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社评:一带一路必须做好各种风险评估

(2015-12-21 19:12:20) 下一个

      中评社北京12月22日电(评论员 胡志勇)中国的“一带一路”正改变中国与世界其他主要大国的双边关系,正在引发新一轮全球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博弈,并将给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构带来诸多新的因素。但与此同时,“一带一路”也带来了一定的地缘风险,面临着诸多挑战。“一带一路”可能具有潜在的巨大收益,但也不能忽视“一带一路”诸如相关投资收益率偏低、投资安全不确定性、可能加深而非缓解沿线国家对中国崛起的疑虑等潜在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治风险已经成为中国国家战略推进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大风险。如何保障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安全成为中国必须面对的挑战。中国应切实做好相关风险评估等防范风险的措施,切实强化“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风险管控问题,更顺利、可持续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相比于欧美地区, “一带一路”上的一些国家, 不仅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存在着政局动荡、腐败严重等一系列的重大风险。中国企业对相应风险应做到充分而准确的评估,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具体项目的不断铺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不安全因素陡然上升。中资企业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否则,“一带一路”建设可能成为阻碍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障碍。具体而言:

      在全球地缘政治方面: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与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在团结这些国家上面临着诸多障碍。 

      首先,中国在规划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进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受到美国的影响。从地缘战略考量,为了应对和牵制中国崛起,美国积极拉拢印度,美、印两国都以牵制中国为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的出发点,印度出于本国的战略利益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表现出了极大的摇摆心态,并产生安全方面的担忧。

      其次,“一带一路”经过的沿线国家由于政治体制不同,政治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一带一路”建设不得不面对沿线国家主权冲突与世界主要大国地缘战略博弈等现实问题。而且,还不得不面临着沿线国家政权更迭所带来的种种被动局面,同时也面临着沿线国家各种政治力量冲突的潜在危险。在“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中,面临着沿线国家法律冲突的问题以及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冲突。

      而且,中国将在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际密切与阿富汗的经济与商业联系,进一步发展与巴基斯坦的关系以打通赴印度洋通道,增强与资源丰富的海湾及非洲国家的互联互通。另外,欧盟也将成为中国扩大共同利益的工作重点。 

      在安全方面:尽管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但是事实上亚太国家仍欢迎美国在亚太地区发挥积极作用。随着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态度日趋强势,某些国家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发挥更大的地区安全保障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地缘政治因素错综复杂,伴随“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相关民族问题将会逐渐升温。中国必须考虑到沿途国家面临的安全困境。而且, 极端宗教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已成为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沿途各国顺利实现“五通”的一大障碍。由宗教、民族、部落矛盾与冲突所致的安全风险、人文风险等,将成为“一带一路”推进中必须应对的主要风险点。

      从更深层次考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中国的触角超越西太平洋海域,向南深入南太平洋、向西开辟进入印度洋通道,与美国、印度、日本等国在这些海域的海上力量抗衡。

      中国致力于“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着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威胁。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将威胁“一带”沿线的稳定,将迫使中国“一带”建设不得不绕道甚至被迫中止。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在内的三股极端势力成为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最不稳定的因素,而各国对打击这三股极端势力并没有形成合力。

      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正得到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响应,但也受到一些国家的误解甚至警惕。如印度就搞了一个与中国“一带一路”相抗衡的“一丝一路”计划(又称“季风计划”),以分散中国的影响力。印度尼西亚也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出台了一个“海洋强国”计划,旨在对冲获抵消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如何在“一带一路”不断推进进程中与这些满怀狐疑的国家处理好合作关系将不得不成为一个巨大挑战。如何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战略规划的有序对接和有机整合、避免形成地缘战略对抗、减少排他性的恶性竞争正成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同时,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涵盖恐怖主义、能源安全、跨国犯罪、海上救援与搜救、水资源与环境安全等诸多领域。目前,非传统安全挑战已经成为能否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安全因素。应对非传统安全挑战客观上需要中国整合内部资源提供必要的区域公共产品,积极推动网络型安全合作保障机制建设。从长远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应对客观上有利于沿线国家建立合作框架,推动经济发展和共同安全,提升中国战略影响力,从而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目标。

      在经济方面: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并不能替代其与亚太地区方向重要经济体的联系,在短期内其影响力难以超越美国。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与中国交往中,对中国经济高度依赖,但在政治和安全领域对中国的疑虑和不安也日趋上升,从而导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复杂性进一步上升。

      同时,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还面临着具体落实的机制缺失挑战。目前,中国国内各部门、各省(市)之间有机衔接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许多“一带一路”项目一哄而上,并不利于中国新一轮整体开放战略,中国中央政府应避免各部门、各省(市)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角色定位重叠、合作项目同质化、新建产能盲目扩张等现象,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大战略。

      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进程中必须尽快建立“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投资风险评估与和海外利益保障机制,以减少因沿线国家和地区政体不同、文化习俗各异及当地法律制度和市场风险等带来的投资损失,尽早规避沿线国家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等政治风险。同时,中国政府应及早出台保护国内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加大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投资保护等力度,提高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民营企业的诚信意识。中国政府还应尽早建立“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投资服务保障机制,以有效管控对外投资风险,早日形成中国对外投资“项目评估、服务保障、风险管控”一条龙对外投资保障机制,有效促进和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扩大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

      中国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一带一路”的统筹谋划、整合配置国内多方面资源,有序推进,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开放和联动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中国应尽早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平衡好国内各方面利益,以减少不必要的投资浪费及由此带来的损失。

      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中国国家发展战略而言,的确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决策。但是,在实施进程中,必须考虑到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全盘考量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与地缘安全的不确定因素及其对中国“一带一路”的影响。对于那些恐怖活动严重、民族问题突出的国家和地区不可实现互通;而且,中资企业不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包大揽,必须考虑自身因素,量力而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