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人相信有一个“天堂”,佛教讲有一个“极乐世界”,中国东晋陶渊明描述过“桃花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描述过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人类一直在幻想一个理想的社会制度: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社会成员都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
马克思说,人类可以在地球上建立这样一个社会,并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因此只提出了几项简单的特征:
1)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2)各尽所能。
3)按需分配。
4)全体民众参与社会管理。
有些人认为这个社会制度是不可能实现的,也有些人相信这个社会制度是可以实现的。一部分相信的人认为实现这个制度的途径就是工人武装夺取争取政权,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提高生产力达到社会产品极大丰富,然后就可以实行按需分配,共产主义就实现了。
先说第一项特征“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我认为这一项是不完整的。现在的社会产品比起马克思年代可以说是极大丰富,但显然不够丰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也极大丰富了。1850年,世界人口大约为12亿,现在超过70亿。人口的增长抵消了相当大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增长。如果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到超过地球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我们可以想象铺天盖地的蝗虫飞落粮田的场景。那时马尔萨斯理论会继续有效:靠饥饿和战争减少人口,共产主义将无从谈起。所以共产主义的第一项特征应当增加“人均”二字,改为
1)人均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人类只有计划生育,把人口限制在地球资源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才有可能消除饥饿和战争,才有可能讨论共产主义的实现。从这一点来说,计划生育用品企业对实现共产主义居功甚伟。生产杜蕾丝的英国利洁时(Reckitt Benckiser)公司可以获共产主义成就奖。
再说第二项“各尽所能”。注意这里的各尽所能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报酬的,就像打义工。没有报酬的苦活、累活、脏活、险活、枯燥无味的活是极少人愿意各尽所能去干的,当我傻啊。如果是在文学城发帖子这样有趣解闷的活,我倒是可以考虑各尽所能。所以要实现各尽所能,首先要让机器人承担所有的苦活、累活、脏活、险活、枯燥无味的活。Mike Adams 估计在3代(75年)之内自动化系统和机器人将取代70%的工作职位,同时70%的人口会被清除:或者通过自愿的计划生育,或者通过隐秘的转基因食品、疫苗等造成流产和不孕症,或者通过生物武器、核武器和大范围饥荒。我比他乐观一些:通过自愿计划生育减少一些人口,大部分人口会转移到科技、文化和管理领域,使社会发展更有效率。
第三项“按需分配”。这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中国历史皇朝有过多次“赈灾”,赈灾就是按需分配。美国现在的食品券制度也属于按需分配的范畴。当社会人口合理,人均社会产品极大丰富时,再增加服装券、汽车券、住房券也不会令人吃惊。住房券不过是现在为流浪汉提供的避难所(shelter)的进化版而已。这一项比前两项容易许多,当然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欧洲富国瑞士即将公投一项新提案,这项由公民提出的提案已经得到了10万人的签名,一旦付诸实践,将给每位瑞士居民带来每个月2500瑞士法郎(约合17000元人民币)的无条件工资。[1]
第四项“全体民众参与社会管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民众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网友在文学城发帖子也是在参与社会管理。当年毛泽东号召“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红卫兵们写大字报、印传单好辛苦的。现在坐在家里敲敲键盘就关心国家大事了,太方便了。不得不承认在这方面美国对实现共产主义的贡献是最大的。
比起150年前的马克思时代,我们现在离共产主义近得多了。
实现共产主义是否要通过暴力革命呢?不一定。如果资本把工人压榨得太厉害,那么不管是为了共产主义还是简单地为了生存,工人是很可能发起暴力革命的。如果资本不把工人压榨得太厉害,那么暴力革命是可以避免的。
“共产主义”是可以量化的。
例如按需分配。现在美国的食品券、全民医保,中国的低保等都属于按需分配范畴。我们可以计算按需分配占总分配的比例,由此判断我们离共产主义的全面按需分配还有多远。
再如各尽所能。我们可以计算义务劳动占全部劳动时间的比例,由此判断民众各尽所能的意愿程度。
杰西·迈尔森提出在千年内实现五个目标:[2]
1。 为保证每个人都工作
2。 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3。 土地公有化
4。 生产资料公有化
5。 成立公共银行
[1] “瑞士将公投“全民发工资”提案” 2013年12月19日 潇湘晨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2/19/c_125881550.htm
[2] "Five Economic Reforms Millennials Should Be Fighting For" 杰西·迈尔森 2014年1月3日
http://www.rollingstone.com/politics/news/five-economic-reforms-millennials-should-be-fighting-for-2014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