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创】林彪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系列之二

(2004-11-15 01:57:49) 下一个

【原创】林彪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系列之二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内中特别有这么一句:“林彪、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主要利用所谓‘中央文革小组’的名义……”,一看起来,好像林彪也是中央文革小组中的一员。实际上这是很不科学的讲法。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八日它正式成立时,中共中央的通知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名单的通知(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八日)中央决定设立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隶属于政治局常委领导下,现将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名单通知你们。组长:陈伯达 顾问:康生 副组长:江青、王任重、刘志坚、张春桥组员:谢镗忠、尹达、王力、关锋、戚本禹、穆欣、姚文元 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四大区参加的成员(四人)确定后另行通知。此四人被提名为郭影秋、邓季翘、杨植霖、刘文珍,但中央并没有没有正式文件公布他们加入中央文革。 八月二日,中共中央又发通知,“决定陶铸同志兼任中央文化革命小组顾问”。 但到了一九六六年底,尹、郭、邓、杨、刘就受到冲击,不再参与中央文革工作,一九六七年元旦刚过,一月四日,陶铸被打倒。随之,王任重也被打倒。一月四日,刘志坚又被打倒,谢镗忠是总政的,自然也不免被打倒。到了一九六七年八月,小爬虫王力、关锋又被揪出来,九月,穆欣也成了特务,一九六八年一月,小爬虫戚本禹又被揪出。于是,中央文革的成员仅剩下陈伯达、康生、江青、张春桥、姚文元了。陈伯达渐渐地在向林彪靠近,康生公开露面不多,所以,一九六七年八月以后的中央文革,实际上成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代名词。

而林彪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是怎么样子的呢?周恩来在1968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二中全会上说:“中央文革(小组,笔者注) 是文化大革命产生的新生力量,在文化大革中起了重要作用,直接执行了毛主席交给的任务” 。可见,中央文革小组和林彪没有隶属关系,实际上,中央文革小组是直接听命于毛主席的。在“反击二月逆流” 后,作为政治局常委或委员的李富春、陈毅、谭震林等七人被迫“靠边站”,中央文革小组夺取了政治局的大权。中共八届第十二次中央委员会《公报》(1968年10月31日)对中央文革的统治地位予以法定确认: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在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斗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公报》紧接著宣布:“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终于摧毁了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妄图篡党、篡政、篡军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及其在各地的代理人,夺回了被他们篡夺的那一部份权力。” 中共九大开会时,“中央文革”成员坐在主席台左边,政治局委员坐在右边,主席团名单亦是“中央文革”成员排列在前,政治局委员排列在后。而林彪则是另外一个相当独立的力量。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舞台上,林彪又必须处理好与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林彪和中央文革小组的关系可以说是水火并济又不相容。

首先由于江、张、姚的政治数量级无法企及林彪于万一,林彪曾鄙夷地说,张春桥、姚文元这种名字他过去连听都没有听说过。对江青呢? 林彪不只一次骂过江青而且还时时刻刻提防江青染指军队。林彪嘱咐叶群:“不能让这个女人插手军队,军队不能乱。” 毛泽东从组织上规范了军队在运动中的位置,指示成立“军委文革小组”,江青出任顾问,穿上军装以后,又担任副组长之职,就像“中央文革”小组一样。 林彪随后指示秘书起草《军委命令》,实际上是针对江青的预防措施,保护军队。 毛泽东退回了原件,批示:“此令作废。军队要介入。军队不能成为防空洞、避风港。” 虽然林彪瞧不起中央文革小组,但也有合作的经历。1966年8月,负责编选总政版语录的解放军报社将“前言”中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进行了改写,上报送审时对署名问题提出两种意见,一是仍署“总政治部”,一是为便于公开出版和对外发行,改署“人民出版社”,这一请示报告最后转到中央文革小组。 12月15日晚,中央文革小组在钓鱼台开会讨论语录问题,会议决定将语录“前言”的署名由原“总政治部”改为“林彪”。12月17日,全国报纸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林彪署名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但是合作远没有矛盾的多。因为林彪不希望把战火烧向军队,而江中央文革小组却是要烧焦军队。其中在在对待总主任萧华的问题上,林彪曾一再叮咛叶群:“萧华不能轻易点名打倒,这样大的事必须请示主席。” 但是江青紧盯萧华不放,拉住叶群迫林彪表态,林彪对叶群发脾气:“这个女人很讨厌!得寸进尺,要小心。不要再让她见我。萧华历史上没有错误,红小鬼出身,对待他一定要慎重。” 萧华最终还是被江青打倒。 但是林彪向毛泽东推荐十二军军长李德生出任总政治部主任, 张春桥事后向江青讲,林彪就是不想让我们插手军队。

九大之后,由于中央文革小组的取消,在客观上削弱了以江青为首的原小组成员的权力。虽然在1970年11月6日,经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成立中央组织宣传组的决定》。它指出:“为了党在目前进行的组织宣传工作,实施统一管理,中央决定在中央政治局领导下,设立中央组织宣传组。中央组织宣传组设组长一人,由康生担任,组员由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纪登奎、李德生同志担任。但是这离中央文革小组想掌握真正国家权力的目的太远,不免失落感大有。江青发牢骚说:“自九大以来,我基本上是个闲人。”因为随着刘邓集团的彻底打倒,中央文革小组已经象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央组织宣传组权力是不小,但是却没有批斗杀和远没有代替中央政治局的风光。 相反的是林彪的权势在九大后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林彪不仅成了法定的“接班人”,而且通过黄永胜、吴法宪、叶群等控制的军委办事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能更多和更直接地掌握军权。在文革早期由于执行路线的相同性, 尽管在有些问题上也曾发生矛盾,但总的说是密切合作的。但在九大以后,这种密切合作得关系被打破了。张春桥曾嘲笑黄永胜:“是个大老粗,什么也不懂。” 林彪在同陈伯达、黄永胜、吴法宪会面时说:“张、姚是无名小卒,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也没有做过什么大的工作,不过是个小记者。” 实力大增的林彪集团和不甘寂寞的江青一伙,互相倾轧,愈演愈烈,最后在庐山会议上有了高潮的演出, 终于从水火并济走向了不相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