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2025 (15)
“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追傩”是一个在中国已经消失但在日本仍旧保留的驱邪仪式。日本的“追儺”(Tsuina)一般是在“大晦日”(旧暦12月30日)驱邪逐疫,赶走疫鬼疫神的仪式。民間是節分等駆鬼的儀式行事。儺(Na,Da)、大儺(Taida、Taina)、駆儺。鬼遣(Oniyarai。鬼儺等表述)、儺祭(Nanomatsuri)、儺遣(Nayarai)。
日本平安時代(11世紀左右)宮中以外的諸侯公家、陰陽師、宗教者為中心挙行的追儺儀式増加,各地寺社札根与儺有関連的祭活動。日本現在修正会、修二会的節分行事。寺社的鬼遣、追儺行事中除鬼以外也有毘沙門天当登場。
也有一些寺社復活古式的方相氏面具的追儺式,地方寺社和民間節分行事疫鬼登場戴鬼面具。
鬼儺会(Onibarae)(岩手県?達谷窟毘沙門堂)
儺負的神事(愛知県国府宮)
追儺会?鬼追式(奈良県法隆寺)- 毘沙門天追鬼。
陀陀堂的鬼走(奈良県念仏寺)
修正会鬼祭(佐賀県竹崎観世音寺)
節分祭(京都府平安神宮) - 方相氏追逐群鬼。
節分追儺式(石川県妙圓寺)
中国古代宫廷里,每年都会举行三次方相氏驱疫辟邪的仪式,这种仪式叫做“大傩”,唐朝时上升为军队礼仪之一。
傩仪滥觞于史前,盛行于商周。周代的傩仪是四季驱邪逐疫。
周人认为自然的运转与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转换,寒暑变异,瘟疫流行,鬼魂乘势作祟,所以必须适时行傩以逐邪恶。
傩仪中的主神就是方相氏。两汉时傩仪中出现了与方相氏相配的十二兽,魏晋南北朝隋唐沿袭汉制,傩仪中加入了娱乐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兽角色,由乐人扮演……在日本奈良时代以前,“方相氏”的信仰传到日本,“大傩”也被纳入朝廷的仪式,叫做“追傩式”。
公元706年,日本发生大瘟疫,死者无数,朝廷首次举行了“追傩”仪式。
现在每年2月2日前夜,日本都会举行 “追傩式”,但遗憾的是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没有这个仪式了。
在日本群马县每年立春的前一天(2月3日或4)。在这一天的晚上,日本群马县家庭要举行传统的驱鬼仪式。家家户户一边念着“鬼出去,福请进”(Oniwasoto,Fukuwauchi)的咒语,一般是父亲戴着鬼得面具,孩子拿豆撒向他。也在屋内屋外,遍撒豆子,预示着新春来临之前驱赶一切魔鬼和灾难,迎来风调雨顺的新生活,这种仪式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也用在了百鬼夜行(出自阴阳师)撒豆捉鬼的游戏情景。
“傩戏”是中国最古老的祭祀舞蹈形式,已有数千年历史,由方相氏驱傩活动演变而来。
“傩神”上景八神、中景八神和下景八神,还有送子先官等角色。傩神的形象通过面具表现,蕴含深刻的文化寓意。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傩神在民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傩戏的表演内容随祖先的生产、生活内容安排,包括表演过程、人物对话、故事情节和简单的故事情节等。在宋代前后,傩戏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形式,成为历史、民俗、民间宗教和原始戏剧的综合体。毛南傩戏作为傩戏的进化体,适应世俗化发展趋势,在傩文化范畴内继续保持早期的仪式性特征,并增强世俗性内容以与现代社会接轨,同时吸收民间文艺和汉、壮民族戏剧艺术营养,沿着戏剧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演进成现代毛南戏的世俗戏剧。二十四傩神
二十四傩神包括了道教中与自然界二十四气相应的神祇,这些神祇被分为上景八神、中景八神和下景八神。具体如下:
上景八神:脑神、发神、皮肤神、目神、项髓神、膂神、鼻神、舌神。
中景八神: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胆神、左肾神、右肾神、脾神。
下景八神:胃神、穷肠神、大小肠神、胴神、胸膈神、两胁神、左阴神、右阳神等。
然而,关于傩神的具体名单,可能因地区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萍乡上栗县,有“五里一将军,十里一傩神”之称,保存有明清时期的古傩庙二十多座,承袭古典傩舞50余种,有古傩面具400余种。这表明傩神的信仰和实践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色。又有说二十四傩神包括送子先官、老郎太子、山王地主、傩头爷爷、傩头娘娘、东厨司命、小神、太白星君、押兵仙师等角色。这些角色分别代表了生育、土地、祖先、厨艺等方面的神灵,体现了傩神在民间信仰中的广泛应用。
傩神的文化意义:傩神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对象,它们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例如,傩头爷爷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而傩头娘娘则被认为是女娲的化身,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自然和女性力量的崇拜。
傩神的艺术表现:傩神的形象通常通过面具来表现,这些面具不仅具有艺术色彩,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例如,万载傩舞中的二十四位傩神,每个人的面具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象征意义。
傩神的传承与发展:傩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的巫术仪式到后来的娱神舞蹈,傩神逐渐成为一种娱乐和祈福的活动。
在现代,傩神仍然在民间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傩神巡游等活动。
综上所述,二十四傩神是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
研究兵马俑的考古专家研究发现,残破的兵马俑里土陶俑只有一个绿脸俑。有人认为,这个绿脸跪射俑可能就是军中的傩人。所谓傩人,也就是古代负责祭祀活动的人。有寺庙里的傩人,有民间的傩人,皇宫里的傩人又被称为方相人。提出这种假说的人还认为,傩人一般都把脸涂成彩色,或者戴上彩色面具,而绿色会让人更觉恐怖,可以驱魔降妖,也能和普通士兵区分开。他们还认为,军队中一般只有一名傩人,这也能解释为何出土陶俑中只有一个绿脸俑了。军队中出现傩人,目前最早的记载是在晋代,当时被称为“军傩”,负责在军队中驱除瘟疫和妖魔鬼怪。如果这个绿脸跪射俑是傩人的话,关于军傩的记载就又提前了500多年,也算是一个重大考古发现了。
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舞起源于原始狩猎、图腾崇拜、巫术意识,并在周代时纳入国家礼制。在先秦文献中记载,傩礼是希望调理四时阴阳,以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和国富民生。汉唐时期,宫廷大傩仪式隆重,并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而北宋末期的宫廷傩礼采用新制,傩向娱乐化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元蒙信仰不同,傩礼受到排斥。明代恢复过宫傩,清代则不再举行。但是,《论语-乡党》中记载的“乡人傩”一直在民间延续,并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在中国广大农村还有跳傩、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称谓,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表演时舞者通常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