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阑珊

观身不洁,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
正文

王溯与李敖:缺失文化敬畏的文化流氓

(2007-03-28 03:48:45) 下一个



        京城文化阔少王溯经年间引领文艺圈自由主义时尚,开当代市井文学先河,操着市侩颓废的京腔招摇过市,并迅速影视化,市场化,在京城流氓先锋文艺圈人气指数攀升,率先与商业接轨。一时间王式匪腔糙语在文艺作品和市井中成为泛滥的经典,王溯也凭此在流通领域里当场兑换成现钞。

        数年前,在与美女徐静蕾赠完“蒙汗药”之后,高调退出文坛,引来一帮世俗粉丝的唏嘘,以为王爷真是市井大隐,深谙“功成名就身退”的天道。近日,在《南方周末》大篇幅的喧闹声中,王溯又隆重复出。复出的仪式里,王爷并无多年玄修的痕迹,也无对世态纷争名利情欲的淡定,依旧是满嘴“谁和谁有一腿”,“谁是大师谁是傻冒”和夹带着四个“逼”二个“操性”的市井污秽。

        作为文化的红色沙漠和黄色沙漠过渡带的怪胎,文化无知与缺失文化敬畏是王溯显赫的胎记。反讽和叛逆一切传统和经典,冲突禁锢不惜摧毁孕育自己的母体子宫,炫耀不和传统粘精带血的残缺身份,一副真正的“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文化流氓的市井操性。身处部队大院出身,当代文艺圈“腕”和“爷”的始作佣者王溯和九零年代出道的美女徐静蕾网上点击率高居榜首,韩寒知名度直追鲁迅的年代,文化简陋成了荷尔蒙的文字骚动。

        台湾的文化生态里也有一胞现世怪胎,即自称也喜欢人称大师的李敖。早年李敖被人误读为风流倜傥、独立特行的叛逆才子,近年随着传媒对其言行的放大,加上本人文化更年期后难以自制的情欲痉挛,以及前任明星妻子胡梦茵对其作派的披露,李敖的实相慢慢浮出水面。

        李敖的实相之一,自诩。面对媒体“最崇拜的伟人”提问,答:当我照镜子时他就出现。实相之二,频繁在镜头前炫耀自己勾引女人的功夫。类似的语录有:男人搞政治不算成功,搞女人成功才算成功。回答凤凰卫视当家花旦陈鲁豫清谈节目里“谈过的最小女朋友有多小”的问话,大师不无得意地说:我七十岁时,她十八。实相之三,攻讦。无论二十五史里的人物,还是现代的鲁迅、巴金,当代的季羡林、余秋雨,甚至明星前妻的闺房隐私,信手拈来,充当恶语标的。

        时代浮躁只为文化浅薄,文化浮躁只为文化人浅薄。王溯满嘴“操”“丫”地在人文深厚的京城里玩文艺居然玩成了爷,饱读史书的李敖扬短避长,偏与周杰伦在少女粉丝面前 PK 性感。文化人争相在文化的福布斯富豪榜上比排名的语境里,大师多半是文化堕落时代的文化人妖,文坛多半是文化人妖出卖色相的脱衣舞厅。

        一衣带水的两代文化流氓,秉持揶喻、反讽崇高的流氓美学,在两种意识形态下客串着高尚和萎琐的双重角色。文化断裂层的婴儿王溯,失禁地嘲弄着一切正统,也不自知嘲弄着自己。读史的李敖鞭尸史书中的死人和史书外的活人,也不自知抽着自己的嘴巴。读书人只求知而不求智,求术而不求道,不心行真理和崇高,心中无神,怎能使作品有神,人格有神?最后只能是缺失文化敬畏的文化流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梁山泊 回复 悄悄话 "时代浮躁只为文化浅薄,文化浮躁只为文化人浅薄。"

又是一枪中的的好文! 但李大师至少有一点好处: 勇. 观海内文人, 或充耳不闻, 名则保身; 或威武能屈, 出卖良心.

妓女出卖肉体, 文人出卖灵魂. 中国, 太需要文化界的勇士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