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中国 中国“高级海归”争夺战 ZT
(2007-02-02 16:09:51)
下一个
英国《金融时报》2月21日
有过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生活经历后,李纲很难想像还会回国,即使回来顶多也就是短暂停留。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过去,尽管李纲就读于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复旦大学,但他还是决定抓住机会,离开中国,赴美留学。
兜了一圈回到原位
在休斯敦完成学业之后,他于1985年加盟埃森哲咨询,美国的合伙人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李纲表示:“他们告诉我,‘你最好回到中国。那里将有一个市场,但我们不知道何时出现。’”
李纲是“海归”的一个代表人物,他走了一圈之后,又回来了。目前,48岁的李纲担任埃森哲咨询公司大中华区主席,统领着2400名咨询人员。
大公司纷纷追逐这些“海归”,他们普通话流利,同时了解中国复杂的历史、政治体系,以及文化和社会习俗。在未来最为重要的市场之一,这些因素可能决定着业务的成败。
跨国公司目前正大举使用本土人才,充实在华高层管理职位。人才的匮乏,加大了雇用中国高管的难度。
高管猎头公司海德思哲的一份报告,总结了出现这种情况的几个原因:
许多目前处于50岁~60岁年龄段的人,其教育和工作机会因“文革”受到了影响;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才流失”令本土人才储备枯竭;中国优秀的商学院寥寥无几;当地中国高管往往缺乏全球经验。
海德思哲负责人陈女士表示:“企业希望本土化,但多数员工是大陆本土员工,不具备全球商业准则方面的经验。”
人才大战触及最高管理层
中国的“人才大战”已触及最高管理层级别。摩根斯坦利本月从花旗集团挖走孙玮,负责其中国区业务。2004年,微软起诉Google,因为该公司高级研究人员李开复转投Google,出任这家搜索引擎中国研发中心主管。
猎头公司正通过非常规手段寻找合格的中国人才。18个月前,海德思哲利用海外华人网络,构建潜在候选人数据库。这些网络包括中国大学的校友会、民间协会以及教堂和休闲俱乐部等。理想人选通常是在国内接受大学教育,在西方接受研究生教育,拥有5年~25年海外工作经验,并在跨国公司担任中高级管理职务。
驻纽约工作的美国运通副总裁沈豪宇(音译)感觉到了中国崛起的吸引力。现年35岁的他有这样的背景:出生在上海,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并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取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他表示:“与美国相比,在中国工作乐趣更多,也有更多升迁机会,不过,风险也更大。”同时他也承认,“你在美国可以过舒服日子,但除非你确实非常非常优秀,不然在业内晋升很难。”
一旦雇用中国高管,企业就会在留任问题上面临挑战。中国高管不仅流失率高,而且他们为高薪而跳槽的情况屡见不鲜。百事公司在广州的销售团队有400多人,2000年其流失率高达50%左右。
培养自己的人才
外国公司还认识到,培养那些从未旅居海外的中国本土人才颇有必要。麦肯锡上海分公司主任高安德表示:“应该少着眼于挖取人才,而要更加致力于培养自己的人才。”
各大公司正在从中国10家顶尖高校招聘员工。高安德特别推崇中外混合型的团队。他指出,麦肯锡将一些中国新员工派遣至德国法兰克福待上一两年,让他们体验歌剧及品酒等不同的生活方式。
一些猎头公司及咨询机构警告称,在中国人才抢夺战中,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华人一定会在中国取得成功。高度西化的中国海归可能很难熟悉环境,而适应能力强、性格开朗的西方人可能在这方面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