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641年,他与唐王朝联姻,为迎娶文成公主,在玛布日山上修建了宫殿。因为松赞干布把观世音菩萨(世间自在佛)作为自己的本尊佛,所以就用佛经中菩萨的住地“布达拉”来给宫殿命名,称作“布达拉宫”。当时的布达拉宫有大小房屋一千间,但是在赤松德赞统治时期遭遇雷火烧毁了一部分。后来在吐蕃王朝灭亡时,宫殿也几乎全部被毁,只留下了两座佛堂幸免于战火。此后随着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萨迦,布达拉宫也一直处于破败之中。
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颇章政权,拉萨再度成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三年后竣工,是为白宫。1653年,五世达赖入住宫中。从这时起,历代达赖喇嘛都居住在这里,重大的宗教和政治仪式也都在这里举行,布达拉宫由此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五世达赖去世后,为安放灵塔,宫廷总管第巴·桑结嘉措继续扩建宫殿,形成红宫。在红宫修建时,除了本地工匠,清政府和尼泊尔政府也都派出匠师参与,每天的施工者多达7700余人。整个布达拉宫到1693年基本完工,总共历时48年,耗资约白银213万两。
布达拉宫在建成后又进行过多次扩建,方形成今日之规模。1959年,十四世达赖丹增嘉措离开西藏。此后,布达拉宫就不再是政治活动的场所,而只保留了宗教的功能。1988年,中国政府批准了一项规模浩大的布达拉宫维修计划。大修于1989年开始,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施工,并同时开展调查和文物登记工作。维修一期工程已经在1994年结束,耗资共计人民币5300万元。2005年起,二期工程也已开工。
建筑概况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蜿蜒直至山顶,宫域几乎占据了整座山峰。宫内群楼耸峙,殿宇巍峨,金顶辉煌,气势雄伟,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特色。主楼高117.2米,东西长360米,南北宽140米。从外观看有十三层,实际只有九层,下方的四层是由岩石向上砌筑的地垅墙,起支撑作用。整座布达拉宫有房屋近万间,全部为木石结构,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宫殿外墙用大块花岗石砌筑,厚度2至5米,部分墙体夹层内还灌注铁汁,更加坚固。
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红宫居中,东连白宫,西接扎厦,三者相互贯通,浑然一体。宫殿在平面上是由许多矩形房屋拼合而成的,结构十分复杂。在纵向上,各种房屋高低错落,前后参差有致,主次分明。建筑的外部都用红、白、黄三色粉刷,象征着威严、恬静和圆满,色彩和样式都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特征。
白宫
白宫因外墙为白色而得名。它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的场所,共有七层。最顶层是达赖的寝宫“日光殿”,殿内有一部分屋顶敞开,阳光可以射入,晚上再用蓬布遮住,因此得名。日光殿分东西两部分,西日光殿(尼悦索朗列吉)是原殿,东日光殿(甘丹朗色)是后来仿造的,两者布局相仿,分别是十三世和十四世达赖的寝宫,也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等级森严,只有高级僧俗官员才被允许进入。殿内包括朝拜堂、经堂、习经室和卧室等,陈设均十分豪华。
白宫的第六层和第五层都是生活和办公用房。第四层有白宫最大的殿宇东大殿(措钦厦)。殿长27.8米,宽25.8米,内设达赖宝座,上悬同治帝书写的“振锡绥疆”匾额。布达拉宫的重大活动如达赖坐床典礼、亲政典礼等都在此举行。
白宫外部有“之”字型的上山蹬道。东侧的半山腰有一块宽阔的广场,称作德央厦,是达赖喇嘛观看戏剧和举行户外活动的场所。广场的南北两侧建有僧官学校等。
白宫在红宫的下方与扎厦相连。扎厦位于红宫西侧,是为布达拉宫服务的喇嘛们的居所,最多时居住着僧众25000多人。它的外墙都是白色,因此通常也被看作是白宫的一部分。
红宫
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外墙为红色。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围绕着历代达赖的灵塔殿建造了许多经堂、佛殿,从而与白宫连为一体。
红宫最主要的建筑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共有五座,分别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各殿形制相同,但规模不等。其中最大五世达赖灵塔殿(藏林静吉)殿高三层,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中央安放五世达赖灵塔,两侧分别是十世和十二世达赖的灵塔。五世达赖灵塔殿的享堂西大殿(措钦鲁,亦名司西平措)是红宫中最大的殿堂,高6米多,面积达725.7平方米。殿内悬挂乾隆帝亲书的“涌莲初地”匾额,下置达赖宝座。整个殿堂雕梁画栋,有壁画698幅,内容多与五世达赖的生平有关。在红宫的西部是十三世达赖灵塔殿(格来顿觉),建于1936年,是布达拉宫最晚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也可与五世达赖灵塔殿相媲美,殿内除了灵塔,还供奉着一尊银造的十三世达赖像和一座用20万颗珍珠、珊瑚珠编成的法物“曼扎”。
红宫中的法王殿(曲结哲布)和圣者殿(帕巴拉康)相传都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法王殿正处在布达拉宫的中央位置,它的下面就是玛布日山的山尖。据说这里曾经是松赞干布的静修之所,现供奉着松赞干布、赤尊公主、文成公主以及大臣们的塑像。圣者殿供奉松赞干布的主尊佛——一尊由檀香木天然形成的观世音菩萨像。
红宫的屋顶平台上布满各灵塔殿的金顶,全部是单檐歇山式,以木制斗拱承托外檐,上覆鎏金铜瓦。顶端立一大二小的三座宝塔,金光灿灿,煞是耀眼。屋顶外围的女墙用一种深紫红色的灌木垒砌而成,外缀各种金饰,墙顶立有巨大的鎏金宝幢和红色经幡,体现出强烈的藏式风格。
红宫中的另外一些宫殿也很重要。三界兴盛殿(萨松朗杰)是红宫最高的殿堂,藏有大量经书和清朝皇帝的画像。坛城殿(洛拉康)有三个巨大的铜制坛城(曼陀罗),供奉密宗三佛。持明殿(仁增拉康)主供密宗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及其化身像。世系殿(仲热拉康)供金质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像和银质五世达赖像,十世达赖的灵塔也在此殿。
珍藏
布达拉宫所有宫殿、佛堂和走廊的墙壁上,都绘满了壁画,周围还有各种浮雕。壁画和雕塑大都绚丽多彩,题材主要有高原风景、历史传说、佛教故事和布达拉宫建造场面等,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
在丰富的藏品中,最重要的是安放历代达赖喇嘛遗体的灵塔。从五世到十三世,除了被革除教职的六世外,其余八位都建造了奢华的灵塔。这些灵塔大小有别,但形式相同,均由塔顶、塔瓶和塔座组成。塔顶一般十三阶,顶端镶以日月和火焰轮。塔瓶存放遗体,分成内外两间。外间设佛龛,供千手千眼观音像,内间一床一桌,床上安放达赖尸棺,书桌上放置达赖生前用过的一套法器和文房用品。所有灵塔都以金皮包裹、宝玉镶嵌,显得金碧辉煌。其中五世达赖的灵塔高达14.85米,当时为建造它,共花费白银104万两,并用去了11万两黄金和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等。十三世达赖的灵塔也高达14米,用去了1.9万两黄金。
周边情况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宫墙内的山前部分叫作“雪城”,分布着原西藏政府噶厦的办事机构,如法院、印经院和藏军司令部等。此外还有作坊、马厩、供水处、仓库、监狱等宫廷辅助设施也都设在这里。
宫墙内的山后部分称做“林卡”,主要是一组以龙王潭为中心的园林建筑,是布达拉宫的后花园。五世达赖重建布达拉宫时在此取土,形成深潭。后来六世达赖在湖心建造了三层八角形的琉璃亭,内供龙王像,故此称为龙王潭。
红山的右侧有一座药王山,山上有17世纪建造的一座藏医学院。宫前公路南侧有一块“达扎路恭纪功碑”,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表彰其大将达扎路恭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长安而建立的。在宫墙周边,近年来新建了不少商业设施,与布达拉宫庄严肃穆的气氛形成强烈的反差。 --- 《维基百科》
下榻的新鼎大酒店大厅。
清晨,从旅馆远眺布达拉宫。
今天上午的重头戏是参观布达拉宫。
以前,布达拉宫的左边是肉市场,围绕着布达拉宫有一圈转经筒,现在都已经被拆了,但是仍然有很多转经的人们。 导游说中央政府每年拨款给西藏1000亿人民币,城市建设得到了很大提高。 这次确实多出很多整齐的街道和楼房。 很多街道以内地的名字来命名,像北京街,就是北京政府援藏所建。
曾经有几个美国人登上珠峰后,高呼藏独口号,焚烧中国国旗,并且打出雪山狮子旗。 从那以后,在西藏禁止打出任何旗子,包括旅游团的旗子。 另外,不允许用照相机照军警人员,发现后会把照相机砸烂。 由于3。14事件的影响,上次我们能参观的大昭寺,小昭寺,和哲蚌寺,这次都不对外开放。 再有,以前可以在寺庙里随便走动,这次只能跟着导游走,只有1小时的参观时间,包括著名的布达拉宫。
近看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以前旁边还有一架老式飞机,据说是1951年解放军进藏时用过的,这次没有看见。
从右边开始,沿楼梯往上爬山。
无字碑是为纪念建设布达拉宫而献身的僧人、工匠们而建的。
道路平坦,很容易走。
转过一个弯,楼梯越来越多,路也越来越平坦。
“阿嘎 ” 系藏语,意为 “ 白色的物质 ” 。阿嘎是藏区特有的一种建筑材料,是风化的石灰岩或沙粘质岩类被捣成的粉未,其主要化学成份是碳酸钙。西藏民间将阿嘎看得很宝贵,很神秘,正如一首民歌所唱: “ 阿嘎不是石头,阿噶不是泥土,阿嘎是深山里的莲花大地的精华。 ”
阿嘎一般用于建筑物的房顶及地面。施工时,将其掺水砸实、磨光,建成后平整、光滑、坚实,不渗水,有如水泥。
在西藏,阿嘎分布较广,主要是雅鲁藏布江水系的谷地,形成于高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及灌丛草原植被下,其分布高度一般在海拔 3100 一 4200 米 之间,最高可达 4400 米 。由于这一地带湿热同季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土壤形成与风化作用的进行,因此,热量和降水量虽不高,阿嘎也有粘化作用,即一定的粘结性,加水即可打制成形。阿嘎土的抗水性能主要是靠夯打密实和浸油磨光。制作方法是:在卵石粘土劳实的上层上铺约 10 厘米 厚的粗阿嘎,人工踩实后,用石块和木棒蘸水拍打,边拍打边铺稍微细碎的阿嘎,如此一层比一层细。将阿嘎夯成土,一定要不断地加水,使土充分吸收,直至起浆。阿嘎土防水层的拍打质量视时间而定,相同面积夯实、拍打的时间越长,质量越好。最后还要边抹用槐树皮熬的浆汁,边用卵石磨光找平;再涂刷 2 至 7 遍的菜油或化开的酥油,一般以渗入阿嘎土层 5 厘米 以上为好。无论是地面连是屋顶,施工方法均相同。由于拍打阿嘎费时费力,而这种劳动又多是集体性的,所以劳动者们在施工中统一节奏,边拍打边歌舞,劳动工地似大舞台,建筑工人得以轻松愉悦地工作。
阿嘎土作为建筑材料,早在吐著时期就已被采用。西藏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朗县列山墓地穴底就筑有厚约 10 厘米 的阿嘎土,经碳 14 测定,其年代为公元 775 年左右,当为吐蕃王朝时期。这是西藏使用阿嘎土至今发现的最早例证。
时至今日,藏族地区还在普遍使用这一建筑材料。作为藏式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布达拉宫内许多地面都是由阿嘎夯筑而成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布达拉宫的维修中,有人曾建议将地面换成水泥的或石板的,既美观又节约今后的维修费用,但工程技术人员认为,阿嘎地面体现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决不能随意改变,必须整旧如旧。这样,阿嘎地面才又回到了千年古宫殿建筑中。
我们现在经常能在藏族歌舞中看见一排人拿着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木杆,木杆底端是个方形的木版,那就是打阿嘎土的工具,人们一面往地面拍打,一面唱歌。 --- 《中国西藏新闻网》
对面屋顶上的人们边唱歌,边打阿嘎土。
转第二个弯,基本上都是楼梯了。
墙顶好像是水泥刷上去的。
把边玛草镶入墙里,既可减轻重量,又起装饰作用。
转第三个弯,外面的爬梯部分就算结束了。
眺望拉萨 - 左边的群山。
眺望拉萨 - 中间的布达拉宫广场。
眺望拉萨 - 右边的药王山。
白宫。 通过这里进入红宫,里面就不许照相了。
中午在梦里水乡大酒馆就餐。
这盆带花的水不是香水,但是很新颖。
辣椒炒肉片。
莴笋排骨。
宫保鸡丁。
生煎包。
蕃茄豆腐。
苦瓜鸡蛋。
汤面。
煎蛋饼。
色拉寺
色拉寺位于西藏拉萨市区北郊的乌孜山南麓,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由宗喀巴的弟子“大慈法王”绛钦却杰在公元15世纪初创建。1982年,色拉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布局
1419年,格鲁派的始祖宗喀巴命弟子绛钦却杰在拉萨北郊的乌孜山南麓创建寺院,命名为“秦清林”,藏语意为“大乘洲”。因附近多“色拉”(藏语意为酸枣林),故又通称色拉寺。建寺后不久,宗喀巴即去世。因为之前他还兴建了甘丹寺和哲蚌寺,故此人们将三寺并称为“拉萨三大寺”。
色拉寺的规模宏大,依山就势而建,寺前有流沙河流淌而过。寺院占地约11.5万平方米,建筑以措钦(集会)大殿、麦扎仓、吉扎仓、阿巴扎仓等主体建筑为中心,穿插布置了数十座康村(僧舍村落)。虽然建造时并没有进行过规划布局,但由于建筑的外观颜色一致,主体建筑形体高大,因而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使整座寺院显得主次有序。寺内所有屋舍均为石木结构,屋顶覆阿嘎土,白色外墙的上部装饰紫黑色贝玛草,具有浓郁的藏式风格。
建筑
位于寺院东北部的措钦大殿是全寺的管理中心和主要集会场所,也是寺内最大的殿堂。它建于1710年,平面为方形,由殿前广场、经堂和五座拉康(佛殿)组成,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经堂高2层,中部用长柱顶起为天窗,可以采光。四周为短柱,构成相对低矮的空间,用以供奉佛像。经堂的后部有三座佛殿,居中者供奉高6米的强巴佛(弥勒佛)鎏金铜像,其余供文殊菩萨、宗喀巴师徒三尊、绛钦却杰、十一面千手观世音菩萨等尊像。大殿的殿顶为汉式风格的歇山式顶,覆以鎏金铜瓦,装饰宝盘、宝珠、神鸟、宝幢等。
色拉寺中最大的扎仓(经学院)是吉扎仓,建于1435年,18世纪初进行过扩建,目前面积约1700平方米。它的经堂由100根柱子支撑,殿内密布着壁画和唐卡。在经堂的西部和北部建有五座佛殿,内有许多活佛灵塔和造像。比吉扎仓略小一点的是麦扎仓,建于1419年,后被雷火烧毁,1761年重建,现面积1600多平方米。
阿巴扎仓是寺内唯一的密宗扎仓,建于1419年,面积约1500平方米。它原为措钦大殿,当现大殿建成后,便改为扎仓。阿巴扎仓的主体建筑高2层,由经堂和四座佛殿组成。底层经堂的西墙为通顶的大经架,其北有石塔,后部有两座佛殿。二层为绛钦却杰的灵塔殿,平面呈长方形,由6根柱子支撑,柱高仅2米。该殿的东、西、北三面设佛台,北面佛台的正中供奉绛钦却杰和色拉寺第二任主持绛才桑布的灵塔。
其他
色拉寺内有佛像近万座,此外壁画、典籍、唐卡(佛教卷轴画)、经幡、挂幢等也都遍布各殿。寺内还藏有明朝皇帝赠送的典籍、佛像和法器。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套用朱砂汁书写的藏汉文对照《甘珠尔》(大藏经),乃明成祖馈赠绛钦却杰之物。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用藏文书写的佛经版本,在藏传佛教界和版本学领域内都具有非凡的价值。此外如金泥书写的《大般若经》、白檀木雕刻的十六尊者像、金汁绘就的释迦牟尼转法轮唐卡和大慈法王缂丝像等也都是弥足珍贵之物。
绛钦却杰曾被明成祖和明宣宗封为“大国师”和“大慈法王”,因此由他创建的色拉寺也享有了崇高的声望。17世纪寺院全盛时僧员定额为5500人,仅次于哲蚌寺。到1959年时,寺内有僧侣9000名。1947年,色拉寺下属热振寺的五世热振活佛被噶厦政府逮捕,吉扎仓的僧人为此组织了武装试图营救。他们与政府军在拉萨的北郊发生战斗,因寡不敌众,而被迫返寺。此事件后来被称为“热振事变”。
僧众生活
色拉寺喇嘛的一项为人熟知的功课是辩经。实际上这并非色拉寺独有,只是色拉寺的辩经功课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固定进行,且向游人开放,故最为著名。比平时的辩经正式得多的是定期举行的辩经法会,由高僧们展开关于佛法的讨论乃至辩论。而每日的辩经,则是众喇嘛参悟奥义、提高修为的一种辅助方法。
现在的喇嘛也并未与世俗生活完全隔绝,他们需要参加一定的劳动,色拉寺周围种植的大片果林也需要他们照料。喇嘛们有时也会进行一些世俗娱乐。2002年时色拉寺的喇嘛甚至成立了一支足球队,并与一些学校的球队打比赛。为了统一服装,队员们大多购买了葡萄牙國家足球隊的球衣,因为其颜色与喇嘛们穿的僧袍比较接近。 --- 《维基百科》
导游说原来下午没有安排活动,但是色拉寺有辩经,我们就赶来了。
色拉寺里的辩经场面很大,院子里满是喇嘛。 辩经的形式是两个甚至几个人一组,有问有答。 坐在地上的喇嘛提问,站着的回答。 有些喇嘛会友好地互相打闹,讲讲笑话,轻松一下。 每回答完一个问题,站着的喇嘛要把佛珠沿着手臂由下拉上来(象征着把众生从苦海里拉出来),然后击掌(象征着惊散所有妖魔鬼怪)。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先让我想想。
别着急,我准备了小抄!
实在没眼看,没耳听了!
嘿,旁边围了很多老外!
回答完毕,把佛珠沿着手臂由下拉上来 - 象征着把众生从苦海里拉出来。
击掌 - 象征着惊散所有妖魔鬼怪。
怎么样,我回答得不错吧!
要不要再来一个问题?
离开色拉寺后,导游带我们驱车经过去年拉萨3。14打砸抢事件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几条街道。 我们的藏族导游说事发时歹徒见人就砍,他躲在家里睡觉,周围放满了刀,随时准备自保。 只有看见解放军才觉得安全。 当时位于拉萨繁华闹区的金铺和首饰店几乎被洗劫一空,如今很多店家都获得国家的赔偿,已经重修开业,包括那家有4位花季少女被活活烧死的“以纯”服装店。
回酒店稍作休息,就去疯牛餐厅边吃藏式和汉式布斐,边欣赏藏族歌舞。
中间是布斐,前面是藏式,后面是汉式。
我不能喝酒,所以要了很少青稞酒,品品味道。
酥油茶。
羊肝。
奶酪。
传统歌舞表演。
歌舞 - 打阿嘎土。
晚上回到中午光顾过的梦里水乡大酒馆吃宵夜。
炸鸡。
炸牛奶。
上汤菠菜。
白粥。
炸鱼。
汤面。
今天的最后一个活动是去布达拉宫看夜景。
夜幕下的布达拉宫,广场上还有很多人。
布达拉宫广场上的音乐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