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社评:蓝绿决战阶段的三条主线

(2019-12-23 18:37:06) 下一个


2020大选电视政见发表会18日举行,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右起)、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与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在政见发表会前合影。(中选会提供)

  中评社香港12月24日电(评论员 束沐)2020大选首场政见会的举行,标志着选战进入最后决胜阶段。岛内有舆论认为,尽管从民调数据、执政资源、外部因素等方面看,蔡英文牢牢掌握着对韩国瑜的优势,但韩国瑜拥有的非典型“庶民牌”与“苦民所苦”的接地气风格,再加上近期蓝营整合归队的积极趋势,并没有失去翻盘的希望。

  在上述竞选态势下,首场政见会充满硝烟,蓝绿交锋、韩蔡互呛火药味十足,引发岛内各界高度关注,也充分调动起各阵营支持者的情绪。结合政见会上的各方主张以及近期蓝绿文宣与动员的特色,可以清楚发现,最后两周的选举决战期将围绕三条主线展开:

  第一条主线,是这场选战已经被窄化为“讨厌民进党”与“讨厌韩国瑜”之间的对决。韩国瑜在政见会上开门见山地质问民进党的两岸定位、贪腐与无能,强化更多民众对近四年来“过苦日子”的认知。事实上,去年“韩流”的崛起就是因为“讨厌民进党”成为当时的“全台最大党”,而从韩国瑜造势场合的支持者构成来看,很多原本不属于蓝营板块的中南部、中下层、农渔业的庶民百姓成为“钢铁韩粉”,这更加凸显出韩版“群众路线”的威力,也是近四年来岛内民生凋敝、经济停滞的真实写照。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第三势力”代表的柯文哲、黄国昌,在选前仍然维持对民进党执政各项弊病的指责和批判,说明四年来蔡政府确实站在主流民意的对立面。

  不过,向来擅长选战操作的绿营,则是利用内外部因素以及对舆论机器的掌控,成功带起“黑韩”热潮,通过塑造出“讨厌韩国瑜”氛围来对冲“讨厌民进党”对选情的冲击。除了洗脑式抹红、抹黑、抹黄之外,绿营还利用蓝营内部矛盾操作分化,特别是借助网红式营销丑化韩国瑜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这也使得不少中间乃至浅蓝民众虽然相当不满民进党执政,但也表达出“韩国瑜也投不下去”的矛盾心态。可以预计,最后十多天时间里蓝绿双方将全面激起“讨厌民进党”和“讨厌韩国瑜”的情绪。

  第二条主线,是“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和“三军涣散拖垮将帅”对垒的消耗战。前者指的是蔡英文温吞、离地、木讷的特质以及身边不断爆出的弊案,反而成为选绿营前最后阶段的一颗地雷。熟悉台湾选举政治的都知道,尽管蔡英文靠近一年来的网红包装,已经重新赢得了年轻族群的好感,但蔡英文近些年已经彻底改造了民进党原本草根、本土、大鸣大放的政治文化,成为一个强化控制、等级森严的精英集团。例如绿营原本最得心应手的造势场合,蔡冗长的念稿没人爱听、也听不懂,看似彩旗招展实则相当冷清,和生龙活虎的传统绿营选将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无论是私烟案、论文门,还是政见会上韩国瑜对蔡英文土地买卖的质疑,都说明蔡身边还有不少未爆弹。

  反观韩国瑜,则是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绿营“黑韩”势力的狂轰滥炸,虽有百万“韩粉”全情相挺,但缺少精锐竞选团队和有力党内辅选阵容,这场仗打得力不从心、疲态渐显。一方面,韩国瑜的核心团队仍以去年高雄市长竞选班底为主,如最近屡屡霸气回应绿营质疑的王浅秋直到上个月才辞职归队,而原本主抓创意策划的潘恒旭早就被绿营定为主要攻击对象。另一方面,无论是“国政顾问团”还是国民党中央,都无法提供有效有力支援。除了部分泛蓝“郭粉”流向亲民党以外,以朱立伦为代表的“知识蓝”归队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形式大于实质,立场鲜明的“韩家军”更是长期处于蓝营权力核心之外。更何况吴敦义因不分区提名、失言等问题遭受内外强烈质疑,堂堂党主席竟成为选战负资产,纵使韩使出浑身解术,还是扛不住对方携行政资源的“立体式”舆论战。

  第三条主线,是此次选战“不对称性”格外突出,即演变为一场“国家机器vs庶民起义”的遭遇战。不只是之前沸沸扬扬的“东厂风波”和党产会乱局,从杨蕙如案和“波特王”事件掀开民进党滥用公帑打选战的冰山一角,到近期检调大肆搜查旅行社、密集炒作所谓“共谍”话题、以“假消息”为由约谈恐吓普通网民、扬言强渡关山“反渗透法”,再到政务官公开为民进党助选,都充分暴露出民进党执政后所建立起的一套贯穿府、院、党、军、警、检、法、媒的“绿色利维坦”已然成型。

  相较而言,韩国瑜的铁卫队都是农民、渔民、司机、商贩、退休教师、退役军人等群体,他们不熟练地操作着智慧型手机在社交媒体为韩拼命发声,讲述四年来两岸动荡、社会乱象和经济倒退带给升斗小民柴米油盐的冲击。这与绿营规模化、战略性的网军部队形成鲜明对比。更加严峻的是,近期多个蓝营挺韩社群、粉专惨遭下架,联想到过去一年来蔡英文和绿营高层频频走访西方网络公司高层、为这些企业在台经营提供政策便利,而这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只能用“细思恐极”四个字来形容!

  综上所述,2020选举的最后决战,就是以上三条主线下的大决战、大对撞、大比拼。相比之下,谁能给台湾民众带来更和平的两岸关系,谁会为台湾经济提出更好的发展解方,谁将切实增进全体台湾百姓的民生福祉,在当下充斥着标签化、口水战、泥巴仗的岛内政治恶斗下,似乎都不重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