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雄风

有所思,有所感,从历史的时空中来,再回到历史的时空中去。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养虎遗患——父亲的憾恨 (1) / 白先勇

(2009-03-17 04:51:33) 下一个

父亲的憾恨

前言

东北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变的历史传统 

战后东北的国际形势──美苏之间的势力竞争 

共军闯关东北

国军进军关外

马歇尔调停 

第一次「四平街会战」──「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中央军王牌尽出 

攻打本溪 

进攻四平 

父亲奉命东北督战 

共军溃败实况

一项改变历史的军事错误 ── 第二次停战令 

「养虎遗患」──父亲的憾恨 结论

    父亲的憾恨 

    一九四六年春夏间 

    国共第一次「四平街会战」之前因后果及其重大影响

    前言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展开斗争,抢夺接收沦陷区。双方主要的军事冲突,首先启端于东北。由于东北在国防战略、地缘政治、工业经济以及历史传统上,对全国甚至整个亚洲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很自然的,东北便成为战后国共斗争势在必得的首要目标了。

     一九四六年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之间,国共双方军队,精锐尽出,在东北中长铁路上的重镇四平街,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这是战后国共两军为了争夺东北第一次主力会战,对于东北得失。以及整体内战,关系至鉅。会战在四平街持久拉锯不下,双方攻守最激烈的时刻,五月十七日父亲奉蒋中正主席之命,飞往东北督战。当时父亲已发表为首任国防部长,并将于六月一日就职。父亲赴前线督饬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并其部下新六军、新一军、七十一军,三天内攻下四平街,并继续往长春、永吉进攻。林彪部队十万余人大败,溃不成军,往松花江北岸哈尔滨仓皇撤退。此时马歇尔正在南京代表美国政府调停国共内战,向蒋中正施压停战。在此关键时刻,父亲飞回南京向蒋中正报告战果,并力主国军应不顾一切,乘胜追击,收复北满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城市,彻底肃清东北共军。蒋氏基于国内外种种复杂原因,始终未能采纳父亲此一关系东北国共战争胜负的重大建议,于六月六日,片面下令停战。时国军孙立人所率之新一军,已追过松花江北岸,抵达双城,离哈尔滨不足一百公里,中共中央大为震动,毛泽东下令林彪,准备弃守哈尔滨。此次停战,遂予林彪部队喘息机会,整军反扑,东北形势,自此逆转,后东北沦失,乃影响整体国共内战。              东北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及复杂多变的历史传统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南起旅顺大连,北至漠河,东起混同江,西至贝而斯池,约有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之广大土地。东北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举凡煤、铁、金沙、银矿、镁土产量或藏量,莫不富甲全国,石油、水力电源,均极丰沛,又因气候雨量适当,农业发达、牧畜鼎盛,是中国自然条件最优厚的一个区域,因有「中国的生命线」之称。自「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后,处心积虑,发展东北重工业,以做为侵略中国及亚洲的基础。战后据东北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调查的报告,德、日败亡,中国东北在当时继美、苏、英之后,列为世界上第四大工业区。战后东北国际地位之重要,由此可见。

    东北又因地理位置居于中国边防要冲,绵长的边界与外蒙、苏俄远东部份、及朝鲜半岛毗连,隔海与日本对峙,地缘政治异常复杂。以中俄边界为例,西起满洲里东至图门江口,苏俄在远东地区领土,对我东北形成一大弧形包围圈。赤塔、海兰泡、伯力、海参崴,乃俄国包围东北四大军略据点。以军事观点来说,苏俄领土处于外线,我国东北则处于内线。苏俄军队入侵东北,甚为便捷,抗战末期,日本投降前夕,俄军对日宣战即从各军事据点一齐发动,长驱直入东北,日军穷于应付,数日内即遭击溃。 

    东北为华北的自然屏障,彼此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中国中原王朝的政府,对于东北(古辽东)的边防问题,莫不投以最大关注。由秦汉至隋唐,经略辽东,一直是中原王朝政府军事、政治、以及外交上的优先考虑。隋唐时期,隋炀帝、唐太宗且先后率大军御驾亲征高丽,可见得中国皇帝对辽东地区新兴民族的威胁,是如何的敏感。十二世纪,女真族兴起于东北的中北部,建立金王朝,一举南下入侵中原而灭北宋,统治中国北部一百多年。有明一代,东北边害,仍旧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明太祖朱元璋甫一开国便遣二十万大军出师东北,征服辽东。可是至十七世纪,女真族的后代再度崛起,乘晚明政府积弱腐败,中原动乱,大举入关,消灭了朱明王朝,建立大清帝国,统治中国达二百六十七年之久。综观中国古代历史,东北与中原互动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东北的得失,往往直接关系中原政权的安危。东北新兴民族的军队,一旦破关南下,便是中原汉族政府摇摇欲坠的时刻。东北资源丰饶,战略位置险要,一旦落于敌对势力之手,便可用来做为侵略中国本土的根据基地。 

    俄国自十七世纪推行「东进」政策以来,对中国东北地区一直虎视眈眈。十九世纪鸦片战争,清政府弱点毕露,俄国乃乘机大举鲸吞我东北土地,胁迫清政府订立一连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广大的土地掠夺而去。自此东北版图残破,俄国势力侵入东亚。同时,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亦开始了「北进」政策。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势力由此进入朝鲜半岛,积极展开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东北此后,便成为了国际势力竞争的角力场。一九零五年的「日俄战争」,竟是在中国的领土东北开火的。俄国战败,日本取而代之,遂成为左右东北的主要外国势力。

    东北是中国的生命线,东北亦是中国的火药库,二十世纪中国翻天覆地的战争、革命都是在东北引爆的。第二次中日战争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在渖阳爆发,日本占领东北后,便以东北为根据地,向中国发动了八年侵略战争。日本战败,接踵而来的国共内战,恰恰又是以东北的争夺战作为序幕展开。这绝非历史巧合,而的确是东北国防战略及天然物质超乎寻常的重要性,决定它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年来国共双方政府、以及中外学者;检讨国共内战的胜败原因,莫不认为,东北的得失,对国共内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一九四六年春夏之间国共两军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其前因后果及经过情形,值得详细研究。

    战后东北的国际形势──美苏之间的势力竞争  

    战后东北不仅为国共相争的第一目标,亦是美国与苏俄两霸互相较劲的比赛场所,事实上是四组力量合纵连横的复杂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为了逼使日军早日投降,以减低美军在远东战区的伤亡,不惜牺牲中国领土主权,一九四五年二月四日,与苏俄订立雅尔达密约,以换取苏俄向日宣战出兵。美国估计日本海军虽被击败,但日本陆军战斗力仍可观,尤其是东北七十八万关东军,是一股强大力量,苏俄参战,乃属必要。雅尔达条约除了迫使中国承认外蒙独立外,其他多为有关苏俄在东北的权利;开大连为国际商港、租借旅顺为俄海军基地、合营中长铁路等。八月六日,美国原子弹轰炸广岛,日本投降在即,于是苏俄赶紧于八日对日宣战,次日,苏军一百五十万人自中苏、中蒙、中韩边境,出兵东北,关东军不战而降,苏俄势力又再度轻易侵入中国东北领土,对国共接收东北的争夺战,产生了鉅大影响。东北对苏俄的利益既是经济性的亦是战略国防的。二次大战,苏俄工业遭到德军严重破坏,苏俄掠夺东北价值二十亿美元的工业设备及原料,以做补偿。欧战结束苏俄势力席卷东欧,美苏两国形成尖锐对峙,在欧洲大陆各处交锋;同时两国争夺霸权亦在亚洲迅速展开。日本战败,美军占领日本,不让苏俄插手,苏俄已感芒刺在背。在国防上,东北如一柄利刃,深深插入苏俄远东区的腹部,如何阻止美国及亲美势力在东北生根立足,是苏俄战后远东政策的第一要务。因此当美军协助国民党军队海空运输到东北,苏俄便处处作梗,不让国军顺利登陆,延误国军进占东北。苏俄阻碍国军接收,而让共军在此紧要阶段,抢先一步,立足东北,在时间上占了机先,对其日后胜利,是大有帮助的。而其军从苏俄手中获得关东军的武器军备,当然又是另一项苏俄的「贡献」了。 

    战后美国对远东的策略,首要目标仍是在于防止苏俄势力扩张,代替日本,独霸东亚。但传统上美国外交政策重欧轻亚,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向日宣战,出兵协助中国,是因为日本先偷袭珍珠港,美国还击,出于被动。事实上美国政府一向对遣派军队至亚洲大陆作战视为畏途,如何避免出兵中国而又能阻止苏俄势力扩张远东,这便是美国战后的一大难题。当时国共双方,剑拔弩张,军事冲突一触即发,尤其日本甫投降,共军已水陆兼程进兵东北,而雅尔达密约美国引狼入室,苏俄军队在东北形成尾大不掉,东北形势急迫,美国政府是有认识的。但当时杜鲁门政府打如意算盘,美国一方面积极协助国军进占东北、华北,另一方面却又派马歇尔到中国调停国共内战,向国民党施压,与中共组织联合政府,这种两面不讨好的政策当然注定失败。马歇尔在中国调停一年,无功而返。当时对中国问题了解最深的是中国战区美军总司令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他估计国民党军队并无能力单独接收东北,曾向美国政府参谋总部建议派遣美军七个师进驻东北,协助国军,对抗苏俄,但为美国政府所拒  2 。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是,美国绝对避免直接出兵干预中国内战。苏俄军队在东北为所欲为,而美国却划地自限,不肯介入过深,以免卷进国共内战旋涡,被迫与苏俄在远东兵戎相见。国民党政府战后接收东北,可谓举步维艰,既遭苏俄作梗于先,又受掣于美国调停,国际形势极为不利。

    共军闯关东北  

    中共深刻认识到东北在战后国共斗争中,有决定彼此胜败的重要性。除了经济以外,战略地形上东北对中共尤其紧要。如果中共能控制东北,不但可以背靠苏联、外蒙、北韩等国际共产势力,除去后顾之忧,而且可以与华北各「解放区」连成一片,突破长期被国民党包围的状态,使中共军队有一个战略的后方。如果东北被国民党所控制,就会切断华北「解放区」与苏联、外蒙、北韩的联击,使华北地区处于南北夹击的地位,对国共斗争极为不利。争夺东北,是中共战后第一要务,中共全力以赴。

    远在一九四五年四月,中共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共中央已经提出了争取东北的战略任务,指出 「如果取得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八月九日,苏俄进军东北,国际形势发展对中共大为有利,两天后,朱德于十一日接连发布七道命令,令各地共军出发进占沦陷区,接受日本投降。其中第二道   「为了配合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境内作战,并准备接受日满伪军投降」: 

    一、原东北军吕正操所部由山西、绥远现地,向察哈尔、热河进发。

    二、原东北军张学思所部由河北、察哈尔现地,向热河、辽宁进发。

    三、原东北军万毅所部由山东、河北现地,向辽宁进发。

    四、现在河北、热河、辽宁边境李运昌所部,即日向辽宁、古林出发。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一投降,中共部队八路军及新四军的一些骨干,马上开动,沿长城内外以及山东、苏北,日夜兼程,分水陆两路源源抵达东北;

    九月初,冀热辽军区曾克林部到达渖阳、本溪。同区李运昌部,到达山海关、锦州。

    十月上旬,山东萧华部到达安东,沙克、万毅、吕正操各部抵达南满各地。      十月下旬,吴克华、杨国夫、刘立人等各率部由山东纷纷到达山海关至渖阳一带。

    一月,罗荣桓、黄克诚等由山东、苏北,率大队人马到达安东、渖阳地区及锦洲一带。黄永胜率部到达热河.

    由九月至十一月,短短三个月间,中共各路部队,先后到达东北,有十一万人。中共中央又从各地抽调党政军干部二万多人,一同进入东北。

    同时中共中央制定了几项重大措施,提出「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九月十五日,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为东北局书记,委员有陈云、伍修 、叶季壮、林枫、彭真等即刻飞东北,二十一 日在渖阳召开会议,宣布东北局成立。此后陆续派往东北的高级干部又有高岗、张闻天、李富春等,先后到达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竟达二十人之众。政治局委员就占有四名。

    十月三十一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东北人民自治军」,林彪为总司令,彭真任政治委员,罗荣桓任副政治委员,周保中、吕正操任副总司令;一九四六年一月,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除八路军、新四军外,并包括东北旧有的「东北抗日联军」、「民主自卫军」、「自治军」。

    由此,在甚短期间,中共在东北便建立了掌握党政军的初期架构,展开工作。中共能够如此迅速进军东北,一来由于抗战期间,中共部队在华北、冀、热以及山东、苏北一带常年打游击已奠下根基,由这些地区进军东北,得了地利。中共中央抢夺东北志在必得,一声令下,剑及履及,其果断决心,也是成功因素之一。至于苏俄在东北到底帮了中共多少忙,迄今仍有争议。但至少中共部队初到东北,苏军没有像对待国军那样百般刁难,则是不争之事实。国共两军争夺东北,共军抢得了机先.

    中共对进军东北的人事布署是下了大本钱的,党政军菁英尽出。军事上林彪是当时共军中头一号战将,其他如罗荣桓、黄克诚、萧华也是共军将领中的佼佼者。中共又大量启用东北人士,张学思(张学良弟弟)、吕正操、万毅等率领的老东北军,返回东北故乡有一定的号召力。东北局的彭真、陈云后来又加高岗、张闻天,等人更是中共党内的核心人物,连长期居留俄国走国际路线的李立三也回转东北,参加工作。中共对东北下了如此大的赌注,连罗荣桓自己都说:「如果还搞不好,那就该打屁股。」

    中共军队干部初入东北,展开工作并不完全顺利。长期以来,日伪统治时代,对于中共在东北的地下游击抗日工作采取严厉镇压,周保中等人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牺牲很大,一九四二年后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不同于华北、苏北等地,中共的势力,在东北民间并未生根,东北人民当时都只认同国民党的中央政府,「想中央,盼中央」,对于中共不甚了解。中共军队开始并未获得东北人民支持,初到东北,相当艰苦。黄克诚十一月二十六日打电报给毛泽东抱怨,共军「七无」:「无党(组织),无群众(支持),无政权,无粮食,无经费,无医药,无衣服鞋袜等。部队士气受到极大影响??

    共军在东北无钱无粮,十分扰民,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到东北已一月,仅领到满洲伪币二百万元,够伙食十六天用,他十二月十七日打给军委的电报说  :「对人民强迫使用五百元、一百元之大边币,造成物价飞涨,商店关门,粮食除一部分吃日本存粮外,其余到一处吃一处,吃空烧尽,有如蝗虫,人民怨声载道。」 

    苏联红军在东北强横霸道,巧取豪夺,东北人民极为反感,把共产份子视为一丘之貉。加上中共军队初到东北,衣褴褛,给东北人民的印象当然不会太好。那个时候,东北人民对中共是不信任的。

    中共部队进关初期,本身也有不少问题:第一是逃兵问题;九月七日,万毅给军委的电报 :「部队采取逐次动员,但逃亡仍严重,仅昨夜即逃副排长以下八十余。」黄克诚的新四军第三师共三万二千五百人,十一月十五日给「军委林彭」的电报中说:「沿途逃亡掉队病号约三千人。」

    其次中共部队组成份子良莠不齐,第三纵队副司令员韩先楚如此批评 :「进入东北之后,一些伪满散兵游勇和杂色团伙混入我军,有些以『明当八路,暗投中央』为目的的组织也钻了进来。所以,虽然出现参军高潮,但真正工农群众所占的比例不大;部队发展虽很快,但大量新成份,实际上是不巩固和缺乏战斗力的。」

    中共部队进入东北,苏联红军虽然开了方便之门,没有刻意阻止,但红军对待共军,也并非完全友善的。据黄克诚、罗荣桓等人的回忆  9 ,他们的部队初到东北,曾受过红军不少气。苏俄藉口与国民政府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东北的大城须交到国民党手上,中共部队欲进驻渖阳,也被红军赶了出去。苏俄原来答应将日伪留在渖阳的大批武器移交给中共,后来并未实践诺言。不过罗荣桓承认,一些中小城市的日伪武器还是交到了共军手中,「改善了装备,保证了战争初期的需要。」

    斯大林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一向轻视,他曾对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Patrick Hurley)讥称中共为「奶油共产党」(Margarinc Communists)。斯大林对中共战后武装夺权的胜算,起初并不看好,当时国军的人数军备远超过共军,又有美国援助,看起来国民党远占优势。斯大林老谋深算,对国共施展的是两面外交,并非完全一边倒向中共,国共相争,斯大林是坐山看虎斗,伺机从中取利。在东北,苏俄对中共部队,最初援助是有限度的.

    中共抢先进军东北,天时地利人和虽然都占了便宜,但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亦不少。

    国军进军关外

    国民党政府当然亦深知战后接收东北的重要性与复杂性。不同于其他沦陷区,国民政府接收东北,需从苏军手中转移,而非从投降日军直接接收,因此是外交交涉,牵动国际势力。而战后大批共军已先抵东北,国军进军东北,势必引起国共军事冲突,接收东北,亦是军事行动。

    日本投降前后,重庆政府军政要员,曾为战后东北接收问题,从各种角度向政府提出建议。一九四五年九月初旬,立法院长戴传贤曾邀何应钦及父亲等人召开会议,讨论东北接收的方针。父亲认为欲保东北必须先固平、津,欲固平、津,必须先收热、察。万一必须大军出关,亦只宜先驻渖阳:俟包(头)、绥(远)解围,锦(州)、承(德)肃清、再收长(春)、哈(尔滨),否则军机补给、士兵寒衣,均生困难10  。父亲从军事战略的眼光来看东北、华北的接收,东北的确补给线过长,国军的力量,同时占领东北、华北,力有不逮;部队入东北,孤军深入,乃兵家大忌,故应先巩固华北,步步为营,再作北上打算。父亲曾任军训部长八年,对国军部队的实力,了若指掌。父亲的看法,与魏德曼不谋而合。魏德曼亦认为国军单独没有力量同时占领华北又北上接收东北。他向蒋中正建议,政府应立即派遣军政精英人员,至长城以南的华北地区,先巩固其他政权。他并向蒋氏建议:将东北问题国际化,邀请美、英、法、俄,与中国 暂时共管东北,以监控苏俄在东北单独行动 11。蒋氏亦深知东北国际形势的复杂,曾认真考虑过魏德曼的建议。他在〈苏俄在中国〉中,对东北接收问题,作此痛切检讨:「东北的安危,换句话说,就是东北是否落在俄共手中,是一个国际安全有关的问题。当时中国既不能单独解决,也非直接对俄谈判所能解决,则我们应该采取停止接收的决策,一面将我们的部队集中平津,坚守榆关,而以锦州为前返据点,一面将东北问题提出联合国公断,同时公诸世界舆论,采苏俄以应负之责任。如此则我政府在国内有充分实力,戡定中共的判乱,控制华北的全局,而以东北问题提出国际交涉,暴露苏俄独占东北的狂暴企图,以阻止其东进太平洋的野心计划.

    然而我们决策之后,却受了国内和国际各种牵制,不能坚持到底,而又转向苏俄直接谈判,同时更将我们国军精锐的主力调赴东北,陷于一隅,而不能调度自如,争取主动;最后东北一经沦陷,华北即相继失守,而整个局势也就不可收拾了。」

    蒋氏在此检讨认为国军应先集中平津,也就是父亲当年的建议。

    国民政府为处理接收东北事宜,一九四五年八月三十一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常会联合通过「收复东北各省处理办法纲要」,规定设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东北行营及政治、经济两委员会,划东北为九省,先后任命熊世辉为行营主任兼政治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嘉璈为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杜聿明为保安司令长官,此外并任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

    国民政府当时计划分外交、行政、军事三方面进行接收东北,而以外交、行政先行。当初国民政府委曲求全与苏俄订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即希冀以外交谈判与苏俄交涉接收东北,而蒋中正任命蒋经国为外交特派员,足见国民政府对中苏谈判,寄望之殷。

    十月十二日,熊式辉、张嘉璈、蒋经国抵长春,设立东北行营,并开始与远东俄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Rodin Y. Malinovshy)展开一连串崎岖曲折的谈判。中国方面,谈判重点在于苏俄撤兵日程以及中国部队进驻东北的问题。中国要求部队在大连、营口、葫芦岛安东港上岸。但苏俄坚称大连乃自由港,中国军队不得使用,而营口、葫芦岛等港,苏俄则称情况不明,无法保证国军安全。后国军部队运抵葫芦岛港口,果遭共军射击,只得改向秦皇岛登陆。至于撤军日期,苏俄也一再更改,有意拖延。苏俄阻挠中国接收的主要原因是在撤军前,向中国政府讨价还价,恢复沙俄时代在东北的经济特权。

    十月底,斯大林准备与蒋中正直接商谈,邀请蒋经国先往。十二月廿五日,蒋经国以蒋中正主席私人代表身份赴莫斯科,与斯大林两次会晤。斯大林提出的谈判重点为坚决反对美国势力进入东北,要求中国采取不偏不倚独立政策,如将美国势力排出,由中俄合办东北工业三十年,可命中共服从蒋主席的领导。斯大林并提议与蒋中正在莫斯科或中俄边境会晤。蒋中正对斯大林反覆无常心生疑惧,又怕斯大林离开中美关系之计,没有接受邀请。

    中苏谈判胶而共军趁机源源上道进入东北,国民政府鉴于外交接收失败,而派往接收的行政人员,又处处受到共军威胁,乃决定下令国部队硬行闯关,开始军事接收,国共军事冲突,在关外日渐扩大。

    自一九四五年末至四六年初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前后抵达东北的国军部队如下列次序:

    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十三军,军长石觉。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

    一九四六年一月,新六军,军长廖耀湘。

    同年二月,新一军,军长孙立人。

    三月,七十一军,军长陈明仁。

    四、五月,六十军,军长曾泽生。

    五月,九十三军,军长卢睿泉。

    此外,尚有青年军的二零七师,师长罗又伦。

   「四平街会战」之前,国军出关共七个军,约二十八万人,由美军协助:从越南、缅甸、以及中国西南边域以海空运到东北。

    杜聿明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后,便将司令部指挥所设在秦皇岛,指挥国军部队进占东北。由于共军捷足先登,南满的中小城市多被占领,国军入东北,是一站一站硬打进去的。十三军及五十二军先抵秦皇岛,因十三军乃全部美械装备,火力强大,五十二军是半美械装备,火力中等,杜聿明指挥这两个军,自十一月中旬从山海关沿北宁铁路北上,十一月二十六日,进据南满重镇锦州。其间林彪部队远道跋涉,十分疲劳,一时战斗力尚未恢复,而共军的装备远不如国军,且打且退。国军初入东北,尚称顺利。韩先楚也承认,国民党军「最初进攻的兵力,虽然不过两个军,但战斗能力却优于我军。」

    国军攻占锦州之后,继续往北扩展,占领北镇、黑山、义县等地,同时往热河方向锦承铁路西进,攻北票、朝阳。一九四六年一月,国军已占领热河东部及辽宁西部的广大地区。二月,十三军八十九师,向法库冒进,与共军新四军三师激战于秀水河,八十九师折损一团人,是国军出关后,第一次受挫。但同时国军第六军等其他五个军,已陆续进入东北,国军势力大增,关外国共战争,乃转剧烈。

   苏俄向国民政府索取东北经济利益不得逞,国民党内由CC派主导的反苏运动在各大城市爆发,中苏关系恶化,国际上美国领头向苏俄施展压力。一九四六年三月十一日起,苏俄乃开始从东部各地撤兵,于是国共部队便积极展开争夺东部各大小城市。三月十三日,国军五十二军进驻渖阳,随即配合新一军、新六军以渖阳外为中心,向渖阳以南、以东、以北继续进军,从三月下旬至四月初,占领抚顺、铁岭、辽阳、鞍山、营口等南满重要城市。而共军早已深入北满,又得苏军撤退时之暗助,纷纷进占北满以及中长铁路上之大小城镇,三月十八日,共军进占四平街,四月十八日进占长春,一周后,又占领哈尔滨,其他如齐齐哈尔、佳木斯等亦多落入共军手中。国共两军,南北对峙,关外大战,一触即发。而两军下一个攻防的目标,即为位于渖阳及长春之间,中长路上之重镇四平街。于是历时一月,从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十八日,国共关外第一次主力战「四平街会战」由此展开。 

    马歇尔调停

    马歇尔奉杜鲁门总统之命: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廿日抵华,调停国共内战,至一九四七年一月八日,调停失败离华,其间年余,亦正是东北国共之争、国军由初期军事优势开始逆转,成为劣势之时。一九四六年四、五月间,东北第一次「四平街会战」、国军大胜,马歇尔不断向蒋中正施压,敦促东北国军停止迫击。其后,蒋中正六月六日下第二次停战令:遂让林彪溃败之军,得以喘息,日后整军反扑,击败国军。

    第三次停战,对东北战局,影响至鉅。

    马歇尔调停国共内战,是中美关系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件事情。国民党固然归咎马歇尔处处掣肘、遂令国军坐失良机。国共斗争失败,国民党责怪美国援助不力,马歇尔被列为罪魁祸首。而马歇尔调停期间,中共充份施展「会议战术」,边谈边打,瓦解国军士气,谈判桌上占尽上风,但对马歇尔亦不领情,谴责他偏袒国民党,给国民党美援,替国民党运输军队。最后马歇尔弄得两面不是人、锻羽而归。韩战兴起,美国国会追究「谁失去中国」的责任,马歇尔又被当箭耙,受到猛烈攻击。这位二次大战杰出的美国将领,大概万没料到,到中国调停国共内战竟变成他一生辉煌事业的「滑铁卢」。

    美国杜鲁门政府派遣马歇尔至中国调处国共内战,其实一开始便注定了失败的命运。首先是美国政府及马歇尔本人对中国以及中共的认知有偏差。美国传统重欧轻亚的政策,低估了中国战略的重要性,认为美国不值得为中国一战,美国对华政策的底线,即是绝不出兵干与中国内战。马歇尔本人亦认为「中国并不具备天然资源及工业基础,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不可能变为头等军事强国。」14  因此,他认为即使中共得胜执政,中国对美国暂时亦不会构成威胁。直到韩战爆发,美军在韩国战场上嚐到中共人海战术的厉害,损失重大,美国才第一次警觉到中共这个对手,不好相与。

    由于认知偏差,美国当时的对华政策当然便有了严重缺失。马歇尔奉命使华,主要任务是强迫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组织联合政府,以政治协商谈判,消弭国共军事冲突。然而对于国共斗争史稍有研究的人,便知道这两党绝无组织联合政府,和平共存的可能。马歇尔组织联合政府头一宗要务是欲将中共军队国家化,将中共部队编入国军建制,这无异要中共缴械,是与虎谋皮。日本甫投降,共军总司令朱德马上下七道命令速遣共军往东北华北占领沦陷地区,军事夺权,是中共的既定政策。至于谈判,毛泽东说得最清楚不过:「和谈是另一次战争的政治准备。」马歇尔调停初期,中共军事还未占上风,所以愿以谈判争取时间。谈判桌上的周恩来,与东北战场上的共军统帅林彪遥相呼应,中共军事失利,谈判姿态随即软化,一旦得利,姿态马上转为强硬、一松一紧,政治谈判与军事冲突交相运用,在马歇尔的调停期间,中共的「会议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马歇尔面对周恩来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的谈判高手,在会议桌上,当然只有被牵鼻子走的份。马歇尔赴华调停,手中有一张王牌:美援。马氏动辄以切断美援威胁国民党就范,停止军事冲突与共产党组织联合政府。当国民党屡次不听话的时候,一九四六年十月起为时八个月,马氏果然下令禁运美国军火到华。让国军吃是苦头。但共军却不依赖美援,所以马歇尔对中共并无拘束力,轮到中共公然违反谈判协定时,马歇尔却无计可施,这乃是他调停失败的癥结所在。魏德迈对马歇尔赴华调停的任务,一开始就不看好,他对他的上司有这样的批评:「马歇尔主要是一个军人,他对国际斗争之复杂性所知有限,更昧于共产党假仁心而行暴政之邪僻,尤有进者,马氏奉命抵华之时,早已身心俱疲,对当时情况无法做出正确评估。」

    魏德曼的话说得很重,但颇中肯,马歇尔的确对当时中国情况,缺乏深刻了解。一九四六年四月,马歇尔回美述职后重返中国,二十一日竟向蒋中正呈递备忘录,宣称拟以美国装备供给共军十个师 16。当年蒋中正与史迪威翻脸,主要原因之一即为史氏拟以美国装备供给共军抗日。事实上,四月十八日,东北共军违反停战协定打入长春,马歇尔竟会在此时对蒋中正提出这样不可思议的建议。马歇尔竟会在此时对的心结心病如此缺乏认识,他调停国共内战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一次「四平街会战」──「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四平街是当时辽北省的省会,人口八万,位于中长、四洮、四梅铁路之交点,为东北交通枢纽,工业及军事之重镇。其东北郊山峦重叠,西南郊河流纵横,形势险要,又因其位处中长铁路上渖阳与长春之间, 南北满通衢的咽喉,历来为战略上必争之地。     共军自从出关以来,一直到「四平街会战」(中共称为「四平保卫战」)以前,其主要战略是「且战且退」,与国军交战采取游击战、运动战、避免与国军正面冲突,不作无谓牺牲。盖因共军初出关外,尚未建立根据地、群众基础不稳固、军队的装备亦不充足,面对美式机械装备的国军,军火及战斗力均占下风,因此山海关、锦州等段,共军皆主动弃守、且战且退。可是一九四六年三月十八日共军进占四平街后,中共中央却一反往常,改变战略,决定保卫四平街,在四平街及本溪各结集十万大军,准备与国军主力一决 胜负。毛泽东下令林彪 「死守四平,寸土必争」 

    一九四六年四月六日,毛泽东电林彪并东北局彭真,对四平、本溪保卫战作了重要指示:认为「集中六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党内如有动  摇情绪,那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本溪方面、亦望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敌一个师」。毛泽东认为「上述两仗如能打胜,东北局面即可好转。」,为了达成目的,中共中央毛泽东不惜牺牲,孤注一掷,「必须准备数万人伤亡,要有决心付出此项代价,才能打得出新局面。」促使毛泽东下如此决心,不惜牺牲数万军队与国军在四平街摊牌一战,当然有其当时复杂背景原因。「四平街会战」前夕,共军已速增至三十万,兵力大为加强。苏军骤然撤退,共军得到暗助,纷纷顺利进占四平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因为四平街之战略位置险要,欲保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必先固守四平。当时马歇尔正返美国洽商美援问题,毛泽东估计马氏回中国后,必加压力,逼使国共东北停战,毛打算在国共和谈前,在四平街给予国军迎头痛击,保住长春、哈尔滨等重镇,以便在谈判中获取最大利益,因此倡导言在和平前,保卫四平乃「最后一战」。同时毛泽东亦低估了国军的作战实力,他在同一电报中,对国军如此分析:「国民党现有之七个军、包括九十四军及姜鹏飞伪军在内:此两部或则不齐,或则无力;拟调各军,非半年以上不能到齐,且包括云南龙部及其他次等部队,大有文章可做。」可是毛泽东忽视了国军新一军、新六军、七十一军以及青年军二零七师这些美式机械装备训练有素的军队坚强的战斗能力。四月二十八日,毛泽东电林彪:「坚守四平的指挥员、政工人员们:为和平民主,你们要坚守四平,甚为英勇,特传令嘉奖。望你们再接再厉,坚守到最后胜利,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会战开始时,毛泽东信心十足,意兴风发、满以为在四平能重创国军、使「四平保卫战」像西班牙内战,共和军死守马德里一般,蜚声国际,令中外瞩目。      但东北战场上的共军将领并非全都赞同毛泽东保卫四平的乐观看法。首先「东北民主联军」统帅林彪在会战前,对死守四平便有疑虑,四月十一日给中央电中,林彪对当前情势作了如此判断:「我固守四平和夺取长春的可能性和东北和平迅速实现的可能性均不大,因此我军方针似应以消灭敌人为主,而不以保卫城市,以免被迫作战,其结果既不能保卫城市又损失了力量??

    林彪此时的看法其实十分正确,一向老成持重直言敢谏的新四军将领黄克诚在会战当中,还不断向中央呼吁,弃守四平、长春。致中央五月十二日电中,他首先向毛泽东陈述中共部队伤亡耗损的实情:「由关内进入东北之部队,经几次大战斗,战斗人员消耗已达一半,连、排、班干部消耗则达一半以上。目前虽尚能补充一部新兵,但战斗力已减弱。」

    黄克诚认为:「四平坚守有极大困难,四平不守,长春亦难确保。」毛泽东不理睬黄克诚,也不回电,却一直电令林彪「坚守四平」。四月十八日,共军进占长春,林彪颇受鼓舞,林彪四月十九日电中央 20,向毛泽东表示坚守四平的决心:「我守军决战至最后一人。」

    林彪先前的顾虑一扫而空,跟随毛泽东一齐冒进,准备破釜沉舟,「死守四平」。

    林彪亲自统率黄克诚、李富春、万毅、周保中、吕正操各部共十四个师十万余人,广筑工事,以四平市区为中心,组成一条东西蜿蜒百余里的防线,决心把「四平变成『马德里』」。

    中央军王牌尽出

    国民党政府这一边对四平街亦是志在必得。国军自出关后,向北进展迟缓,虽然与共军冲突不断,但都是零星小仗,未曾打过主力大战。国军最初出关只有两个军,至「四平街会战」前夕,已增至七个军暨青年军二零七师共二十八万人,兵力骤增,与共军人数相差不远。起先苏联红军占领东北,等于是共军的保护伞,国军有所顾忌,避免与共军大打出手,自三月中后,苏联红军开始逐渐撤退,而共军乃乘机进占各大城,国共两军短兵相接,大战已不可避免。

    当初马歇尔来华调停,于一月十日,达成了国共第一个停战协定。一月十三日起, 「国军及共产党领下之部队,立即停止一切战斗行动」,但协定有一条重要的书,停战令「对于政府军队之开入东北或在东北境内调动,并不影响」。其实第一次停战令国共双方都没有严格遵守,尤其是关外军事冲突一直没有停过,但四月十八日,马歇尔回转中国的同一天,共军三万余攻入长春,与国军先遣部队保警第二、第四总队发生巷战,保警总队不支,被共军消灭一万余人 21 ,长春市长被俘。这对国军不啻公然挑衅,连美国政府不得不宣称,共军攻占长春是「公然违反停战协定」 ,这就给了国军正当理由与共军正式开战了。本来国军出关后,便伺机与共军打一场主力战,一决胜负,共军集结大军死守四平,正好给了国军一个歼灭敌人主力的机会。

    四月二十一日,蒋中正电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指示「四平街会战」要领     (一)四平街会战,国军应彻底集中兵力,一举击破『共军』之主力。 

    (二)四平街会议后,视战果及甲军情况,趁势收复公主岭、长春、辽源或在四平街方面暂取守势,抽出有力一部先击破张学思部,收复本溪湖。」

     蒋中正与毛泽东对四平街之攻守战下了一样大的决心,二人最后的目标都在长春。 

    四月二十三日,蒋中正召见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赵家骧,听取东北军事情况报告,并面授机宜,同日蒋氏电杜聿明,指示四平街会战应采陆空联合作战 24:「此次前进应特重空军充分之准备与陆军之切实联系,为解决日前战局之唯一要旨,无论对南对北,各阵地皆应集中空军全力用于一点,俾我陆军奏效迅速也。」

    同日又电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东北作战,「我空军应全力以赴之。」

   「四平街会战」,国军空军倾巢而出,发挥了鉅大效果,在本溪重创共军。陆军方面,国军也可谓精锐尽出,七个军有五个军是美式机械装备,其中新一军、新六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中之两个主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毕业于美国维珍尼亚军事学院,为国军将领中受过最完整现代军事教育的将领之一,抗战其间,以中国「远征军」出征缅甸,率新三十八师,于仁安羌一役以少击众,打败日军,解救被困英军,蜚声国际。魏德迈对孙立人推崇备至,认为孙立人是他所接触过的中国将领中,最杰出的军人,他称赞孙「有统御的特质,通晓现代军事战术与技巧。」             

    新一军在抗战其间,曾在印度蓝伽接受史提威整训计划,受过严格之美军训练,武器装备全由美国供给,是中国一支最现代化之军队,反攻缅北诸役,战果辉煌。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毕业于黄埔六期,后又保送至法国圣赛尔军校深造,资历与孙立人相当,是国军中少数受过严格完整现代军事教育之将领。抗战期间参加「崑崙关大战」、反攻缅北等战役,战绩彪炳,曾获国民政府颁授青天白日勛章,所率新六军与新一军并驾齐驱,乃国民党中央军中两支「王牌军」,是「四平街会战」中的主力。另一支攻打四平的部队第七十一军亦非弱者,军长陈明仁黄埔一期,骁勇善战,是国军中有名的猛将。陈明仁及所部第七十一军抗战期间反攻滇西,曾立大功,甚受盟军赞誉。而统率此三个军攻击四平街之主将杜聿明,毕业于黄埔一期,更属所谓「天子门生」,向为蒋中正所倚重。抗战时期杜聿明曾任第五军军长,第五军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之部队,杜氏以指挥「崑崙关大战」,奋勇克敌,而名重一时。后又任中国远征军副司令长官,远征缅甸,战后蒋中正选拔杜聿明担当东北保安司令长官之重任,亦可见对杜氏寄望之隆。

    国军出关,多由美军军舰及飞机直接运输,并未像共军经过艰苦长途跋涉。初出关时,国军将士斗志高昂,由山海关向北挺进、一直是采取攻势,至「四平街会战」前后,这一个阶段可以说是东北国共战争中,国军士气最旺盛的时期。       攻打本溪

     蒋中正鉴于马歇尔由美返毕后必然又将施压令东北国共军队停战,乃下令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限其四月二日前抢先攻占四平街。国军之所以迟迟未能一举攻下四平,主要原因之一为共军在本溪集结了十万大军,与防守四平之人数相当。本溪为辽南战略重镇,有「煤铁之都」之称,是渖阳的门户,共军扎重兵于此,既可威胁渖阳,又可牵制一部份国军,令其不克北上。国军欲全力攻下四平,必先解除本溪共军的威胁,才能抽兵北进。此时杜聿明因病住院北平;熊式辉乃亲自指挥攻打本溪,令第五十二军军长赵公武指挥第二十五师由抚顺出发,新六军之第十四师由辽阳出发,分两个纵队于四月七日向本溪进攻。讵料第二十五师竟遭共军集优势兵力围歼,损失一团人,师长刘世懋率部撤逃。第十四师亦损失重大。熊式辉原想邀功,第一次攻打本溪失败,反而受辱,颇感苦恼。由于攻打本溪受挫,进攻四平亦呈胶状态。

    四月十六日,杜聿明病癒返渖阳,重新部署,加强五十二军及新六军,以二军全军部队附七十一军之第十八师,在空军掩护下,于四月二十八日分两路向本溪攻击前进。经过强烈战争,国军空军以低空投掷美制杀伤力极强之「麵包篮」炸弹,共军伤亡两千多人 26。五月七日,国军攻下本溪。杜聿明如此评论此役:「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本溪共军威胁解除,杜聿明乃抽调新六军北上,协助新军及第七十一军,向四平街挺进。

    进攻四平

    当初三月十八日共军占领四平街后,国军即奉命于三月下旬开始北上进攻四平,其进军北上的部署如下:

    以新一军及第一九五师为中央兵团,由渖阳沿中长铁路攻击前进,新六军及第八十八师为右翼兵团,由本溪经西豊、平冈迂迴四平侧背策应;第七十一军(欠第八十八师)为左翼兵团,于秦皇岛登陆后,由新民极法库攻击四平侧背。      三月下旬至四月初,正是辽北地区化雪季节,沿途道路泥泞,国军都是美式机械重装备,军炮运输不便,又遭共军节节抵抗,进展迟缓,一直打到三月二十七日,新一军始进占开原,四月四日进占吕图。同时左翼第七十一军亦进占法库。四月十日前后,新一军在空与炮兵的掩护下,向四平街攻击,激战数日,曾一度突入四平,因后续部队支援不及时,卒被共军击退。十五日,第七十一军第八十七师,孤军冒进,在大洼遭共军埋伏,第八十七师一团人被消灭。经此败损,国军攻势顿挫,与共军形成僵持局面。直至五月初,右翼新六军将本溪共军击溃后,迅即移师北指,五月十三日,于开原集结,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乃重新调整部署,准备于十四日,开始对防守四平街之十万余共军实行两翼包围迂迴攻击。当日(十三日),杜聿明下达进攻四平街命令 

    (一)本溪之共军已被我军击溃,伤亡惨重,向连山关以南安东境内溃退。现我第六十军一部及第五十二军主力在营口、海城、连山关间占领阵地搜索警戒中。      四平街之敌约三个纵队,现在老爷岭、四平街、旧四平及昌北以东赵家沟、任家屯一带占领阵地,顽强抵抗,与我新一军及第七十一军(欠第八十八师)对峙中。 

    共军之一部约两个纵队,在中长路以东南下与我铁岭、开原之第一八二师、第八十八师、及第一九五师发生局部接触,有切断中长路的企图。

    (二)我军以击破四平街之敌,一举收复长春、永吉之目的于五月十四日晨由两翼包围攻击,将敌压迫于辽河套内而消灭之。尔后分向东丰、海龙、长春、永吉、德惠、农安、三江口、郑家屯追击前进。攻击重点保持于右翼。

    (三)右翼兵团 (新六军附第八十八师)于十三日在郜家店、莲花街、大台子山一带就攻击准备位置,于十四日开始经西丰、赫尔苏向四平街之敌左翼迂迴包围攻击前进,以一部协同第一九五师(该师由指挥所直接指挥),迅速楔入敌左翼阵地哈福屯、老爷岭、三不管高地,主力指向赫尔苏、公主岭攻击前进。协同中央兵团将敌包围于辽河套内歼灭之,尔后继续追击前进,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南辽河套内;第二到达线梅河口、海龙、磐石、双阳、长春;第三到达线小丰满、永吉、其塔木及松花江东岸要点。

    作战地境线:开原、大台子山、哈福屯、公主岭、长春、九台、其塔木之线,线上属右翼兵团。

    (四)中央兵团(新一军)于十四日由现地发起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即迅速追击,与左右两兵团协力将敌压迫于辽河套内而歼灭之。第一到达线公主岭以两小城子;第二到达线长春以西双城子之线;第三到达线德惠、农安及松花江北岸要点。

    作战地境线:旧四平、榆树台、山城子、双城子、农安之线,线上属中央兵团。

(五)左翼兵团 (第七十一军欠第八十八师)于十四日由现地发起攻势,协同中央兵团向双山、昌北以北占领阵地之敌右翼包围攻击,击破当面之敌后,即转向三江口、郑家屯方向追击前进,并确实占领郑家屯、双山,肃清附近之敌。

令下后,十四日,在飞机炮火协同下,国军各部队分三路向四平街共军大举进攻。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