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
2007 (170)
2008 (398)
2009 (296)
2010 (464)
2011 (198)
2015 (450)
2016 (265)
2017 (205)
2018 (190)
2019 (130)
2020 (129)
中正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宋学文接受中评社访表示,美国已朝向“系统性”的区域总体战略思维来处理南海问题。(中评社 赵家麟摄)
中评社嘉义3月9日电(记者 赵家麟)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东亚局势出现高度不确定性,台湾中正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宋学文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关系攸关亚太安全及是否触发区域军备竞赛。台湾在美中台日复杂的关系中出现了“棋子说”、“杠杆说”两派,台湾面对中、美、日等强权,一定要理性、智慧做好充分沟通。
宋学文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硕士、博士,现任中正大学战略暨国际事务研究所教授,主持该校“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并于今年2月起接任中正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宋学文目前也是海基会顾问,学术专长有国际关系理论、“国家安全”政策、亚太区域安全、两岸关系与大陆政策、决策过程、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等。
宋学文对于近期美中台日关系的变化,从美中两个强权关系、东海 与南海的区域安全问题、美国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向中评社提出分析如下:
第一,从美中关系演变与大陆市场发展看:
中美关系在1992至2000之间的重心是经贸合作,这8年间,中国经济开始崛起,从而带动中国整体国力崛起,到了2001年,美国小布什“总统”在国防外交上开始对中国的态度有所改变。最近10年来,随着中美贸易逆差的急遽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一度创造了4兆美元的高峰,当然,美国也享受到中国制造、物美价廉的东西,但中美之间关系紧绷(tension)开始升高,两国间的利逐步的产生了质变。
美国过去在对中的交往中,曾抱持希望资本主义能让中国逐渐和平演变,但中国大陆之实际情况发展并非如美国预期。中国大陆不是俄罗斯,在市场逐步开放后,中共领导人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历史背景,采取了开放的经贸政策,但,另一方面,依然采取中央集权领导,甚至在2013年习近平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后,更展开一连串的政治改革,扩大党中央权力,并于2016年18大之后建立了习核心的领导模式。
宋学文指出,先前已看到前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卸任前,就曾两次在公开场合疾声呼吁“贪腐不改,将亡党亡国”;习近平上任后,全面反贪,依其观察,到目前看来,确已得到大陆人民的喝采、支持。
他认为,台湾一直关注大陆,各有关方面从经济、政治等层面提出不同的观察与评论,但终究是难窥堂奥,“不论是远距离的观察或近距离的观察,都是猜测而已。”
但可以确定的,中国已从世界工厂走向消费型的世界市场,服务业跟着兴起,这牵涉到大量的管理人才需求,自由市场、国际化议题也随之而来。这是台湾看大陆经济发展必须了解的。
第二,从东海与南海的区域安全问题看:
中、日对于东海(钓鱼台)问题,牵涉到历史恩怨情仇,已属民族主义层次,习近平更有来自大陆广大基层的压力,中方在主权议题上是坚定而不妥协的立场。北京虽然也希望东海争议最好是能透过外交协商取得各方共识,但若真万不得已要与日本正面冲突时,北京可能要先处理中国民族主义的问题。
至于南海,还涉及了石油资源蕴藏、自由航行权(Freedom of navigation)、维持海事开放系统(Maintain the maritime open system,包括海水以下、海水上空)等。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提出“维持海事开放系统”说法,其定义、含盖范围是什么?到目前为止都还不具体,这也代表了美国已朝向一个结合全球化、国际法、国际建制、区域安全等“系统性”的区域总体战略思维来处理南海问题。但中国大陆还是传统的国家主权思维,从而强调历史上的9段线、11段线,强调南海为其固有水域、疆土等立场。
宋学文告诉中评社,他预料南海未来还会有许多碰撞。中、美、日之间,在东海、南海都没有共识,台湾夹在其中,也没有其他的牌可以打,只能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虽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理想性高,也确实难以做到 ,但至少表达了台湾也是相关权利申索一方的立场。
第三,从美国退出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定(TPP)看:
美国“亚太再平衡”策略最重要的双轴,一是在亚太的军事、安全强化,另一个就是TPP。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偏向以美国利益为优先,并已签署退出TPP,新的经贸策略,想摆脱过去多边架构,改采对美国有利的双边谈判、分别谈判的做法,并祭出各种法案及行政措施来落实“美国优先”,直到“美国再度强大”,才来谈多边机制。
他观察,特朗普的作风,看似并非对中国友好,甚至未来还有可能祭出加税或经贸制裁手段;现在,贸易成了中美之间非常严重的议题,也确时让中国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推建制学派,强调民主、自由、多边,国际关系要法制化、要有游戏规则;但特朗普不想一开始就被多边框住,要美国自己先壮大起来,先搞好内政,等美国强大再说。但他认为,当特朗普对外关系、双边谈判取得安全感后,再回头处理多边架构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他说,11月9美国大选投票前,大部分的理性学者、务实的政治参与者,都认为美国应该继续主导TPP。但看特朗普虽退出TPP,却没有反对TPP的发展,况且日本也还是努力中,相关各国也还没有放弃。
宋学文表示,许多人看特朗普是商人、讲究利益交换、保护主义,但他认为特朗普处理对外关系,系以先声夺人来先取得谈判优势,但并非不能妥协的铁板一块;美国的移民问题、美墨边境筑墙问题,在未来真正的执行层面,还是有出现发夹弯的可能,他也相信特朗普的幕僚单位在这方面会发挥一定作用。
综合前述三个面向,宋学文向中评社分析指出,现在关注的焦点在特朗普真的可以把经济议题与区域安全当成交换筹码呢?如果可以,又将对周边的国家,如日本、韩国、朝鲜、越南、台湾造成如何的影响?这是台湾要关心的重点。他形容“当两只大象打起架,草皮上的动物必然受到波及。”至少东海、南海、东北亚、东南亚,甚至俄罗斯等,都将会被影响。
但两只大象真的会谈交易吗?目前有一派认为“会”,另一派则认为不容易。如果是可以交易的,有些人担心将会有一股力量迫使台湾变成人家的棋子;但另外也有人认为美中冲突对台湾是契机,蔡政府要把握契机,并且让台湾发挥作为“杠杆”的功效。美中台关系出现了“棋子说”、“杠杆说”。
他表示,台湾是多元社会,各种声音都有,台湾的未来有机会,也可能有灾难,倾蓝媒体普遍担忧台湾会变成棋子,倾绿媒体对“杆杆说”的着墨也不多,原因并不是保留态度,而是这两只大象正要交手,台湾如果说得太多,是否得宜?
宋学文认为,台湾不可能看到了机会却完全没反应。台美、台日之间要走得多近?美、日、台三方的合作需要多高调?彼此的合作是否要制度化?现阶段讨论美国对台军售或购买新进武器及美国驻军台湾等,都是高度敏感的,不利两岸关系发展,且会有更多的猜忌。
宋学文也认为,针对美、日与其他国家政府是否采取政治意涵的动作,例如政府驻外名称更改名称等,这是有可能的。近日就传出美国将派陆海军陆战队员驻守美国在台协会(AIT),一般认为,驻守人数在7至30人之间。此举系政治意涵大于军事,美国并不希望此事有太大的张力,但台湾也不能说“不乐见”。
此外,美国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现任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任,曾高调批评中国)曾著书呼吁提防中国贸易对美国带来的害处,特朗普显然受到这种论述的影响,现在许多议题都等着要向中国谈判。
宋学文向中评社表示,日前,中国大陆前外交部长、现任国务委员杨洁篪访问美国,2月27日、28日与特朗普、美国国务卿蒂勒森(Rex Tillerson)见面,且由于杨洁篪赴美洽谈顺利,特朗普与习近平可能在今年8月见面(甚至可能提早在4月会面),并因为中、美对一些比较有共识的部分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岸关系朝正面沟通方向发展,例如,恢复两岸官方沟通管道,才有可能性。
但特朗普是否从反中变成保护主义?或是要看不同的议题而定?如果特朗普在每个议题上都要与北京对作,在美、中关系高度不确定性的状况下,势必对亚太区域安全造成影响,进而触发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等国担忧中国会对美采取报复,将会开始加速亚太各国的军备竞赛,届时,两岸关系恐怕又将面对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