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北美

在美国,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谋发展,我虽一直想写些什么记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还真不曾想过要写成一本书。但经过9。11事件......
正文

北美故事(五)

(2005-02-25 18:14:26) 下一个
黄线观念 沈敏特 记得思进在《闯荡北美》里提到他刚到美国的一段往事。那是他到克里夫兰的第三天,要去一家银行开个账户。按同学介绍,他一大早来到学校附近的第一银行。进入大厅一看,和国内银行的环境全然不同。好像没什么人,更没有排队。他见一个窗口前正好没人,便三步并作两步走过去,正要和那里面的职员打招呼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说道:“Please wait in line.” (请排队)他吃惊地回头一瞧,那个人正是冲着他的。再仔细四下看去,离柜台大约三米远之处,稀稀拉拉地站着五,六个人。奥,原来是有人在排队的,只是人和人之间都有一段距离,一时“难以“注意到而已。以后,思进渐渐发现在北美的超市,汽车站,图书馆及各种公共场所,人和人之间都有“一段距离”。 在国内,在机场排队办登机手续,在银行排队办存款取款手续,如今能看到一条黄线。前面的人在办理的时候,后面的人就应在黄线外等候。这不仅是避免拥挤,更重要的是保护私人秘密。我叫什么名字,我存取多少款子,我的账号和身份证号码、地址等等,都没有必要向不相干的人泄露。同样,我也自觉不去窥探别人的这些私人秘密。有关这些秘密的不必要的公开、不经意的泄露,造成的损失、伤害已比比皆是,成为一种社会公害。所以,这条黄线已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现代的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它要求人们自觉保持和尊重人与人之间应有的距离。对于个人来说,也成为一种现代化的素养和风度。但是这种观念、素养、风度,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是难以快速形成和实现的。让人无奈的种种现象几乎天天可见、可遇。 有一次我的手机遗失了,马上得办挂失手续。奔到通讯公司,恰碰上排队;其实人也不多,就十几个顾客,还谈不上拥挤。但是,我的感觉依然是异常的拥挤。为什么?因为大家不习惯于保持距离;一个个前胸贴着后背,紧紧的挤在一起;此时男女不分,倒是把儒家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戒律给完全颠覆,管他是男是女照样挤得紧紧。那是夏季,挤的伴生物就是汗流浃背。挤的目的是什么呢?从他们的体态、神情就能看出来了。胸贴前面人的背,颈脖伸得长长,眼睛盯着别人正在办的事情;越没有了解必要的事情越是有趣有味。我常想这种专注的劲头若是用在读书上,肯定是大学问家,可惜的是一看书可能就要打瞌睡了。于是成不了学问家,只能做个窥探隐私的行家。 我们的生活中开始有了黄线,可仍然缺乏黄线观念,所以黄线也常常形同虚设。在银行里常能见到,一个人站在柜台前数钱,第二个人已越过黄线挤在一旁,津津有味地观赏数钱;瞪着眼,张着嘴,表情中唯独少了智慧和灵气。缺乏黄线观念当然不仅仅表现在可见的黄线前面;而是处处事事,形形色色地表现出来。缺乏黄线观念的中心是不懂得尊重和维护他人的私人秘密、私人空间。最要命的是以此为能,以此为乐。 最常见的是,随意插入和改变他人的生活安排,还打着“友谊”的旗号。譬如夫妻吵架了,拎起包就冲到朋友那儿去,一住就是十天半月,事先也不打个招呼,看看别人是否已经另有安排,不便接待你。譬如别人还有暂时不想公开的情人要相聚。这样的人往往声称:“咱们是朋友,还用打什么招呼!他(她)还能有什么别的事不告诉我的!”潜在的意识就是:朋友就是时时事事挤在一起的伙伴,没有应该保持的距离,更不该有私人的隐私。 更离谱的是打着“友谊”的旗号,俨然充当起朋友的“爱情决策人”。发表着诸如“某某我认为对你不合适”,“这事你听我的,没错!”的十分荒唐的高论。殊不知爱情是最个人的情感,是一种不需要他人介入,也无需、无法与他人分担责任共享快乐的精神生活。他人说是说非完全是昏话、废话。 关于黄线观念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可说的话题,有机会再说吧! 注:沈敏特,国内著名作家\评论家\教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制作中心创作室主任。目前正在筹拍一部电视剧,以陈思进所著《闯荡北美》为基础,以9/11事件为背景,反映在世界越来越小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如何在保持个性的同时,碰撞、交流、融合、优化的过程。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