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 [读史偶得] 徐霞客:骑在小脚妇人身上旅行 - 博客 | 文学城
个人资料
正文

[读史偶得] 徐霞客:骑在小脚妇人身上旅行

(2007-06-24 05:40:25) 下一个
[读史偶得] 徐霞客:伟大就是来自于腐败字体变小 字体变大

    一切伟大的神龛,如果把它揭开来看,都是一团污垢,所谓铁门槛纸裤裆,《红楼梦》中说的“扒灰的扒灰”是也。
    伟大的徐霞客是如何实现他的伟大的呢?要是和当年异常艰难的出门旅行相比,我们现在的春运绝对是享受了,所以闻声从小学习徐霞客同志的先进事迹时,就知道了他必须克服重重艰难,不亚于两万五千里长征呀。
    后来读历史,才知道徐同志深入基层,还是享受了领导待遇的。照理,他的级别无权享受公家的驿传系统,而且从太祖开始就十分精巴抠门的明代,对驿递管理很严,只有很少的军务和钦差人员可以使用。老徐却不知通过什么门道,拿到了使用驿传的马牌,这样就可以一路免单,还能随处抓夫为他当差。闻声印象中,只有当报社领导的那几年,凭着本记者证,可以不买火车票就进软卧,列车长自然会妥善安排一路的吃喝,估计那马牌就和记者证似的。
    书上说,老徐同志为了赶路,动辄要用七八个夫役,人手不够时,还叫妇女帮他抬轿,要是沿途供奉不周,他还要鞭打人家,搞得夫役们逮着机会就要跑。
    闻声读到这里,总在想,中国人民果然是可爱,怎么就没想到找个偏僻的山路,把这个驱使小脚妇人为他抬轿的恶棍连人带轿扔下山崖呢?
    再深想一层,从连小脚妇人抬轿都不抗争,到后来却弄得烽火遍天下、满洲人乘机入中原,这个号称日月为明的政权,把这么老实的民众也逼到造反的地步,也真够狠的,在腐败和堕落上不修炼到一定的等级和能耐,想星星点灯都做不到,何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
    其实,对于不少伟大的人文创造而言,可能确实得益于寄生虫一般的生活。读史可以断定,如果没有腐败的供奉体系,徐霞客同志是不能成其为伟大的,当然,我们可以说他只是背后那些驮起他的伟大人民的代表,可毕竟是他可以饱食终日地坐在人民、甚至是小脚妇人的肩上代表他们,人民自己忙得一把汗水一把眼泪的,没工夫代表自己。驮完了一个徐霞客,又来个蒋霞客、毛霞客的,没有尽头。其实,我们如今号称国粹、使劲要弘扬光大的京戏,不也是八旗子弟们靠着腐败体制、穷奢极欲killing time弄出来的东东吗?
    最伟大的花朵,一般都盛开在最肮脏的地方。于是,闻声猛然醒悟,为什么移民出国后就写不好文章了呢?原来,关键不是忙不是累,而是缺乏腐败的养分。哼哼,想当年,俺坐在免费的软卧车厢里,写出来的反腐败文章,那才叫气贯长虹呢!如今,可真成了丧“家”的资本的乏走狗。
    看来,是得考虑一下:是否该移民回“家”了?(2007年6月19日)

附录:徐霞客自己记录的丑行

2007年6月21日18:00时补充)

 

一些网友在本文后面质疑闻声读书的真实性,现将徐霞客自己在日记中的相关部分摘录在后,其实,通观徐霞客游记,类似的记录十分繁多,可见在他眼中,对百姓的役使并非什么不光彩的事情。需要给那些激昂并喜欢粗口的网友们一个忠告并共勉:对任何权威都必须保持质疑,但对任何质疑都应当自己求解在先。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三》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

初二日  又转而西向入山峡半里,有村曰六月。候夫甚久,以二妇人代舆

初三日  天有阴云而无雨。村夫昧爽即候行,而村小夫少,半以童子代舆,不及饭,遂行,以为去州近也。

二十一日  既午雨止,日色熹微,夫始至,复少一名,久之乃得行……得一村倚东山下,众夫遂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始知其地为旧州……始,当站者避去,见余絷其夫,一老人乃出而言曰:「铺司姓廖,今已他出,余当代为催夫。但都结须一日程,必明日乃可。」候余上架餐饭,余不得已,从之。检行李,失二鸡,仍絷前夫不释。久之,二村人召鸡,释夫去。是日止行十里,遂止旧州。
二十二日  早起,天无雾而云密布。饭后,村人以二鸡至,比前差小。既而夫至,乃行。……其夫哄然去,余执一人絷之,盖其夫复欲委之村人也。度其地止去佶伦东十余里,因其委旧州,旧州欲委此村,故展转迂曲。始村人不肯承,所絷夫遍号呼之,其逃者亦走山巅遍呼村人。久之,一人至,邀余登架,以鸡黍饷而聚夫,余乃释所絷者。日午乃得夫,遂东上。……一里,得数家之聚,曰那印村。夫复委之,其郎头他出,予执一夫絷而候之。时甫下午,天复明霁,所行共二十余里。问去都结尚一日程,而中途无村可歇,须明日早行,即郎头在亦不及去矣。余为怏怏,登架坐而待之。久之郎头返,已薄暮矣。其饷以鲫为供。

二十三日:及升舆,尚少三人,遍入山追之。比至,日已西入山,余有戒心,竞止不行。   

二十五日  己昏黑,各家男子俱遁入山谷,老人妇卧暗处作呻吟声。余恐行李为人所攫,遍呼人不得。久之,搜得两妇执之出,谕以无恐,为觅老人父子归,令取行李。既而顾仆先携二囊至,而舆担犹弃暗中。己而前舍有一客户来询,谕令往取,其人复遁去。余追之执于前舍架上,强之下,同顾仆往取。久之,前所遣妇归,云:「老人旋至矣。」余令其速炊,而老人犹不至。盖不敢即来见余,亦随顾行后,往负行李也。半晌,乃得俱来。老人惧余鞭其子若孙,余谕以不责意。已晚餐,其子跛立,予叱令速觅夫,遂卧。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