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海瑞又逢牛市:历史伟哥的制度早泄

(2007-04-08 23:05:56) 下一个
 中国传统的影射文艺,再次通过湖南卫视得到空前的发扬光大。一个明代的官员,继1966年成为狂飙时代的前戏后,在40年之后再度以历史伟哥的光辉形象开锣上演。

    必须声明在先的是:闻声对所有的清官抱有不容质疑的崇高敬意!他们在任何时候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的存在,即使只存在于文人们用方块字堆积起来的臆想之中,也给了我们绝大的希望!!!真正是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海瑞这个幽灵,隔几十年便到故国上空来布点云雨。每一次他的出现,都毫无意外地引发万人景仰。 湖南卫视的最新海瑞大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做到了历史研究的古今作用”, “开辟了一条将自己的历史研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实、为人民服务的新途径”, “人们在戏里表扬‘清官’……是在教育当时的做官的,起着‘大字报’的作用”,编剧们要观众“‘感恩戴德,……朝夕礼拜’,欣喜鼓舞,齐声‘同唱’对清官的赞歌:‘今日里见到青天,勤耕稼重整家园,有土地何愁衣饭,好光景就在眼前!’……只要照海瑞的办法去做,农民的‘土地’、‘衣饭’就统统可以解决,‘一片好光景’就在‘眼前’了!…… 历史剧要使****某些人物的优良品德深入人心,成为****道德的组成部分。” 这些当年适用在吴晗《海瑞罢官》上的溢美之词,我们几乎可以毫不更改地搬过来用于海瑞大片上。

    各位,请原谅闻声没有事先向你们说清楚,上述这些引言,都转引自那篇著名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作者就是更为著名的姚文元。好玩的是,当我们把姚文元文章中所有尖锐的红色补丁换成时髦的人文关怀词汇(八十年代中后期我们上大学时,曾有同学将张春桥的大作去除了时代痕迹后当论文上交还得了优秀呢,呵呵,也是一大黑色幽默),这件百衲衣的某些部分依然会显示出时装的特色来。姚在文章中说:“自从人类社会有阶级和国家以来,世界上就没有出现过‘大老爷为民作主’的事情”,这句冰凉的话却道出了历史的真实:只要有“老爷”存在,就不可能有什么“为民作主”;只要小民自己做不了主,要靠老爷代为做主,则不可能带来“一片好光景”。闻声当然一万个反对他的阶级学说,但却不能不认同他认为在制度没有变革(闻声已经用当代汉语重新翻译了)的前提下,仅靠清官是不可能真正解决“土地”、“衣饭”等“好光景”问题的(我们不可因人废言,这不是什么简单“小左”“小右”的问题)。

    湖南卫视新的海瑞大戏,无论其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说的引发万人争睹(其收视率本身已颇令人质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它除了宣泄万民的一腔热情、起到心理症疗的作用外,对反腐、对惩贪毫无实际影响,不会有任何一个贪官因为被海瑞感动而立地成佛---当然,这是对电视剧的苛求,问题是电视剧的制作者和幕后的推动者们很推崇自我标榜的所谓“现实意义”。

    清官这样的伟哥的确不赖,我们也的确有时候(甚至是经常)需要来点伟哥的,但是,一个机体如果要获得持久的、有机的活力,是不可能依赖于伟哥的暂时效用的。呼唤清官的前提,实质是因为缺少清官,这本身就已经是时代的悲剧了。已经缺少清官,却不在制度改革的层面上下功夫,而把少数的清官们当神一样供奉起来,这等于是大旱之年不去挖井开源,而整天求雨告天。

    如果到了没有伟哥、就无法维持坚挺的地步,这个机体已经基本丧失了自我代谢的能力,只剩下精神意淫和自慰。电视台作为舆论监督的最后防线,过多地推出所谓 “强烈现实意义”的历史伟哥大片(当作纯娱乐不挺好的吗?非往自己脸上贴金),一次次撩拨民意的敏感部位(同时连CCTV曾经被寄予厚望的“焦点访谈”也日益成为“焦点表扬”),则真有可能误导民意偏离对现实问题的实质解决的关注,阻止民意与制度的艰难受精过程,引发制度建设的再一次习惯性早泄。

    果如此,则不仅是所谓“第四权力”的舆论监督的自我阉割,即令从喉舌的角度看,也可能是一个带着扁桃腺炎症的不合格工具;果如此,则“护男卫士”(湖南卫视)、“中央一套”可能真的更适合扮演某种阻止生命孕育的橡胶产品的商标角色……


(2007年2月20日初稿/3月2日改稿)

[原创博客作品,闻声纯手工制作,欢迎转载,网站转载务请注明出处,非网站媒体转载务必征得本人同意,联络方式winsoundideas@sohu.co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