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印度难成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原因

(2011-11-20 22:43:17) 下一个

印度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面临现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尤其是美国的反对。


  中评社北京11月20日电(评论员 刘宗义)对于印度来说,成为不结盟运动的领袖、拥有核武器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它走向世界大国的“三步曲”。在成为G20峰会成员国之后,印度政府不断向中、美等国提出支持它的“入常”要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年底访印时宣布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极大地刺激了印度“争常”的雄心。2011年2月11日,印度、巴西、德国、日本等“四国集团”(G4)高级外交官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声明,呼吁本届联大在闭幕之前取得“一个具体的成果”。印度有些学者甚至急不可耐地公开宣称衰落的英国应该将其常任理事国席位拱手让给其前殖民地印度。

  那么,印度作为一个拥有十多亿人口、经济蒸蒸日上的发展中大国,为什么还不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呢?

  首先,印度面临现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反对,尤其是美国的反对。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拥有最大实权的决策机构,增加常任理事国,不是简单的数量变化,而是权力的再分配。因此,虽然英、法、俄、美都公开宣布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作为既得利益者,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保持自己在安理会的地位不变。它们能接受的底线是允许一些候选国加入安理会,但不能享有否决权,以避免其特权被“稀释”。在2010年6月举行的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政府间磋商会议上,美英法中俄5大常任理事国一致就否决权问题表示“不允许改变现状”。

  美国是国际体系的主导国家,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没有美国发挥领导作用是不可想象的。在印度“入常”问题上,虽然印度国内一些官员、学者和媒体经常声称中国是最大的阻碍因素,但实际上对印度“入常”阻碍最大的是美国。美国对于安理会扩大是否能符合其国家利益存在广泛的疑虑。许多人担心,安理会的扩大可能会引发更多僵局、削弱美国的权利,也会使一些地区强权错误地判断形势。

  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印度公开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但不久“维基泄密”网站就刊登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嘲笑印度为“自封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候选国”的消息,令印度人大为光火。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发表谈话表示,新德里不要指望很快就能升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改革是需要其它安理会成员内部协商的,奥巴马总统的讲话只是代表美国已考虑到了印度。印度一直主张世界多极化,反对单极世界。在美国看来,具有独立外交传统的印度,对美政策抱不信任态度,而且印度“摇摆不定”,有时是极具破坏力的。在此情况下,美国认为印度对安理会席位的孜孜以求很值得怀疑。一个拥有否决权的印度会不会对美国利益构成威胁仍很难确定。

  其次,巴基斯坦等邻国和“团结谋共识”运动的反对。印度、日本、德国、巴西等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席位的国家在其所在地区都有坚定的反对者,它们于2005年发起了“团结谋共识”运动来反对这些国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南亚,印度与巴基斯坦长期敌对,曾发生过三次印巴战争,巴基斯坦坚决反对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巴基斯坦不仅参与了“团结谋共识”运动,而且在伊斯兰国家中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2009年2月5日,意大利在罗马召开有关联合国安理会扩大问题的外长级国际磋商会议。此次会议以 “团结谋共识”运动成员为核心,有包括37个国家的外长级官员在内的75国代表出席会议,这反映了“团结谋共识”运动在国际社会获得一定的支持。它们拒绝“四国集团”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方案,建议增加5个“半常任理事国”和6个非常任理事国席位。这些“半常任理事国”任期3年至5年,不能连任;或任期两年,但可以寻求以非常任理事国身份连任两次;6个新增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应留给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拉丁美洲、东欧的中小国家。

  再次, “四国集团”内部相互拆台。印度在2005年“争常”失败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与日本等国家绑在了一起,导致中国、韩国等国家的反对,印度迄今没有吸取教训。“四国集团”内部在增加常任理事国问题上也不是铁板一块,印度和巴西的立场与日本、德国的立场有所不同,印度和巴西将更多地突出自己的发展中国家身份,从而与德国和日本拉开距离。“四国集团”内部的分歧以及由此导致的相互拆台将对它们“争常”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印度要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自身还有许多缺陷需要克服。长期以来,印度未能成为本地区安全和稳定的建设性力量和积极因素,不能推动本地区发展合作。与巴基斯坦的长期对抗和与邻国的领土纠纷也不利于印度的大国形象。此外,印度迄今拒不参加《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游离于国际防扩散体系之外。这也成为日本在“争常”问题上背地给印度拆台的理由之一。

  就像有位美国学者所说,“尽管印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出色的商业头脑和非凡的创造力,但今天的印度只是一个国际少年,一个有特大野心但缺乏影响力的国家。”而且,在设计全球谈判问题时,“总会出现某种印度式民主,它使参加辩论的伙伴、盟友以及对手疏远”。印度渴望获得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谋求在设定全球议程中行使更大权力,但并非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对印度在得到更大权力后会做什么感到担心,它的不良记录是一个众人忌讳的话题。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