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法兰西

当我踏上巴黎机场的地面的时候,我不知道迎接我的是什么 但是我打算把这段生活记录下来。。。
正文

重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06-04-09 14:25:39) 下一个

一直都很喜欢茨威格的小说,很惊讶他怎么能如此细腻的刻画一个人的心理。他毫不留情的把人们的内心像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剥开,把那些人们害怕面对避免触及的思想暴露在空气中。无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是《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还是《心灵的焦灼》,他笔下的女子,总是苍白缺乏被爱的养分,总是带着偏执与渴望。

曾经有人和我争论说:“我不喜欢这样畸形的心理。”我不能说这样的病态与扭曲是真实的,因为多数人看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后都会感叹怎么可能有如此痴情的女子。但我又总觉得这些女子是如此真真切切的存在着,因为我能理解这一切疯狂,能触碰到她们所有的苦痛。

想到徐静蕾的这部电影,其实看电影时体会不到以前读小说时受到的那种震撼。我想这终究还是因为徐静蕾不像茨威格那样能狠心。

电影本身是精彩的,那溶入了中国特色的老北京生活场景,那黯然的眼神和坚定的抿嘴,那语气平淡却又句句揪心的独白,足以让我在看完电影后还会沉默久久地回味。但是,确实我不会像看完茨威格小说时那样问为什么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女子,为什么她会如此固执的坚持着。并不完全是因为我在看电影前所有的故事就早已了然于心,更重要的原因是,徐静蕾远不像茨威格那样残酷。在小说中,作家始终都未曾表露出哪怕一丁点儿的爱意,那位女子于他,只是个偶遇然后陪他一夜风流的妓女;但在电影中,虽然姜文也是一样的沾花惹草风流成性,我却宁愿相信就在他们相处的那几天,姜文还是动了一点点的心的。要不然,他不会在他们共度的第一个早晨如此专注的看着徐静蕾,不会在徐静蕾告别去上学时流露出牵挂与不舍,更不会在他们共度的最后一个早晨说:“你觉不觉得,这一切似乎曾经都发生过。也是这儿,也是我和你。虽然现在有人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它,但我更相信这是一种缘份。”而在小说中,作家在女子忧伤地说“会回来的,可是回来就什么都忘了”之后,只是说:“美好的东西是忘不了的,我是不会忘记你的。”前者是发自内心,后者更像是客套的诺言。我想徐静蕾之所以加入了些许细节,还改编了最后的一幕,是因为她也不忍心吧。

除了茨威格,又有谁会忍心让对爱坚贞的女子如此凄苦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