菜类中,再后来,发现全国各地的传统菜类中都有此菜,只不过有的精致,有的宫廷,有的咸,有的辣。。。老公的版本属于又咸又辣型。辣是他的家乡味,咸则不能怪他。我们用的是买来现成的米粉,味重。我又爱吃粉粉胜过里面别的东西,每次都多多地放,结果就咸了。现在发现它原来也属老公家乡的名菜,想想其滋味不过尔尔,也就放下不再理会。
坐月子的时候,真正领略了老公家乡风味的辣。不管什么菜,连我下奶的鱼汤都是放了辣子的。我的妈妈是上海人,爸爸生在古都,但抗战时期全家是躲在上海日租界。所以,我家的菜以江南风味为主,兼容南北,独缺辣椒一味辛。老公做菜虽然也辣,但他本人曾在上海读书,所以也还可以做的兼顾。如今,我那嫁为人妻时所练就吃辣子的本领全不管用了。最初的几个月,婆婆的菜全从我辣的半麻木的舌尖溜了过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女儿渐渐长大。我的味蕾也习惯了婆婆的辣,慢慢地,辨出来更多的滋味,发现婆婆原来很有几道拿手的私房菜呢。
先就来说说老公的家乡三蒸吧。
大家已经知道,所谓“三蒸”就是米粉蒸菜。婆婆做这道菜绝不用买来的蒸粉,她总是自己磨粉子。一般的菜谱上都讲要先把生米在锅里炒熟,炒到微黄,炒到香,然后再碾碎,再加各种佐料,还有的要加秘制十三香什么的。对我这样的做菜低手来说,实在太复杂太高深了。婆婆的粉却简单到极至,只是用水将米略微泡一下下,沥干,磨碎,既可以用来蒸菜了。起先,最麻烦的部分是磨碎这道工序,每次婆婆都派公公用刀背一点点将整米磨碎,因为公公的耐心最好。后来,婆婆发现了我磨咖啡的小电磨,拿来一试,简直是太好用了。你问有多好用?后来婆婆磨米粉还用来做她的另一私房点心:米团子,我们全家拿它做早点,偶尔兼顾午餐晚餐。一个星期消耗十磅大米,据公公讲,只用二十分钟就可以磨完。小心喽,千万不要把粉磨的过细,要能看到一粒一粒的细米碴才好。女儿的干妈妈,我的闺中密友告诉我,私房菜的网友也曾分享过这个小窍门,可见英雄所见略同啊。
婆婆的三蒸内容时有不同。大致上,肉类一般用五花肉切成一分半厚的片,或者小排骨剁成方骰块。那种中国城卖的排骨粒,她也用过一次,但认为其选料不精,粗细混杂,只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充充数儿算了。老公的家乡在长江边上,河鲜是那里的盛产。他们的“三蒸”原料当然也包括河鱼。我们这里能买到的淡水鱼只有鲩鱼,也就是草鱼。婆婆只用活杀的,去骨留皮,切成骨牌块以备蒸。
蔬菜类,婆婆用过我们常用的芋头,莲藕,土豆,比较特殊的食料,是萝卜:白萝卜和胡萝卜的混合。芋头,莲藕,土豆都切成一般的滚刀块,萝卜则切成细丝。起初,我觉得蒸萝卜很奇怪,勉强同意一试只是因为吃萝卜比较不容易长胖。蒸好的萝卜味道有些咸中带微甜,如果你根本不爱萝卜的味道,就不用试了。但如果你本来就喜欢吃萝卜,不妨试一试。-后来我就爱上了这道菜。
蔬菜类不用太多的处理,略微拌些盐,少许味精或鸡精,婆婆的菜谱当然少不了辣酱。我们家里永远存着“老干妈”豆豉辣酱,加少许即可。如果你不喜欢辣味,或者更喜欢别的牌子的酱料,也可考虑不加或换用。因为粉蒸蔬菜,主要是吃米粉和蔬菜本身的香味。如果佐料太多太复杂,就会掩盖主料的味道,反而画蛇添足了。
肉类的处理麻烦一些。五花肉或小排骨要用料酒,精盐,胡椒粉,生抽,少许味精或鸡精,生姜,以及辣酱拌匀,放入冰箱腌渍约两小时。关于所用的辣酱,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牌子。因为老公很爱“辣椒一味辛”,我们试过很多不同的辣酱。结果一致认为还是四川同学推荐的“老干妈”系列比较鲜香。另外也是四川同学推荐的“白家”系列也很好味,我个人认为是正宗川味,但我们这里买不到。婆婆在做这个菜的时候,辣味加得并不重,点到为止,以免蒸粉的米香被盖过,那就失去了整个“粉蒸菜”的意义。
到此,前期准备工作就绪,拌上米粉就可以上锅蒸了。要记得哟,婆婆的米粉是什么也不加的,大米的原味,所以,你若和我一样爱吃粉粉,这时就可以多多地拌粉粉,不用怕成菜会太咸了。但是,经我的要求,婆婆的试验表明,过分的拌入米粉,会影响成菜的口感。另外,我在前面忘记提了,做米粉的大米,要越便宜的越好。越糙的大米,粘性越小。象“红国宝”那样的好米,做米饭当然是香Q有劲,拿来做蒸粉,米粉会粘成团,蒸出来的东西就不爽口了。
所谓“三蒸”,当然是要三样主料一起来了。婆婆通常是一样肉类加两样蔬菜。为了使“三蒸”同时上桌,要根据主料的成熟快慢依次上笼。肉类先上火,一般四十到一小时就可蒸熟。蔬菜后上,萝卜是最易蒸烂的,一定要最后上蒸笼,顶多十五分钟就好了。出笼时,婆婆还会在成菜上略喷些镇江香醋,这样可以去掉肉,鱼类的腥气。
婆婆的这道“三蒸”,没有任何复杂的佐料,连传统的炒米步骤都省去了,但上桌的成菜,粉糯鲜香,肉片烂而不糜,吃到嘴里,绝无油腻感但是还保持着肉的弹性。蔬菜则有其原味的清香。由于在蒸的时候,如果量少只用一笼,菜肉紧密接触,肉的油汁自然会混入菜内。如果量大需要分上下两笼,则肉笼先上火,而上菜笼的时候,要加在下面。这样做法有两样效果,一是可以加快后上火的那笼的成熟速度,二来可以让素菜借点荤菜的油汁。但无论如何,三样(或多样)主料一定要按照各自所需的成熟时间顺序上火。否则,不是菜烂如泥失去口感,就是肉类嚼也嚼不动,或是一咬一嘴肉腥气。唯一例外的是蒸鱼。鱼肉快熟,需要在芋头土豆之后上笼。
婆婆还有很多私房菜,有些简单又美味,有些很具地方性(用老公的话说,很土。但是,某位领袖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发挥一下,很土的才是受欢迎的),有些则很精致,很经典,很要一点技术。如果广大网友们还有兴趣的话,我可以继续介绍。如果您没兴趣,我也还会厚着脸皮接着来。您没瞧见吗?这是(一),有一自然还有二,三,四。。。喽。 嘻嘻嘻,咱们明儿见啦,您哪。
依依我心原创,转载请注明并通知原作者。
希望你继续把婆婆的私房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