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获救不感恩,复旦冷血门拷问中国社会良知

(2010-12-23 21:51:08) 下一个



获救复旦学子杜彬在网上谈公关,被网友批评表现冷漠。


  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使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连日来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引发了网民对18个年轻人的道德谴责,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冷血门”,并最终演绎成一场舆论风波。本社汇选有关论点,供读者参考。(中评社评论员:季实)

  一、复旦“薄情”学子 挑衅社会道德底线

  1、救援民警牺牲 复旦式冷漠引爆“黄山门”

  12月12日,上海复旦大学18位在校学生和校友在黄山进行探险活动时,遭遇恶劣天气而迷路。黄山地区警方接到求救信息后,连夜组织警力搜山救险。就在营救下撤过程中,一名年轻警察不幸坠崖牺牲。而遇救复旦学生被媒体曝光称表现冷漠,更在返校后大谈“危机公关”,登山社谁来掌权,以及冷漠的“你们就该为纳税人服务”,引起社会舆论强烈不满和谴责。(广东《新快报》)

  据了解,这18名年轻人,其中10人是复旦大学在籍学生,4人是复旦校友,另外4人是校外朋友。他们在大雨低温的山里捡回了命,而对于张宁海的死,他们中接受采访的人说了句“就看见灯光晃了一下就掉下去了,不知道怎么回事。” (北京《经济观察报》)


  2、获救不知感恩 复旦学生表现令人心寒

  到学校的登山队,遭受到了意料之中的舆论压力,但最初的舆论,只是仅仅谴责他们草率探险的行为。但随着安徽记者在微博上指责他们在明知民警因此事牺牲后,依然谈笑风生的情景后,指责上升到了道德层面。而在他们的对面,张宁海的父母却一再要求媒体,不要对这些孩子过于苛责。两边鲜明的对比,无疑让这种局面雪上加霜。(广东《时代周报》)

  事发后,最先到达现场的SMG记者冷炜表示有学生是“笑着”说“我好内疚”。事后他在自己的开心网上发帖,表示“他们的矛盾让我也跟着糊涂起来……难道救援人员多此一举?”此帖经网络转载后,引发了对获救18人的强烈谴责。(上海《申江服务导报》)

  被救下来的学生,开始被安排洗澡,体检。做体检时,冷炜一直在场,他目睹的画面让他即使在后来所有学生都道歉后,依然耿耿于怀。

  “这些学生在体检时,一直都在嘻嘻哈哈,面带笑容。没有一个人提到牺牲的张宁海。”冷炜说,这让他当时就感到不太舒服,体检完吃饭,这时侯盼主动提议大家默哀一分钟。这让冷炜觉得欣慰,他提醒摄像师说,一会要是有他们难过得吃不下饭的(情景)注意拍一下。

  但事实让冷炜很失望,没有一个学生表露出难过的表情,还有不少人依然在谈笑风生。同事拍完后,对他说了四个字:“你看你看!”冷炜说,这种感觉不仅仅存在于他一个人心中,黄山台的女记者陈艶(音)采访完下来第一句话就是:“这些孩子太过分了,一个个嬉皮笑脸的。”(北京中国网)


  3、微博发泄不满 现场记者指责学生无情

  新浪微博一位名叫“淡淡esse香”的网友的发言,也在各个论坛上掀起不小的轰动。这位用户资料里写着“AHTV”,快报记者经多方核实确认这名微博用户为安徽电视台一名正在黄山采访此次事件的记者。

  12月14日凌晨一时许,“淡淡esse香”发微博称,学生们对于民警的牺牲并不放在心上:“整理素材,难以入眠。输入‘张宁海’这个名字,想看看能搜出什么结果?一个安徽的小伙子,为了搜救18名来黄山探险的驴友,无辜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得到的是什么呢?13日下午采访时,复旦学生冷漠的样子让我心寒。他们甚至连张宁海的追悼会都没参加,就匆匆回去了。13日下午,张宁海的遗体被搜寻出来,抬下山的时候,那18个驴友,并不像报纸写的那样痛哭流涕,他们很平静,甚至连我们的采访都是追着问的,他们说要回上海。一路跟到他们临行的车前,一个男学生过来说,不好意思,要上车了。接着,把车门重重地关上。那一刻,有些东西比天气还冷。黄山,下雨了。”

  12月14日她又发了另一条微博:“作为一个记者,我真不该有情绪。但是想想,就在昨天的这个时刻,张宁海还是活着的。但只是为了给一个女学生让路,才坠入悬崖。可这个女学生以及其余17人面对我们的追问,一致缄默,不承认这一点。让人寒心。我觉得,张宁海走得不值,很不值,怎么样也轮不到他来为这些人的年少轻狂买单。” (广东《现代快报》)

  二、学子草率登山 “伪探险”害死张宁海?

  1、天职保护人民 警察牺牲不能归咎学生

  本次事件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警察没有意外死亡,这只是一则普通社会新闻;如果,仅仅是旅友遇难,也许复旦学生的公众形象不至如此不堪,甚至“探险者”还会被比附为当年北大山鹰社殉难的“登山英雄”。然而,公众潜意识里的逻辑没有实现,生生将一道伦理难题摆在大家面前:无事生非、懵懂无知的复旦学生没有死,一个年轻、尽职的警察却死了。其中的微妙之处,激发了全社会的思索。(广东南方网)

  确有一种声音,把张宁海的牺牲归咎于18名大学生的“户外冒险”,如果他们不搞“户外冒险”就不会迷路,不迷路就不会求援,不求援当地警方就不会救援,不救援张宁海就不会牺牲。其实张宁海的牺牲只是一个“意外”,上述一系列看似环环紧扣的“前因后果”因不具有“内在的必然性”而难以成立。复旦学生很难预知自己的户外探险会危及他人的生命,他们也不可能拿别人的生命去冒险。指责复旦学生害死警察,纯属无稽之谈。探险无论是否合法,一旦迷路,就有权得到政府救援,这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警察参与救援,是其职责所在,纵有牺牲,也不能责怪被救援者。也有人认为,张宁海为一群不懂得感恩的愣头青牺牲了生命,实在不值得。这样的观点同样有失偏颇。(《北京青年报》)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些大学生因为自己的冒险而耗费了那么多公共资源,这对其他公民公平吗?然而“不公平”正是“公共资源”的特性之一它为全体公民而存在,但最终将耗费在哪一位公民身上则是不确定的。(北京《青年时报》)

  在这个问题上,张宁海父亲的态度尤其让人肃然起敬:“救人是儿子的职责,不怨大学生。”他不希望复旦学子们因为张宁海的死而产生心理负担。这位英雄父亲的朴素表达,其实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警察等公职人员在从事抢险救援等工作时,不该也不会因对象的高低贵贱差异而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如果有人认为,公安机关在救援的时候应该“看人下菜碟”,那反而是对公安职责的某种亵渎。(浙江在线网)


  2、旅行暗伏危险 探险准备工作错漏百出

  黄山事件发生后,一度争论的中心点在大学生该不该去探险,该不该去登山。其实,登山并没有错,探险也不是问题,关键是,出发前有没有充足准备,能不能对生命负责。喜爱户外运动的复旦历史系网友“恒迹”在其博客中撰文分析指出,支持去见识大好河山,但那叫“旅行”不是叫“户外”。户外,就要有户外的装备。这次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这支队伍以旅游的心态参与了户外运动。(广东《新快报》)

  看过“黄山事件”的整个经过不难发现,这是一场早已埋下地雷的危险旅行。根据复旦登协事前的活动公告和以往的活动经历,可以发现:组织者知道此行是非常规路线,会逃票,要避免被捉;组织者在招人时是允许新人参加的;组织者是知道天气状况的,而且还希望会如期下雪;组织者自己并没有走过这条线,也没有计划请向导,主要靠GPS和指南针……(上海东方网)

  有复旦登协的人说,户外运动是理想主义者,是疯子做的事,没疯的人不懂。“恒迹”反问说,如果你的“理想主义”要别人来埋单,不管是父母还是警察,这样的理想主义,真的值得骄傲么?(四川《华西都市报》)

  3、不计后果救援 警察救援队变成敢死队

  从公开渠道获得的信息可以看出,复旦登山队在组织、保障上存在不足。但在另一方面,救援队伍也缺乏专业性。深圳山地救援队信息指挥中心主任叶建华指出,缺乏出动之前的安全评估,救援人员的专业性不足也是导致悲剧的原因之一。

  首先这次救援的紧急程度为28,属于仅作调查和评估等级,在3个层次的紧急程度中属于最轻的;其次,在理论上此次救援成功率该为100%,因为有准确的坐标。在救援等级上,受困人员情况非常清楚,没有出现伤情,已经通报自己的准确位置并原地休息,也不会有伤亡的隐患。所以救援人员没有必要立马出动,摸黑出行,应等天亮出发,指引被困人员脱困即可。(网易)

  “夜不上黄山”是惯例,可“被困者是复旦学生啊!”领导层层重视,“只能是不计代价救援!”12月12日,18名复旦驴友被困黄山未开发区域。在上海方面以政府为主导的急切求助下,黄山展开了一场生死大救援。(四川《成都商报》)

  而据媒体报道,复旦学生一行18人通过网络BBS联系组团,到黄山地区进行探险活动,但由于组织者对目的地地貌和天气变化准备不足,缺乏足够设备。探险队唯一的一部GPS定位系统落水后无法使用,导致队伍在深山里迷路,天黑后探险队被困在翡翠谷宿营,相互依偎取暖,其中一名学生通过手机短信向上海亲属求救,其亲属向上海市公安局报警,之后上海和安徽两地联动展开了救援行动。(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

  三、大学精神蒙羞 “精英理性”令人心寒

  1、大谈“危机公关” “夺权帖”“公关帖”拷问良知

  其实,这起搜救事件最初并没有马上进入公众视线。但是,人们发现,被救的复旦学生对自己不够周密的探险行为并没有太多反思,对殉职的警察张宁海也没有表现出感恩之情,反而在讨论如何对媒体开展“危机公关”,以及登山协会如何进行人事更替等。更有甚者,一名被救学生说,他们“低估了人民警察的力量和决心”,言外之意是他们并没有要求、也没有指望公安机关的搜救。所以这些言论通过网络媒介辐射开来之后,复旦大学蓦然发现自己被“黄山门”所笼罩。(《北京青年报》)

  12月14日,安徽台一记者采访完后在微博上发帖谴责获救者的淡漠和冷血。由此,这支由复旦在校生和校友组成的登山队瞬间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两篇分别被冠以“夺权帖”和“媒体控制帖”的帖子突现网络后,全社会潮水般的深度讨论乃至斥责都涌向那支登山队和复旦大学,掀起堪称年末最后一场社会公议风波。但在斥责冷漠和担当的背后,却是公众对未来社会人文生态的担忧。(北京凤凰网)

  “要学会控制老人,协调关系,制造舆论,这些事做好了,以后登协就是你的了。”这是登山协会前任会长、复旦“毕业生之星”石翔在事发后一天,给18人中的杜彬写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他们在事情发生后全无半点愧疚,也看不到对张宁海的半点感恩,相反,一个大学里的登山协会主席的位置,让“控制老人”这样的词成为师兄第一时间要向师弟传达的“精神”。(北京《经济观察报》)

  在“夺权贴”的同时,复旦BBS“日月光华”还出现了一篇文章,更加露骨地谈论如何利用这一事件开展公关,其中提到“安徽历来是复旦的友好省份,有相当多的共建研究院和优质生源,趁这次机会要把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打基础。因此还是要多带几个院长和系主任往,也可以让人看出诚意来。方式上可以再讨论,但化坏事为好事必然是终极目标,也考验校方的公关水平。”其次,“这次事件让人看出了复旦在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我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多往一些新民晚报新闻晨报,不要全都集中在文汇报和解放日报里,……这种晚报的阵地还是要多占领,党报的人数则可以适当减少。目前对复旦效果最好的一篇新闻来自东方早报,就是一名复旦的毕业生的稿子。”尸骨未寒时,复旦论坛上涌现如此“理性”的分析和看法,让网友看过都觉“太冷血”。(四川《华西都市报》)

  2、学子冷血言论 精英教育跨不过“黄山门”对生命的漠然不能原谅 

  不断爆出的种种薄情言论,很快让众多网友对一名无辜生命牺牲后的悲伤化成了对复旦、对复旦学生的“不原谅”。面对如潮批评,一位获救学生回应称批评者为“道德帝”,他在复旦大学BBS上写道,“领队和队员做了哀悼,先遗体鞠躬、默哀,愿意为他的家人做任何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某些道德帝还觉得不够?整个事件中,最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警察在找到队伍之后,要求立即下山,这是导致了张宁海警官坠崖最大的原因,而当时的情况完全不适合下撤,做这个决定的人才是最大的责任人。”而在BBS上,“那个警察身体素质不好”“警察应该为纳税人服务”这样的话不断的出现。(广东《现代快报》)

  “黄山门”中最应受到重视和关注的价值问题,应该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精神。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会群体,在社会活动中应该表现良好的科学素养,但这一点并没有在复旦登山协会的实践中反映出来。他们一再在野外遇险,却缺乏反思和总结的勇气,这就让他们的户外活动有点盲人骑瞎马的味道。二是生命意识。十多人身蹈险地而缺乏自救意识,对外界的大规模救援又不以为然,其实反映出来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轻忽,结果必然是对他人的牺牲无动于衷。三是感恩意识。感恩的本质是一种良好的人际情感互动,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谓“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本意并不是利益的交换而是情感的回馈,但这样的精神现象在“黄山门”中并没有及时出现,这也是人们普遍感到失望的原因所在。(《北京青年报》)

  针对这场不断升级的论战,教育专家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其实是个很危险的信息,应当引起包括教育界在内,整个社会的反思,谁培养了这些学生、谁在创造“唯结果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在学校时候就有了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甚至于牺牲别人的利益来成就自己?长此以往,学生的基本价值观念被扭曲,丧失了最基本的伦理道德。”

  熊丙奇还表示:事情需要理性解决这一说法没错,但获救学生至少应该对导致那名警察丧生的事实有真心的忏悔,要知道自己的无知和鲁莽是主要原因,更应对此表达诚挚哀悼,“理性过头,就是冷血。” (《广州日报》)

  四、触动时代痛点 中国亟待道德重建

  1、复旦学子冷漠 见证中国社会道德危机

  12月10日,18位驴友通过复旦大学的BBS结伴出游,赴黄山探险。他们也许没想到,想象中轻松中带点刺激的探险,最终演变成一次惊心动魄的受困,并最终导致一位24岁的民警张宁海牺牲于雨夜的黄山绝壁。劫后余生的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走出迷路的黄山,他们却进入了一个更大的困境。事件在网络上不断升级发酵,最终,他们成了网民口诛笔伐、万人唾弃的“复旦18驴”,并遭到网民人肉搜索,领队每天收到八九十条谩骂短信,并为此辞去工作,全心忏悔赎罪。(上海《申江服务导报》)

  17日,在安徽黄山市24岁民警张宁海的追悼会上,复旦大学两位获救学生在张宁海遗体前三鞠躬,向张宁海父母下跪道歉,并说:“张宁海已经牺牲了,他的爸妈就是我们18个人的爸妈。”与此同时,其余16人也在复旦校园内举行了追思活动,向张宁海遗像鞠躬致意并深深道歉。至此,我们终于欣慰地见到了复旦学子应有的表现。

  而在先前,颇让人心寒,譬如在面对抬下山来的张宁海遗体神情麻木;尤其是校园网坛上更多讨论的是如何挽回学校声誉,巩固地方资源,探讨媒介控制、危机公关,而不是对逝去的生命的痛悼,对自己轻率冒失的追悔等等。这些理应最有教养、最有公民意识的学子,在违规犯错(景区逃票,盲目探险),甚至让别人付出生命代价后还如此冷漠,一时舆论哗然,千夫所指。直至今天,还有不少人认为追悼会上的表现是“作秀”,是“敷衍”,是“迫于舆论的压力”的危机公关。(浙江《钱江晚报》)

  而人们之所以愤怒,除了他们的冷漠外,还有一点,九成的人都相信,这18个孩子以后会有比张宁海身亡前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本该是知书明礼,知道感恩的一代,但可惜,在这批复旦大学生的行为里,我们丝毫没有看到这些优秀的素质,而只看到不敢担当,缺乏责任的一面。一方面,来自《东方早报》的报道称,张宁海的父亲呼吁不要责怪这批大学生,老人家悲痛之中的宽容让我们不禁泪流满面;另一方面,却是这批大学生的集体无语,充分透出冷漠自私的一面。如是鲜明的反差,真的让我们无言以对。冷漠不该是这批精英们的共同色彩,否则我们的道德水准将会一退再退,无路可走。(辽宁《沈阳晚报》)

  2、警醒中国社会 复旦事件必须深思长考

  在论坛讨论如何掌控登山社,对媒体如何公关,嘲笑警察身体素质,称“警察就该为纳税人服务”等冰冷的言行,无论是否出自被救的18人之中,对相关讨论都没有影响——只要这样的言辞的确是出自名校复旦的学生,出自这样一桩悲剧事件之后。正如有论者所说的那样,“这就是未来二十年中国社会的主流和栋梁……让人不寒而栗。”对复旦“黄山门”的关注,与其说是不当言辞态度的批评,毋宁说是对精英群体非良性价值信仰的震惊。

  不仅是震惊,还连带着深切的失望乃至恐惧。社会学家说,有条件的忠诚和友爱“使社会成为可能”。而当过度利己、不知感恩或怯于担当成为流行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加速流失,而缺乏信任将使“忠诚和友爱”愈发稀缺,最终可能使每个人都“深受模糊的恐惧感折磨”。如此,人与人互动的成本将大幅增加,社会运行效率将降低,所谓社会和谐亦将渐行渐远。

  事实上,这种失望和恐惧感在很多方面早已不再模糊,早已成为现实的存在,也已经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复旦“黄山门”之所以备受关注,便因为其再度强化、放大了这种心态。可以说,人们并不是非要和18名复旦获救学生过不去,而是出于对一种可能流行起来的劣质价值观的警惕。其中的种种关注和批评,本质上是对社会现实及未来的一种深切忧虑。(河北《燕赵都市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