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强势懂王,激进董姐:似曾相识亲目睹,各有一支鹰队伍。
懂王董姐
惊人雷语口无拦,
珠有泪时玉冒烟。
朗说南山明说海,
言行过激吸观瞻。
世界有特朗普,中国有董明珠世界才五彩纷呈,丰富多彩。
特朗普是美国总统一言一行都是国际新闻的中心,中国的董明珠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董明珠与特朗普高度一致的是营销话术与自我标榜。一个“让美国更伟大”吸粉丝赚流量。一个打选民粹企业形象搞营销。
最近董明珠一句“格力拒用海归派”撕开全网激辩:不用留学生是民族企业硬气,还是故步自封?当“本土派”与“海归派”针锋相对,格力这波操作究竟在捍卫中国制造尊严,还是为品牌埋下隐雷?
华为通过“全球人才战略”吸纳多国专家,5G专利数远超格力空调专利总和;中国制造的明天,注定是多元路径的百花齐放。
有人疯起来连自己人都不放过,董明珠算一个。从格力手机世界第一,到挖人是小偷行为,再到中国汽车粗制滥造等,董明珠语出惊人。
她深谙“争议即流量”这样的传播法则,所以常会用出格言论来制造话题,对她来说这或是家常便饭。这样既实现了自我造血,又为格力引流并强化了其个人IP与格力的关联性,这些基本符合其长期依赖个人影响力打市场的营销策略。
特朗普“让美国更伟大”吸粉丝赚流量。董明珠打民粹企业形象搞营销。
我的决策没错,错在员工执行力。
近些年,面对格力不断下滑的业绩,董明珠将责任归咎于团队执行不力。她断然否认非战略失误,以强势作风拒绝反思,只认为下面的人在领悟能力和执行力上不行。
董明珠需要通过争议言论来维持舆论热度,她将个人形象深度植入格力品牌,以此来实现个人IP与品牌的深度绑定。
是转型焦虑的宣泄效应。在格力进行多元化经营但屡屡失利的背景下,面对市场压力, 她需要用极端言论来转移社会对其业绩压力的关注。
这是强人领导的文化惯性。董明珠身披强人色彩,更愿意推崇“斗争式管理”,她或许认为,尖锐表态可强化内部凝聚力,然而,却忽视了对外部生态的起码尊重,因而结果导致了反向而行。
所以,虽然这些言论在短期内制造了话题赢了流量,但是,从长期来看却可能极大损害格力作为科技企业的专业形象。
撕裂美国政治的特朗普正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 他要求马斯克裁员节流,又批准给波音公司460亿补贴;他高喊“美国优先”,却放任特斯拉把核心产能转移到上海。 当记者追问这些矛盾时,白宫发言人的回答堪称经典:“总统的思维具有量子特性。
有人疯起来连自己人都不放过,特朗普是一个,董明珠也算一个。直眉怒目暴发户,当年文彩似明珠
董氏三大致命弱点:1)市场视野短视,对科技发展,尤其影响行业之科技发展盲然无知 ,毫无战略眼光可言;2)学习能力偏弱,说的多,听的少,学的少的可怜;3)口无遮拦。对于违法的,违反常理的,自己一无所知的事情,随年龄增长,越来越难把持住嘴。不适合于做一位公众人物,非常不适合。搞销售出身,因该是最好的营销专家。通过对海归这个小群体的打压,获得国内更广大的群体的好感和支持,最终让更多的人认可格力。决对是教课书级的营销手段。但改革开放的国策,留学生群体受到的伤害,不知道董氏有没有考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