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四渡赤水

(2005-06-26 02:41:09) 下一个

山羊

————几年前的旧帖子,找出来重发一遍,对此,j斑还有情报说。
   
   
   毛泽东说,四渡赤水是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最近的电视剧《长征》更是大肆渲染,歌颂四渡赤水的文章、书籍更是数不胜数。下面简要叙述四渡赤水过程,并稍 作分析。
   1、黎平会议。34年12月18日的黎平会议可以说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会 议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即《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说:“ 过去在湘西创立新的苏维埃根据地的决定,在目前已经是不可能的”“新的根据地区应该是川黔边地区,在最初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该决定否定了原定在湘西建立根据地的计划,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决定在“川黔边”建立根据地,则未必实际。因为,蒋介石入黔追剿共军是一石二鸟之计,他一直视半独立的西南军阀为巨大隐患,总想拔之而后快,其谓“川滇黔叁省各自为政,共军入黔我们就可以
跟进去,比我们专为图黔用兵还好”。只要掌握贵州,他既可扼桂,又可图滇,
因此他不惜重兵,大修碉堡,长期据守,他是绝对不会允许红军在贵州立足的。
 而当时红军长征后,一直处于夺命而逃的状态,加之长征前中共上海局被破坏,
 负责与共产国际联系的李竹声、盛忠亮两人先后被捕叛变,中央红军已经失去了 与共产国际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军领导人的视野,无论是老叁人团还是新叁人团对蒋介石的整体战略意图和西南军阀的算盘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黎平会议和后来作出的诸多决定仍习惯性的把贵州当作偏僻、敌人力量薄弱难于顾及的地区,老想着在贵州一带立足,实际上是行不通的。
   2、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确立了红军新的领导人,同时遵义会议采纳了刘伯承、聂荣臻提出的“打过长江,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的建议,暂时搁置了黎平会议的建立“川黔边根据地”的计划,因为“四川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比黔北好”,土城战役就是为了实现这一计划而发动的。1月20日红军总部下达《渡江作战计划》,规定作战方针是“由黔北地域经过川南,渡江后转入新的地域”“实行总的反攻”“赤化四川”。最后的结果却是没有赤化成功,一月27、28、29日红军在土城遭到了巨大失败,为什么?主要吃亏在轻敌。应该说《渡江作战计划》并不是一个粗糙的计划,它还考虑了能渡不能渡两种可能性。但是,这个计划缺乏对川军的深入了解,对刘湘抗拒红军入川的决心和川军的战斗力都估计过低,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同时,以毛泽东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急于扭转战局,急于烧新官上任的叁把火也是失败原因之一。
   3、扎西整编。土城战役失利后,红军迅速渡过赤水河,遵义会议确定的方向被迫进行修正。但这修正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开始只是修正渡江地点。原定从泸洲至宜宾之间渡江的计划行不通了,便渡赤水,寻求在古蔺、叙永地区机动作战,从宜宾上游过江,还是想实现遵义会议确立的建立川西北根据地的设想。可是这个设想无法维持,因为它与川军的作战原则迎头相撞。当时刘湘的原则是:红军只要不入川或者入川也只是借道,就虚与周旋,保存实力,决不硬拼;如果红军想深入四川建立根据地,则拼死相博,在同归于尽中求生存。现在见红军在江边徘徊不去反复寻找渡江地点,大有入川与四方面军会合的意图,川军也只有硬拼了。刘湘立即 调数十个团把守长江南岸渡口。红军经过一系列的战斗很快知道,川军的战斗力 绝对不弱于中央军。面对川军的顽强阻击,从宜宾上游渡江入川的设想明显无法实现。2月6日,朱德命令一、叁军团向扎西靠近,电报说:“根据目前敌情及渡金沙江、大渡河的困难,军委正在考虑渡江可能问题,如不可能,我野战军应立即决心留川、黔边进行战斗和创建新苏区”,电报还要求一、叁军团领导人迅速将意见电告军委。7日,彭、杨回电军委,建议在川黔滇边建立根据地。9日政治局扎西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乘敌人注意力都集中在川南,回师东进,再渡赤水,向黔北进击。10日,红军开始扎西整编,全军除一军团保留师建制外,其余各军团一律取消师建制。其中,一军团2个师6个团,叁军团4个团,5、9军团各叁个团。
   4、二渡赤水。2月15日,野战军下达《二渡赤水河的行动计划》,并于18日~21日 ,红军第二次渡过赤水河。24日,一军团攻占桐梓。25日,叁军团彭德怀和一军团林彪先后建议攻打娄山关、夺取遵义。26日,一、叁军团占领娄山关,28日占遵义。由于前来增援的吴奇伟93、59两个师过于突出,红军决心消灭这部分敌人。当吴奇伟把全部力量用于进攻老鸦山时,林彪率领一军团侧后出击,直插吴奇伟的指挥部忠庄铺,吴奇伟身边没什么人马,只得狼狈逃窜,导致军心大乱,两个师象羊群一般沿来路向乌江狂奔。遵义一仗,歼敌2400多人,俘虏3000人,缴枪2000支以上,确是红军长征以来的最大的一次胜利。但是要看到,吴奇伟的部队并非没有战斗力(实际老鸦山三军团的损失也不小),主要是指挥部受到林彪出其不意的打击,使得整个队伍溃散。
   5、鲁班场。从黎平会议起红军就想在黔北扎根,遵义大捷后,红军图黔的决心更加坚决。为彻底实现在川黔滇边建立根据地的设想,中共中央决定与追击军主力周浑元纵队决战。3月4日军委发布战役命令,同日,《红星报》提出“为赤化贵州而战!”。8日发表《党中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贵州告同志们书》。“打大胜仗”“赤化全贵州”“赤化整个云贵川叁省”,二渡赤水后遵义大捷的空前胜利,使得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再一次急于求成。一渡赤水前打败黔军就轻视川,二渡赤水后打败吴奇伟就轻视周浑元。可是3月5日、6日两次寻歼周浑元未果。 3月10日,林彪建议打鼓新场,当天政治局开扩大会议讨论林彪的建议并获多数通 过,毛反对并以辞职要挟,结果差点下台。第二天毛总算说服大家取消了打鼓新场战斗,但毛还是要打周浑元,决心“以全部力量”“毫不动摇地消灭鲁班场之敌”。彭德怀13日提出异议,可是毛泽东决心不变,结果红军又遭鲁班场失利。其实,无论林彪的鼓新场还是毛泽东的鲁班场战斗都是错误的。林彪的计划核心是不打中央军打黔军,毛泽东反对的理由就是那是“打固守之敌”,附近有敌人援军。而毛泽东的鲁班场何尝不是如此?在鲁班场攻势发动以前,周浑元部已经挖了4天工事。鲁班场失败的原因战术上是胃口太大,轻敌,在战略上形势判断错误,企图就地扎根错误。
   6、叁渡赤水。鲁班场失利后,红军被迫放弃在黔北建立根据地的设想 ,并于16日于茅台叁渡赤水,向古蔺、叙永前进,摆出北渡长江的架势,寻求机动。现在许多书上都说叁渡赤水使蒋介石十分慌张,实际上那时蒋介石根本没有怎 么慌张。他当时确实判断不出红军的意图,他以为红军要化整为零。但是鲁班场一役红军啃不动周浑元,使蒋介石看到红军已经没有多强的战斗力,他在重庆密电:“共军已成强弩之末,.....应下令各纵队实施江西围剿的碉堡战术和先求稳 定、次求变化的方针,多路自得截堵,逐次缩小加以包围”。蒋介石此时俨然一付胸有成竹的模样。三渡赤水是鲁班场失利后采取的临时机动措施,有种说法,它调动了国军,配合了后来的四渡等战术动作,该说法值得商榷。从三渡到四渡不过三天,这三天之中,国军也红军的真实动向都难得摸准确,更难作出反应,又谈何调动呢?
   7、四渡赤水和南渡乌江。红军渡过赤水后,发觉预定进入的古蔺、叙永地区已叁面受敌,回旋余地小,而且敌人的碉堡封锁线即将形成,于是刚刚叁渡赤水河马上又决定四渡赤水河,并于21日从二郎滩等处渡过赤水。25日,新叁人团以军委主席朱德名义致电各军团负责人,提出牵制吴奇伟、周浑元部,消灭王家烈部,然后转向西南,以求得在运动战中消灭敌人,扭转战局。实际上,这个计划胃口还是过大,当时红军连续奔波,相当疲劳,士兵逃亡、给养困难,掉队十分严重,此时还想打大胜仗有些不切实际。彭德怀认为实行这个计划有困难,并建议向西南乌江流域转进。26日,毛泽东决定红军向南急进,抢渡乌江。3月31日,红军主力除罗炳辉、何长工带领的9军团伪装主力留在乌江北岸外,其余全部渡过乌江,一下子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把蒋介石的几十万追兵和一大群碉堡线都甩在身后。就战术而言,这一系列动作十分精彩。
   8、入滇。南渡乌江的红军以一部分兵力佯攻贵阳,并沿途张贴“打下贵阳,活捉 蒋介石”的标语,由于贵阳兵力空虚,蒋介石急令滇军孙渡纵队驰援,红军乘机越过贵阳南下,向贵州、云南交界奔去。可是红军又面临选择落脚点的紧张时刻。从黎平会议的川黔边,到遵义会议后的川西北,扎西会议后的云贵川边、再到二渡赤水后的赤化贵州、首先是黔北,四渡赤水后的黔西南,红军的目标不断改变,又不断被迫放弃,当时红军将士和领导人的急切心情,只怕是今天人们难以体会的。此时,一、叁军团领导人发挥了重要作用。4月13日,彭德怀给军委建议 :迅速西渡北盘江,袭取平彝、盘县,在滇黔边与敌作战,并说“平彝、盘县为滇黔咽喉,四向可以出击,敌人封锁困难”“我军向西,甚至入滇”。电报的关键在于“入滇”。自红军从江西出发,就一直避免被压向经济落后、消息闭塞、少数民族住居的地域。从1月20日军委下达《关于渡江作战计划》以来,到3月31日南渡乌江,在长达70余天的四渡赤水期间,红军徘徊于黔北、川南不去,一直争取建立川、滇、黔新根据地,就是不想被逼到更偏僻的地区。彭德怀的“入滇”建议并不神奇,但却是第一个提出这个大家都回避的问题,勇气可嘉。4月18日 ,红军渡过北盘江,24日进入云南。
   9、金沙江。4月25日,进入云南第二天,因追敌迫近,军委下达在白水、曲靖地区作战的命令。同日,中共中央向前线指挥员发出指示,叁次提到“决战”,两次提到“紧急关头”,两次提到“坚决执行”,决心在滇东与敌人决战。这份指示无法执行。在各路追击敌军陆续而来的情况下,立足未稳的红军要立即与敌人决战并扭转战局,实际上是做不到的。25日晚,林彪、聂荣臻致电军委,指出在滇东北与敌作战的不利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建议:“目前战略上已起重大变化。在目前形势下,我军已失去回黔北可能,且无法在滇东开展局面。野战军应立即改变原定战略,应迅速脱离此不利形势,先敌占领东川,应经东川渡过金沙江入川,向川西北前进,准备与四方面军会合”。中央刚来电叫不要争论,坚决执行军委命令,林彪就要求改变原定战略,连续三个“应.....”,颇有不敬意味。但这封电报提出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方向,实独具慧眼。26日,林根据敌情变化,进一步指出:“ 在目前形势下,我们对战略上的意见,已于25日巧电告。但在周、吴纵队直趋宣威,且先头于26日即可赶到宣威的情形下,我军应经七星桥、寻甸,向禄劝、武定地域前进,到后以先头师去金沙江架桥,主力在武定地域休息,并相机歼灭追敌之先头部队,待桥成功后向江边前进。”————红军实际路线正如林彪建议。 ”这里,林彪的建议与遵义时决定的进入川西北有根本的区别。遵义会议的决定是选择敌人力量强大的川南过江,而林彪的建议则是从敌人力量薄弱的云南过江。
   26日彭德怀给军委去电说:“因我军行动错失争取平彝、盘县的良机,使战略已陷于不利地区”“明日应继续向西北前进,渡过东洪江,争取休息几天,解决一切刻不容缓的事件”。显然,彭德怀看出自己以前的建议已经不适合了,这里彭德怀一定有些恼火,好好的计划怎么没几天就因“错失良机”而陷于不利呢?“解决一切刻不容缓之事件”颇有检讨领导责任嫌疑。这大概也是后来彭德怀因为林彪的信在会理被批的原因之一吧。28日晚,中央和军委开会,采纳了林彪的建议,并于5月4日~9日在皎平渡靠6只船渡过金沙江。而9军团自从四渡赤水时与主力分开后,先后在黔西、黔西南与敌军周旋,在老木孔伏击取得歼敌2000人的大胜利,队伍不但没有减员,反而壮大不少。并于27日占领宣威,29日为掩护主力渡江占领东川,最后在5月6日、7日从会泽、巧家一带渡过金沙江。
   10、结论。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四渡赤水不是神机妙算,也根本没有神机妙算,更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的调整行动部署。从最开始的土城战役到后来的从宜宾上游过江,从扎西的“川滇黔边”到遵义大捷后的“黔北根据地”“赤化全贵州”,四渡赤水后的“黔西南”到入滇后的决战滇东,许多计划从一开始就行不通,但可贵的是这些偏差得到了及时的修正。谁也不是神仙,能走一步看百步,何况毛泽东对具体指挥作战并不在行。电视剧里毛泽东老早就打算调出滇军而施展种种手段,纯粹胡扯。但毛泽东的高明就在于不拘泥于某个固定的目标或计划,能够不断根据情况变化调整部署,能听取他人意见。而彭德怀和林彪等人为这种应变作出了重大贡献。比如打鲁班场,是毛泽东坚持要打的。3月13日新叁人团发布《关于野战军战略方针的指示》基本设想是在消灭黔军的同时调动周浑元、吴奇伟纵队,相机歼灭,方针是在运动战中消灭周敌。这场战斗是为一个错误的战略目标即“赤化贵州”“建立黔北根据地”服务的,即使能打赢,也不应该打。何况经过5日、6日两天寻歼周敌未果,说明对方已有所防备,且15日的战斗本身已经违背了事先制定的运动战中歼敌的方针。后来有种说法:红军若不打周敌,周敌就会在红军从茅台、仁怀叁渡赤水时出来给红军“捣乱”,这完全是失败后给自己找个台阶下的说法。开始一直寻求运动战中消灭周敌而不可得,假如周敌真的要放弃固守的工事出来给红军渡江“捣乱”,岂不正给了红军运动战中歼敌的机会?况且红军事先并没有三渡的企图,控制茅台等处渡口那只能说彭德怀和林彪的建议起了作用。彭、杨13日晚回电前敌司令部(这个前敌司令部是为消灭周浑元设立的,可不是为叁渡赤水设立的):时间局促,地形对我不利,敌人工事坚固。我们考虑无攻破周敌可能,建议迅速脱离当面之敌,控制仁怀、茅台西渡,以引滇川两敌向西,寻求机动。林彪在15日也有类似且更具体的建议。整个四渡赤水过程中,红军一直尝试就地建立根据地,始终没有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与老蒋的意图冲突而不得不放弃。打鲁班场,根本原因在于遵义大捷后的过于乐观,企图一举击溃中央军就地扎根,结果在吃了亏。
  
   11、争议。林彪和彭德怀在四渡赤水期间曾对中央军委的指挥有异议,特别是林彪,老抱怨“尽走弓背不走弓弦”。在过金沙江前后还抱怨:如果一渡赤水到扎西或则叁渡赤水不向古蔺、叙永,而是向西南直下云南,不是早就过江了?他具体如何抱怨的尚不十分清楚,但大约是有的,从他4月23日电报里“须尽可能避免走弓背路,而宁向不大的敌人,采取一部监视,掩护主力取捷径通过的办法”大致可以证实。那么,林彪的抱怨有无道理?先看看一渡赤水后从扎西西进云南走类似于后来9军团或后来红二方面军的路线,有无可能成功。扎西时,红军一度把黔军和中央军甩开了,当时滇军总共只有两万多人,力量不是很强,且大部在贵州的毕节一带,不在红军西下的主要路线上。另外,滇军早就抱定只要红军不深入云南,就不与红军硬碰的方针。如果红军在扎西时直接西进或象二方面军那样穿乌蒙山,云南境内过金沙江是完全能够成功的。 四渡赤水红军损失很大,减员接近一半,这些减员大部分不是战斗减员,而多是行军途中因为疲劳、伤病掉队造成的。如果按林彪的“弓弦理论”直接西进,当然会有战斗损失,但是否会如四渡赤水那样损失一半呢?很难说。后来的二方面军就没绕那么多圈子,直接从乌蒙山穿过,损失就小得多。实战中的四渡赤水过于繁复,拖蒙了敌人也拖瘦了自己,如果开始有从云南过江的打算,红军多半不会去绕那么多圈子的。关键在于当时红军指挥层的眼光主要放在四川和贵州,没有想到云南。 至于叁渡赤水时直接南下(林彪建议的打鼓新场大概就是这种考虑),情况要复杂些,要直接和滇军遭遇。要考虑滇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红军是否有迅速击溃、穿越或绕过滇军南下的可能?似乎并不容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