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韩信草”VS.“义经草”

(2024-12-21 18:39:27) 下一个

  中国有“韩信草”的中草药(Scutellaria indica L. )。又称大韩信草、耳挖草、挖耳草、大力草(广州)、烟管草(江苏无锡)、顺草(贵阳)、顺筋草、顺经草、调羹草、疔疮草、笑药草、龙游香草、偏向花(浙江)、合耳花、三合香(河南商城)、红叶犁头草、红叶犁头尖(湖南永兴)、 蓝花茶匙癀 、虎咬癀、铁灯盏 、油灯盏、向天盏、立浪草(台湾)、昏病草、地苏麻、金锁匙、金茶匙、半枝莲、心叶半枝莲、大叶半枝莲、钩头线、印度黄芩(台湾)。味道苦、辛,性寒,归心、肺及肝经,能清热解毒、 止血消肿、活血止痛等,主治肺痈、肺热咳喘、皮肤瘙痒、肠痈、 牙痛、咽痛、喉痹、便血、吐血、筋骨疼痛 、创伤出血、跌打损伤及毒蛇咬伤等。
  日本的“韩信草”主要叫作“立浪草”(Tatsunamisou)。学名:Scutellaria indica。日本的“立浪草”只作观赏用:appreciate、 view and admire、 enjoy the sight of、 Watch~

  有诗云
  荣华一枕梦黄粱,
  富贵三秋結露霜。
  盖主功高祸不远,
  谋臣敌破果遭殃。
  日本有“义经草”。“芳年武者无类,九郎判官源义经”:源义经在日本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他不仅是平安时代末期的传奇英雄,还在许多故事和戏剧中有详细的描述。他的生涯富有传奇与悲剧的色彩,因此深受日本人的爱戴和敬仰。
  “义经草”別名“义馬草”、“Gubbasa”、“Gibasa”、馬尾藻、神馬藻(Hondawara),学名:Sargassum fulvellum大叶海藻 ; 马尾藻 ; 中药海藻海蒿子:sargassum fish 海草鱼 sargassum fulvellum 微劳马尾藻有人认为当年源义经活跃的年代义经曾经以此当作喂马草故后人将此草称为“义经草”。
  中国的战神韩信,日本的战神源义经。都獲得后人的記念。源义经日本人爱戴的传统英雄,他的一生传奇而悲剧,数次力挽狂澜,战无不胜。至今在许多日本神社中奉祀着源义经,他与战国末年的真田信繁、建武中兴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日本史中三大“末代”悲剧英雄。
  韩信和源义经的主君,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源赖朝,都是充满大智慧,却又都多疑猜忌的开国人物。
  刘邦之妻吕后,源赖朝的正夫人北条政子,都是两国历史上有名的铁娘子,相夫夺天下,大刀阔斧,手段残忍。且又都在夫君辞世后,阴谋夺取天下政权。
  驰骋中原,推翻秦王朝的项羽,和将平家痛击并赶出京都的木曾义仲,又是何其相似。
  韩信和义经的宿命,也就慢慢靠近了。韩信惨死千年后,再次在东瀛岛国奏响。这是一个极其类似的悲剧故事。而这样的悲剧故事,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同样层出不穷。从战国的李牧到楚汉的韩信、彭越、英布,从北齐高长恭到南宋的岳飞、明朝的徐达,袁崇焕等等,这些英雄无一不是能征善战、稀世难得的名将,无一不因功高而遭到猜疑,或被敌人用计,冤死于主君之手。
  历史上的真正有“反骨”的阴险之辈,如王莽、曹操、司马懿都是极其谨慎之人。这样的生存方式,才有可能蒙得过主上。而义经们、韩信们,除了作战时灵气焕发,如有天助,战神下凡,攻无不取,但在其他时候,常常会犯一些常人都不太犯的低级错误。这也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然,源赖朝和北条政子不仅逼死了源义经,还逼死了其他的家族内的功臣如同是亲弟弟的源范赖和叔叔源行家等。手段之残忍,丝毫不亚于刘邦之吕后。刘邦这个形象,特别是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犹有一股仁者宽厚之气。《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淮阴侯列传》里的刘邦,虽然缺点一一显现,但是总的来讲,对于中国百姓,仍是不失可爱的一个人物。更不用说反映其性格的大风之歌,千古传诵。日本的源赖朝则不然,历史记载也好,后世戏剧歌舞也好,其形象处处透着阴戾之气。我想这也是刘邦出自广阔的江淮民间,源赖朝出自公家且从小过着流放伊豆的生涯,以及中日两国的不同文化所生成的。刘邦确实杀了一些功臣,但是也保留了更多的名相名将,终究开创了四百年之久的大汉王朝,奠定了汉民族的重要基础。源赖朝苦心经营,倒是真正结束了日本的公卿时代,创立了幕府政权,功不可没,但镰仓幕府的生命却极短,宛如樱花般转瞬即逝。源氏也终究被源赖朝妻家北条氏灭亡取代。这也应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道理吧。杀尽了那些追随自己的亲族功臣,固然断绝了自己的子孙被叔父们篡夺权位的路径,但是也孤立了本家,弱子若孙只好遭人随意摆布了。
  《史记》中有“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这句话虽然古老,但它蕴含的深意至今仍然值得毎人思考。

  韩信(?-前196年),古淮阴(今属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韩信出身平民,早年家庭贫困,曾寄人篱下,受胯下之辱。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韩信先投靠项梁、项羽,后投靠刘邦,均不被重用。刘邦入汉中时,韩信逃走,被萧何连夜追回,并推荐给刘邦。刘邦于是登坛拜韩信为大将,与项羽争夺天下。汉元年(前206年),韩信献“汉中对”,平定三秦。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韩信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横扫魏、赵、代、燕、齐诸国,并数次以兵支援刘邦:蒲坂之战,他以声东击西之计拿下魏都安邑;井陉之战,背水一战,大破赵军;潍水之战,水淹齐楚联军,斩杀楚将龙且;垓下之战,布五军阵诱敌,击破项羽军,最终迫使项羽于汉五年(前202年)自刎于乌江。战后,韩信因功徙封楚王。汉六年(前201年),刘邦开始剪除异姓王,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汉十一年(前196年),因被人告发参与陈豨谋反,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于长乐宫,并被诛三族。韩信擅长治军,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是秦汉之际第一流的军事家,明人茅坤赞其为“兵仙”。他不仅指挥过许多重大的取得辉煌战绩的军事行动,而且具有深厚的兵学素养,留下了兵学著作《韩信》三篇,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兵权谋十三家”之一,与孙武、孙膑、商鞅、吴起等兵家并列。此外,韩信曾与张良一同整理流传各家兵书。

煌煌京洛行
曹丕诗作
夭夭园桃,无子空长。虚美难假,偏轮不行。
淮阴五刑,鸟尽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大愤不收,褒衣无带。多言寡诚,抵令事败。
苏秦之说,六国以亡。倾侧卖主,车裂固当。
贤矣陈轸,忠而有谋。楚怀不从,祸卒不救。
祸夫吴起,智小谋大,西河何健,伏尸何劣。
嗟彼郭生,古之雅人,智矣燕昭,可谓得臣。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满园桃花美丽茂盛,没有结桃算是白生。虚有其表难以依赖,车轮安偏不能驰骋。韩信谋反遭受五刑,谈鸟说弓曾经清醒。唯独张良知进知退,保了躯体保了声名。头巾太大包不住头,衣服太宽没带不行。话说多了就少诚意,最终导致一事无成。苏秦曾到六国游说,六国因他终于灭亡,颠覆齐国出卖齐国,遭致车裂极其应当。陈轸是个大好贤者,他既忠诚又有主张。楚怀不听陈轸劝告,国家遭难无可救赎。削弱公族激起祸变,吴起智小掌了大权。作西河守多么稳妥,伏 尸被 杀多么可怜。我实叹服那位郭隗,古代正人他算一位。燕昭信他也很聪明,获得将才值得敬佩。形象崇高要数鲁连,名列齐国高士行内。曾拒赵人千金酬报,隐居东海更加可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