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北美

在美国,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谋发展,我虽一直想写些什么记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可还真不曾想过要写成一本书。但经过9。11事件......
正文

漫谈美国梦 (续) --- 再谈“五子登科”中的车子及其他

(2005-01-25 17:16:19) 下一个
陈思进   十几年前,国内开车的几乎都是开公家车的司机,开私家车的是凤毛麟角。我和大多数留学生一样,到美国的第一件事,或至少是重要的事之一是搞一辆车开开,感觉一下开车的滋味,感受一下美国,因为在国内时就已知道美国是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而且听说二手车很便宜。到了克里夫兰之后,问了几位“前辈”开车的情况。得知开车前先要考一个驾照,而考驾照还先要考笔试,通过笔试后考路试。二手车的确便宜,可是买了车后还要买保险,维修等等。听上去还挺烦的。於是就把这个念头先搁在一边。   一个月后的一天,室友小邓突然问我有没有兴趣和他合买一辆车?他说他班上的老顾有一辆车要卖,说是看在大家都是“穷同学”的份儿上,便宜点儿,二百五十元。“我们一人出一百二十五块。就当是玩玩儿,好吗?”我问他:“我们没有驾照,怎么开?”。他说:“没事儿!老顾会带我们几次。我们小心点儿。只要不出事儿,没人会查的。”我经不起“诱惑”,出了一百二十五块。   第二天上午,我们都没课。门铃一响,赶紧开门。一看,老顾将那辆车开来了,美国车,77年的Oldsmobile,好像还行。我们坐上车,老顾说带我们去一个停车场,地方大,可以练一练。老顾将车一启动,我们听到了一阵轰鸣声,好似拖拉机的声音。老顾忙说:“刚启动时是这样的,开起来就好了。”真的,一开快,声音就渐渐地小了。坐在一半属於我的车上,心跳上了100/分钟!   不一会,我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停车场。老顾问我们:“你们哪个先来?”我忍了一下:“小邓,你先吧?”小邓坐上司机的座位。老顾讲了一下基本的操作方法。因这是辆自排档的车,容易极了。不到10分钟,小邓已开稳了。轮到我了。因已经知道了油门,煞车等,我几乎一坐上就会开了。我们轮流练了一会,便已感到停车场太小了。於是我们便开上了高速公路。你们可以想像我激动兴奋的心情……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每天一回家的第一件事是就上高速过把瘾。一天,车突然无法启动。请朋友一查,是引擎的一个线圈烧坏了。到外面修至少五百。我想算了,车不要了。就当花了一百五十(加上油费),过了把瘾。可小邓不甘心,到图书馆借了几本书。借了一些工具。买了一些材料,自己绕了一个线圈!一装上去,真没想到,汽车竟然又可以启动了。   接着下来,我们仍然每天上高速,可我渐渐地有些腻了。美国怎么好像到处都差不多。又过了一周。一天车又不能启动了。小邓检查了一下,找不出原因。请老顾看了一下,也不行。只能推到一个修车的地方。我俩花了花半个多小时,才把车推到老顾介绍的一个中国人开的修车行。那个师傅一查,口气好像医生宣布病人的病情一般,说十几个零件要换,否则就不能开了。一问价,美金一千五百!我和小邓面面相觑。我们不可能花一千五百的。我们商量了一下。算了,不要了。就当花了钱过了把瘾。知道开车是怎么回事了,也感受了一下美国。   我上前和那位修车师傅说:“算了,车,我们不要了。一百块卖给你吧。”“一百块卖给我?!有没有搞错,谁要那破车?!你们赶快找拖车公司拖到废车场吧。”修车师傅说。“什么,找拖车公司?”“你们是刚到美国的吧?汽车是不能乱扔的。警察查到的话要罚的。你们是学生吧?这样吧,拖车公司至少要charge一百五。你们给我五十块,我帮你们处理吧。”无奈,就这样结束了我的无照驾车史。。。   我搬到纽约后,在一家船运公司Kin-Bridge打工时,一天,洪老板问我会开车吗?我说会,不过没有驾照。洪老板说:“这样吧,你去考一个驾照,我送你一辆车,你以后可以帮着送单,我一个月加你三百。”我一想,行!又有车开,又可以多挣钱,why not?!不过考驾照可比一般开车难多了。好些新移民在母国时都会开车,但到了美国考三,四次都考不出。听朋友说最好请一个有经验的师傅辅导一下。於是我花了两百二十美金,请了一个专教考驾照的王师傅。一共十次,一次一个小时。我先去考了笔试,拿了一个“学生证”,凭这个证,只要身边坐一个有驾照的就可以开车了。跟着王师傅学了三,四课的“U turn", "Parallel parking"及一些路考时的注意事项,他就说我行了。可学费一次性付了,后面几次就当再继续“过瘾”吧。一个月后,路试一次通过。第二天便去一家保险公司买了半年的“liability”(出车祸时只保对方不保自己的保险),四百六十美元。   记得1992年2月4日,洪老板真的送了我一辆车!那原是他儿子Frank开的,是一辆10年旧的日本Honda。那天是个特别的日子:1。正好是春节;2。我攻读电脑硕士的第一天;3。第一天开上了自己的车。没想到“美国梦”中的“汽车梦”那么容易就实现了。记得第一堂课是晚上六点十分。五点一过,我便开上了那辆车往学校开去。一路上的感觉非常好,那是我到美国的一年半以来第二次心情那么好。第一次是90年12月7日小玲来美国团圆。   快开到学校了。在过一个街口时,突然绿灯转红灯,我赶紧刹车,但好像感觉撞上了前面的车。停下一看,果然,把前面那辆车的车门擦了一条痕。(后来才知道这车的煞车不是很好)。那辆车上跳下一个白人,我心定了一下。因为听说如果是黑人的话就麻烦了。可那白人是一脸的怒气冲下车,气呼呼地问抄下了我的驾照号码和车牌号。还要打电话找警察来。我忙向他解释说我是第一天开车,而且是第一天上课。他看了我的驾照,果然是刚拿到不久。又得知我是皇后学院的学生。他平静了下来。他告诉我,那辆车是他妈妈的遗物,所以他特别在意。不过他也是皇后学院毕业的,因此也算校友吧。他说这样吧,我去修一下车,不管多少,就算你一百吧,届时我把修车的单据寄给你,你付我支票就行了。这样我继续去学校。因为这事一耽误,我到学校是已经6点15分了。赶紧找了一个停车的地方停了车。下课后却看到了车上一张罚单,说我停错了地方。我仔细一看电线杆上的停车告示牌,果然写道晚上七点到十点不能停车。四十元的罚单。过了一周,又接到了那个白人的修车单据,上面是二百五十元。我寄了一百元去。这样开车的第一周一百四十块就没了。   以后的日子里,平均每周一张罚单,不是违反这条就是违反那条,罚款金额从四十到七十五元不等。这样一算,在纽约养一辆车,平均下来至少七,八百一个月,(保险,汽油,罚单,维修,停车费等等),看来我多挣那三百元是远远不够的。和小玲商量了一下,是不是还要继续开车。小玲说,“再看看吧,说不定再过些日子等你开熟了就不会吃罚单了,毕竟有车的感觉好像不错。”听小玲的没错。於是我仍继续开车。好像是罚单渐渐的少了,从一周一张降到了两周一张。可二个月后的一天,我在下班后去学校的路上,经过一家比萨店,我在那个街口下车。进去吃了一片比萨,喝了一杯可乐。10分钟出来一看,车不见了!再一看,另外也有三,四个人像我一样在焦急的东张西望。我上去一问,他们的车也不见了。不一会儿一个交通警走了过来。递给我们每人一张单子。他告诉我们因我们的车停了不该停的地方,已经被拖走了!那单子上有地址电话。自己去联系吧。第二天,我仍去洪老板那里上班,并将车被拖走的事告诉了Frank。Frank一听,立刻说:“那你还不马上去搞回来,每一天要收停车费三百五的!”啊!我大吃一惊!赶紧打电话联络,得知我的车停在Long Island City,皇后区靠近曼哈顿的地方。我请了半天假赶到那里。我的车果然在那里。那里一个工作人员拿出一份文件,在计算器上打了一会儿,“七百八十五。”“什么!”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向我很耐心地解释了每一笔费用,什么拖车费,管理费,停车费。。。我说我是穷学生,能不能便宜一些,他说,对不起,还说这价格是政府定的,你开不起车就别开吗,纽约交通那么方便,何苦呢。我说:“车我不要了,能不能不罚了。”“不行,两码事儿,罚归罚,车不要的话,再交150,我帮你送到废车场去”。。。没辄,开了一张支票,把车开回家。看来这车是怎么样也养不起了。第二天,我就把它还给了洪老板,结束了我的‘汽车梦’。   还了汽车,回到每天坐地铁,公车的日子,心里反倒踏实了。一天去学校的公车上,看到了绿色和平组织的一则大幅张贴:“Riding bike, saving the earth!”(请骑单车,拯救地球!)我一愣,骑单车和拯救地球有什么关系?后来了解到,空气污染对地球造成了极大伤害。而70%的空气污染是私人汽车造成的。美国在30年代“城市化”,当时纽约全力发展公共交通,结果纽约的地铁象蜘蛛网一般。各种其他的交通工具,长岛,新州铁路,去上州的Metro North。公共汽车,Express Bus等等,应有尽有。居住在纽约的人根本不用开车。曼哈顿99%的人不养车。每天早上,四面八方驶向华尔街的地铁(1,2,3,4,5,6,7,9,A,B,C,D,E,F,J,M,N,Q,R,W,Z等等,数不清的线路),不论是年薪不到二万的勤杂工,还是年收入超过百万的高级白领,都在你的身边。你身边可能有Jack Grubman, Salomon Smith Barney 的头牌分析师;有Mary Meeker, Morgan Stanley的"Queen of the Net"(网络皇后); 有Robert De Niro,著名影星。连银行家、现任纽约市长Bloomberg也是坐地铁上班的。他住纽约上东城,每天坐6号地铁到CityHall。我曾遇到过他一次,看到他正和其他乘客谈笑风生……   后来,美国的汽车利益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游说政府,阻挠开发公共交通,以至美国其他的地方没有车便象没有腿一般。像Cleveland的公车是每半小时一班。由於公共交通太差,车便成“necessity”(必需品)。不开车和没有腿一样。可私人汽车是非常浪费资源的!当你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几乎每辆能坐五人以上的车,只坐一人时,你就可以感觉到了。有一份调查统计,美国人口只占全球3%,但却消耗了全球一半以上的资源……   还了洪老板的车后,我就再也没有拥有过自己的车。我们在纽约和多伦多都选择了Down Town的生活。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怪圈”。我周围90%的中国同学养车;而周围90%的白人同事却不养车,他们大都住在曼哈顿或多伦多的Down Town。我最早发现“有钱的老外”不养车的是Juan。一次我和他要出差去波士顿,他告诉我要租一辆车。我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开自己的车去?”他说:“我没有车。”我想,他每年至少赚五六十万美金,为什么不养车呢?他可能看出了我诧异的眼神。“有必要吗?”他反问我。从他开始,我才渐渐发现真正的纽约人多半不养车,真是没有必要。而90%以上新移民一旦有了能力,即使住在纽约,也一定要养车,即使每周开不了一次。   自从我看到了“请骑单车,拯救地球!”的告示之后,凡一小时以上的路程就坐地铁或公车,一小时以内的骑自行车,半小时以内则步行。在多伦多时,我们住在皇后公园离我上班的Bay Street(相当于纽约的华尔街)只需半小时的步行。其他的生活设施大都在15分钟的步行圈内。於是双腿成了我和小玲在多伦多的主要“交通工具”。只有在长周末或假期时,我们才会租一辆车,开到郊外散散心。恩格斯说过,行走是人与猿的分界线。走路是最好的运动,最好的健身方法。的确如此。每当遇见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他们的第一句话总是:“Wow!思进,你怎么一点儿都没变!”而我却总回道:“Wow,你看上去‘成熟’了,象成功人士!”他们多年前的“社会主义”体型早已不见,一个个成了“中广”身材啤酒肚。虽说和年纪有关,但成年累月习惯开车,不常走路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人有的时候会分不清手段和目的。开车原来只是一种手段,特别当公共交通不发达时,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却变成了目的。我曾有一个同学从美国新州搬到多伦多。先在我那里住了几天。对我不养车感到非常诧异。一周后,他找到一个公寓,很满意,也在皇后公园附近。可他发现那栋楼附近没有停车场,而最近的一个停车场在15分钟以外的地方。他问我,“住在这儿我怎么开车呢?”我说:“住在这儿,你不需要开车。”他问:“在北美怎么能不开车呢?”我反问:“在北美为什么一定要开车呢?”结果,为了能开车,我那朋友住到了郊外,宁愿每天在路上花两小时到Down Town上班。   还有一次,一个外州的朋友到纽约来玩儿。让我陪他去看一场百老汇的“42街”歌舞剧。那时我住在Park Slope,从我家坐F地铁到剧场,半小时都不用,他非要自己开车。结果堵在路上,一个多小时才到,幸亏我有先见之明,早了一个半小时出门。在离剧场大约步行10分钟的地方,有一个停车场,我让他赶快停了。他问我:“到剧场要多久?”。我说:“大概走10分钟吧。”“那不行。”於是他仍然向着剧场开去,结果左转右转,找了15分钟才在离剧场5分钟的地方又找到一个车位。我说:“行了吧?”他看我不耐烦的样子:“那你先进去吧。我再找找。”结果他是在开场后10分钟进来的。一见我就兴奋的说道:“我的车就停在对面!真Lucky!(幸运)”我看着他,无言以对……   上次回国,听到一个新词儿:“后发优势”。就是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一步到位”。如国内好些地方,以前连普通电话都还没有,现在一下就都用上手机了,目前国内手机的拥用率甚至超过美国;还有上网,美国目前70%以上的家庭还是用拨号上网,而国内几乎全是用宽频,连DSL都不用。这些“后发优势”还真令人侧目。不过有些事我看还是要看国情,如发展私人汽车及高速公路。中国虽然地大,可多数人口居住在沿海的城市里,和美国不一样。目前,国内的人拥有的“车”大都还是自行车,这其实是非常好的。特别在大城市里,由於塞车,开汽车并不比骑自行车快,(在曼哈顿,开汽车有时还不如走路快呢)而且又锻炼了身体,又避免了污染,何乐而不为呢?!   德国和日本都是产车头号大国,但在他们的城市都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汽车的拥有率极低。在多伦多时我常遇到从德国来的中国留学生,对北美的汽车拥有量感到非常惊讶。多伦多的华人大都是从香港台湾来到,他们开的还多半是名车。那些留学生在德国住了多年,他们都说周围的德国人很少自己开车,更别说开宝马、奔驰了。   我真是不明白为何中国近年引进了无数的汽车生产线。如果是为了出口赚外汇,倒情有可原。而国内这些年造出的汽车都是在内销。其实即使想出口可能也很难。北美和欧洲的汽车市场日趋饱和,最近美国三大汽车厂之一的GM就正在大幅裁员,其股票在华尔街的评级几乎接近“垃圾股”。汽车在这儿已是“夕阳工业”,这大概也就是世界各大汽车厂都“拼命”进军中国的原因吧。   北美因为汽车普及而“郊区化”,人口渐渐地往郊区迁移。而中国正在“城市化”,城市人口激增。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现在的交通状况已不是很好了。我看到一个预测,一旦国内的城市10%以上的居民拥有汽车,那整个城市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停车场,成了“dead lock”,谁都动不了。而农村的农民收入毕竟不高,有多少人能买得起轿车呢?我时常在想,等什么时候中国拥有私家车的比例和美国一样时,那地球上的石油还有多少年可用呢。2000年时有个预测是四十年,可按中国目前的汽车发展普及的速度,大概不用二十年吧。我们已经可以从这些日子的石油价格飞涨中略见端倪了吧。至於汽油的代用品,科学家们研究了好些年,至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若没有汽油的话,汽车不就成了一堆废铁吗?记得周总理在五十多年前就曾经说过:“中国不适合发展私人轿车。”我的朋友老庞认识国内的一个交通部长曾对老庞说过,合适中国国情的是发展铁路运输,国内“不适合发展高速公路,因为占用太多的可耕地了。一旦石油、粮食太多依赖进口的话,对中国极其不利!”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愿这是这些都只是在杞人忧天。   我是搞金融软件的。几天前看到有篇文章提到:“小平在八十年代初期就提过‘软件要从娃娃抓起’,多么有远见啊!可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的软件业不但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落后于我们的邻居印度,而印度的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如中国,这真让中国难堪。”我常想如果中国能像印度那样将发展汽车和高速公路的劲头发展信息产业该有多好啊!这才是真正的“后发优势”:一步跨入托夫勒所说的“第三次浪潮”。由於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的IT业正在Offshore或Outsourcing,也就是将IT项目大量的移到第三世界开发和管理。据统计,到2015年,单美国就将会有三百多万和IT相关的专业职位移出海外。按每个IT人平均年产值十万美元计算,三百万的IT专业人士产生的GDP就有三千亿美元之巨!目前印度是美国的首选,我们为何不能迎头赶上?只要抢到这块“大饼”的四分之一,每年就是七百五十亿美元的产值!北美的信息业最发达,而据统计北美的软件工程师差不多有一半是来自中国和印度。另外,目前北京中关村就有近二十万IT人才,却分散在四、五千家企业里,而每家企业都只是“十几个人,七、八条枪”,成不了气候。不知什么时候能出一个中国的微软,或印度的Infosys呢?我知道我们这些海外游子“人微言轻”,但希望说的人多了……   曾在国内的一份报纸上读过一篇文章,说“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一个‘中产阶层’正在形成,‘美国梦’也可以在中国实现了!而‘中产阶层’的标志是什么呢,就是和美国中产阶级一样:拥有一套住房一辆车。” (大意)   中国的迅猛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可我在北美待了十几年,却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拥有一套住房一辆车”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标准。在美国是否属於中产阶级,据我所知一是看你年收入多少。2003年的标准是:单身年收入在四到六万美金或家庭年收入在五到七万美金。除了收入稳定,拥有一定的财富;还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自由的意志以及普遍的社会关怀。他们成为社会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并不单因为口袋里的钱财,还要具有“一定的知识资本与社会关怀”。至於是否拥有房子或车子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喜好;取决于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最后,再重复一遍我在<<漫谈“美国梦”>>一文提出的:“什么是真正的‘美国梦’呢,我觉得那就是‘Freedom of choice’(自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梦’不是一个地理概念,更不是物质上的符号,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实现‘美国梦’。一旦你可以“Do whatever you like and go wherever you want”(干你喜欢干的事情,去你想去的地方),从所谓‘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你的‘美国梦’就真正实现了!”    出处:《闯荡北美》(安徽文艺出版社)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