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澳洲大火:民主旗帜下的人祸

(2007-01-10 02:06:52) 下一个

    天灾的背后,是永远不可能摆脱的人祸的阴影,将悲剧简单地称为“自然灾害”,是对人祸的逃避和掩饰。

    悉尼大火,你可以归咎于纵火者,你可以归咎为炎热干旱,但是你不能回避:在准确预计到这个炎热夏季的背景下,在1994年的悉尼大火付出生命代价以后,为什么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
    在罕见的森林大火进入第14天(2002年1月5日)的时候,一直将焦点定在火灾中所显现的人性尊严和友爱的澳洲媒体,终于瞄准了澳洲过度的环保主义和政府的官僚主义。“主旋律”报道开始转为批评报道,尽管还是很温和的。
    首先是过度的环保,这种环保的力度甚至凌驾于西方最珍视的个人自由之上,按照澳洲法规,即使砍伐自己家后院的树,也必须经过政府的批准,并必须由你自己支付50澳元的勘测费,违者将为每棵树支付高达2万澳元的罚款。而就我的经验和见闻,这种申请几乎是很难获得批准的,即使这棵树已经将我花园小径的水泥地板都破坏了。这种过度珍惜,当然有力地保证了绿化,却也为一次次的森林大火储备了大量的燃料。悉尼的消防部门也抱怨严苛的法规甚至阻碍了他们冬季清理森林以预防夏季火灾,并指出极易发生的火灾其实是对环境的更大破坏。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论题是值得深思的:绿化完全等同于环保吗?环保与生命财产保护的分寸如何界定?过度的环保究竟是重视环保还是令环保形式化、公式化、偶像化乃至最终虚化?

    其次是官僚主义。西方民主政治是利益的博奕,政府行为的市场导向,一方面是对大多数人的利益维护,同时也是很大程度上的利益迎合,所谓“政治口号就象股票的行情”。而只要有这种迎合,就赋予了任何高尚行为以一种卑劣的然而却现实的动机。只要大火没有烧起来,哪怕火灾的危险已经到了临界点,“保护环境”的功劳还是很能为政客们赢得喝彩,至少不会惹出麻烦。而星火已经燎原之后,各级官员纷纷在媒体的镜头前深入灾区,问寒问暖,废墟上升起的南十字星国旗,在唤起民众患难与共的感情的同时,也很轻易地为政客们贴上了亲民的标签,甚至又成为大选时可以唾沫横飞的资本。灾难过后,庆功喝彩,披红挂绿,想砍树照样去走艰难的公文程序,等到来年继续塑造抗灾的英雄。还有什么比灾难更容易批发出英雄的?还有什么比灾难更能批发出政绩的?那么,还有什么必要去杜绝灾难,而令自己成为一个平庸的政治家呢?
    所幸的是,澳洲的主流媒体在以赞赏和激情报道灾难激发出来的爱国心、手足情的同时,也不忘探讨杜绝灾难的本源问题,也不忘对一个已经在灾难面前显示了力量和效率的政府提出更本质上的质疑。这种声音,其实就是干旱季节中的清泉,它阻止了苦难成为荣耀、损失成为收益、黑色成为金色,它也阻止了天灾成为更大的人祸,更阻止了将可能的人祸被简单地称为天灾并将所有的灾祸包装成政治的喜剧和彩头---它给老天留了点面子,不至于完全成为人祸的替罪羔羊。
    澳大利亚基本上是一个基督教社会,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人要认自己的罪过并悔改。环保主义是对“人定胜天”的虚妄和狂妄的纠正和回归,而极端环保主义却又令这种虚妄和狂妄在标尺的另一极端显示:人还是妄想着扮演拯救者的身份。而在火灾中显示出的政府的短视和势利,也令我们更多地看到澳洲民主体系带来的“政治市场化”的软弱和无力。就像“911”之后,很多美国人开始重新思索人生的意义,悉尼大火也将令澳洲反省一切。
    人是胜不了天的,人却能胜过自己,更能胜过自己所建立的框框和体系。
    (原题为《民主的人祸》,载《佳来澳洲财富》杂志2002年第1期)

    [上博后记:2002年的悉尼森林大火期间,我接受了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的越洋采访http://www.lifeweek.com.cn/2002-12-30/000534385.html,谈的焦点并不是火情,而是火情背后的西方式的基于民主的官僚主义,当时聊得很投机。可惜周刊的见报稿只谈了我对火情的一些肤浅介绍,基本把我当作现场目击者来处理了,没有涉及我的观点。我个人当然希望这只是篇幅的限制,但不甘心沉默,又自己把电话录音整理成文刊登在澳洲本土的中文媒体上,后被一些海外的中文网站转载。
    作为一个接受了基督救赎的蒙恩者,我丝毫不相信任何体制下官僚可能的性本善,而这场大火更是照亮了所谓民主社会的这一点。习惯地生活在这个体制下的人们,丝毫不觉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并且也如同我们的祖籍国所习惯的那样,最后能够把灾难篡改为一场英雄史诗。从那以后,我更相信人的局限性与制度并不特别相关,当然更与肤色、信仰无关。]


[老友开新博,却只能回澳洲的时候才能更新此博客,可悲呀!今日开门红,没准备新礼物,只好偷懒先把自己在新浪blog.sina.com.cn/m/winsoundideas、和讯博客winsoundideas.blog.hexun.com上的部分涂鸦贴上。本博坚持本人的一贯方针,除极少数转贴外(一定会注明出处),绝大多数全由本人手工原创,如蒙你看中,欢迎转载,但要先告我一声,稿费嘛,呵呵,您留着吧,千万别捐给什么希望工程,我信不过那些……闻声敬启/11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