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家和科学家不同,后者的贡献是明显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科学家的惠泽,而且这惠泽与日俱增。然而哲学家给了人们什么好处呢?
答:哲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它孕育了科学,而自身逐步边缘化。而且,即使今日,任何科学上的突破和革命,都是在哲学的意义上发生的。稍微读一点科学史和哲学史,很容易看到这一点。
2、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唯心唯物问题,是有神无神问题。评价哲学家对社会的贡献应着眼于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哲学家能证明无神论是真理,或证明有神论是真理,他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
答:哲学是研究根本问题的学问,唯心唯物只是哲学问题中的一种。无神和有神是可以被讨论的,努力证明有神论的哲学家对人类和社会也是有贡献的。
3、目前我们看到的哲学家是这样的,他们能解释许多哲学术语,熟知各种哲学派别的不同理论,熟知哲学的发展史。另外,他们培养了一批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能使人类的哲学文化不至于失传。这就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然而这贡献与科学家的贡献是本质上不同的。哲学家并没有把社会推向前一步。
答:哲学教授和哲学家是有区别的。哲学家对社会的推进是其它任何学科都不能比拟的。读一读历史书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4、我们还看到这样一种哲学家,他们持有神论,并拥有一批弟子,有的甚至还引导其若干弟子去自杀。这些哲学家对社会是起到不小作用的。然而无神论者不承认这种对社会的作用是“贡献”。可是无神论哲学家却又对这种社会现象无可奈何。他们只是在大学的讲坛上做那种使人类的哲学文化不至于失传的工作,或者在研究院里整理诸多哲学学派理论和哲学史的资料。当前在互联网上,有许多持无神论的网友和持有神论的网友在激烈争论,而大学和研究院的哲学家们并没有介入争论,即便介入也无法说服持异见者。
答:引导弟子去自杀的哲学家对社会起到的作用大概不是好作用,但是也要分析为了什么去自杀,有的人不引导也会自杀。医生那么多,病人更多;法律那么多,罪犯更多。俗话说:“好良言难劝该死鬼”,每个人首先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不能指望别人来拯救你。
网上的各种争论很多,很多问题不需要专家参与。比如足球比赛的胜负,球迷尽可以争得天昏地暗,球员和教练则需要集中精力比赛和训练,那么,专家为什么一定要参见网友有神无神的争论呢?也有的专家并不知道网友的争论,或者即使知道也不会上网,就像网友对专家很多著作,很多活动都一无所知,或者即使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参与一样。当然,专家积极参与这些讨论也是有好处的,但是,专家没有露面,就认为自己的问题把别人问住了,或者自己的论证把别人难倒了,那是有些高兴过头了。
5、一方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连算命先生和寺庙里的和尚、喇嘛也有使用电脑的——科学在越来越多地给人们以好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迷信思想越来越泛滥,迷信活动越来越猖獗。因此,站在无神论立场来看,当前的哲学家对社会是谈不上贡献的。
答:大多数人关心的是电脑有什么用,怎么用电脑的问题。但是,“电”何以成为“脑”,或者说“脑”怎么变成了“电”,电脑会不会取代人脑,电脑是提升了人的素质,还是扼杀了人的创造力,这些问题就成了哲学的问题,发明电脑的人不是哲学家,但一定是有哲学头脑的人。
迷信活动越来越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分看重自然科学的有用,而忽视了公民人文素质的提高,另外就是承受不了生活变化的人。迷信的人都是认为哲学无用的人。
6、 哲学是大有用的。哲学到了大学和研究院的哲学家们手里,就无用了。他们未能在事前防止千千万万人受骗。哪一种哲学家的本事大,不是可以看得很清楚么?
答:说哲学没有用的观点大概是经不住推敲的。目前的大学职称、招生等等制度确实扼止了哲学的原创性,一些哲学工作者满足于小康生活而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回应现实生活的挑战,但是这并不能成为大学停办哲学专业的理由。正如汽车的性能有优劣之分,有时还出车祸,但是不能因此停办汽车工业。而社会上一些有哲学热情和天赋的人,又缺少基本的哲学积累,往往沉醉在自言自语中,甚至认为别人的东西都是一片胡言,满纸漏洞。这两个极端确实需要注意。盗版和拼装成本很低,比原创要容易得多,而且卖得很好,因为便宜呀。但是真正有本事的应该还是那些能够原创的人。很多人的悲哀在于贪图便宜,崇拜骗子。缺乏哲学时代正是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哲学,为哲学努力的时代,却鼓吹停办哲学专业,非愚则诈乎?
7、 我不敢说我也能搞原子弹和航天技术。但我敢说我能分辨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孰是孰非。读书不是无用的,但也不能说凡书都一定有用。
答:任何人都可以分辨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孰是孰非。只不过大家的是非各不一样。非要认为只有自己的是非才是不可动摇的,那说明读书还很不够。
8、 哲学有两种层次:平民哲学和学院哲学。前者对大众处理其现实生活起影响。后者对学院里的师生起到平民所不懂的高层次影响。相对起来,绝大多数人对哲学就显得无知。我就是平民层次的,所以我妄言哲学专业应停办。
答:哲学本身并没有什么层次,只不过人们对它的理解有深浅之分罢了,对哲学无知并不妨碍他使用哲学,就好像,我们对大脑的构造了解很少依然可以思考一样。停办哲学专业和哲学本身的发展并没有必然联系。古代社会,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哲学家都是自发产生的,即使经过了教育和训练,那也是自愿的。是不是停办哲学专业,更多的是一个教育的问题。哲学也不是靠哲学专业才生存下去,很多非哲学专业,没有上过大学的人都喜欢哲学。
9、 在科学方面,我也是平民层次的。但我决不会说某个科学技术专业应停办。比我科学层更低的家庭老太太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她手持遥控器就能指挥电视机屏幕的转换。电视是科学家对大众的惠泽。浅显的哲学读物是哲学家对大众的惠泽。但前者是绝对可靠落实的,且对任何人都一样。后者不是绝对可靠落实的,不同的人受益不同。
答:猴子不要求看书,但要求吃玉米。科学技术直接解决人的穿衣吃饭问题,一般人当然不会要求停办。有的哲学家反思科学给人来带来的灾难,大众难以理解。哲学解决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人类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哲学早就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了。不同的人在电视面前受益也是不同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电视节目面前也是受益不同的,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个节目,时间地点不一样,受益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有的人对电视深恶痛绝,又是为什么?电视是科学家对大众的惠泽,为什么电视能造出来?电视里应该播什么节目?观众应该怎么对待电视,或者怎样评判一个电视节目,一个电视主持人?这些问题只有哲学能够回答,当然不是说只有哲学系的教师或学生才能回答,而是说这些问题只有从哲学的观点才能回答。
10、我想有必要把问题凝聚一下:哲学是干什么的?要不要为亿万平民服务?能不能为亿万平民服务?在此以前服务得怎样?国家对哲学教育和学术机构的扶植应加强还是应削弱?
答:我认为,哲学就是要在思想上为人们提供根据或者出路。当然这些思想的实现需要技术作支撑,可是,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和改进,都是某种思想在起引导作用,这些思想,就是哲学的思想,所谓的哲学家,就是思想地更抽象、更系统罢了。哲学一直在为亿万平民服务,实际上,人类是一种哲学的动物,而不仅仅是两足直立,没有羽毛的动物。只不过亿万平民对于哲学“日用而不知”罢了。
国家对哲学教育和学术机构的扶植如果加强到窒息的程度,那还是削弱得好。哲学最需要宽松的环境。
11、科学和哲学的不同特点在于,前者的水平与知识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思想方法。由此可见,要破除迷信,研究平民的思想方法是很重要的。准确地针对平民思想方法而写的浅显唯物主义哲学读物是能管大用的。
答:哲学读物可以浅显,但前提是必须深入。“平民”不能自甘“浅显”,否则,很容易受骗,或者很容易走极端。“平民”都深刻起来,有较高的思辨能力,不容易被糊弄,整个社会和民族才有希望。过多地苛责专业人士,实际上是一种等靠要的心态,大家都甘愿被指导、被教化、被告知,那来的独立和自主!
12、一方面哲学有大用,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衰弱。一方面哲学人才不断培养出来,一方面社会上听不到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声音,见不到唯物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作为。
答:所以,大学的哲学教育只能加强和改进,停办大概作为惊人之语是可以的,但是也可以促进我们反思大学哲学教育的得失利弊。
13、说哲学有大用只是对哲学的总的评价。具体分析的看法是,平民哲学有大用,学院哲学不知道有什么用,钻牛角尖的、故弄玄虚的哲学没有用。
答:这是从“平民”的角度讲的。这样区分意义不大,比如乒乓球,很多人都打,但是打得过邓亚萍的很少,(现在估计多一点了)还有些不守规则,乱打一气,你根本没办法和他打。但是,这是乒乓球的打法有区别,讲它的用处,要看针对什么人。大众是为了健身和娱乐,运动员可以为个人和国家争光,推进这个事业。乱打一气的人可以发泄情绪,大家会注意到他有什么问题。没有那些专业的运动员,我们不会领略到这项运动有那么精彩。而大哲学家为个人、为国家争的光是几百年几千年的事。只不过有些人对他们不了解而已,就像很多足球迷不知道老虎伍兹是谁一样。当代的哲学家大概需要若干年以后才会被充分认识,“以不知为不有”,是经常犯的错误。
14、哲学不同于科学,前者没有公认的真理。也就是说哲学并没有无庸置疑、无可辩驳地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且永远不可能产生公认的真理。“无奈”就是这个意思。哲学果真无奈吗?如果中国的哲学界承认这无奈,他们就没有饭吃。如果哲学界不承认这无奈,他们就必须来说个明白。然而他们又说不明白。所以他们只好对“无奈”装没听见。
答:科学也不是无可辩驳的,否则就没有科学的发展了。稍微了解科学哲学的人都知道“证伪”原则。只有迷信才宣称某某说法是不可置疑,不肯能被推翻的。真正的无奈是思想上的独裁。哲学的魅力恰好在于为人们提供不同的选择。数学已经使人们相信1+1=2了,哲学就要追问“1+1”为什么等于2。
15、要办哲学专业的话,就必须选择一种哲学来办,譬如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或者办神学院。办一种没有立场的哲学专业是白费的。
答:各种哲学是声息相通的,任何一种哲学实际上都是一种立场,即使选择一种哲学来办,也不可能视其他哲学为无物。哲学家可以有立场,“办哲学”却可以无立场。
---------------------------------------------------------------------------------------------------
编者按:这是“岭南茶馆”近期少有的热帖,它与时事新闻无关,却又轻轻点触着当前社会精神领域的某种隐痛。可以说,这个帖子所引发的讨论是有序的、良性的、极富启发的。讨论还会继续下去,我只在这里把几位网友的精彩论述陈列出来,希望您能在其中找到您所感兴趣的问题。哲学与社会、与人类的关系是个很大的问题,或许我们都无法全面把握,但此帖若能使您虚怀若谷,也是莫大的好事。如果愿意,也欢迎您把这个网页和这场讨论推荐给更多的人。
此帖讨论的几大要点:
一、相对于科学,哲学是不是对社会和人类无用?
二、哲学的根本问题就是唯心、唯物问题,就是有神、无神的问题吗?
三、平民哲学、学院哲学和故弄玄虚的哲学,哪个有用?保留哪个?
四、哲学发展到最后是不是宗教?宗教和迷信怎么区分?
五、中学阶段,需不需要哲学教育?怎么搞?
网友xxch76(主帖):哲学家和科学家不同,后者的贡献是明显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是科学家的惠泽,而且这惠泽与日俱增。然而哲学家给了人们什么好处呢?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唯心唯物问题,是有神无神问题。评价哲学家对社会的贡献应着眼于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哲学家能证明无神论是真理,或证明有神论是真理,他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
目前我们看到的哲学家是这样的,他们能解释许多哲学术语,熟知各种哲学派别的不同理论,熟知哲学的发展史。另外,他们培养了一批和他们一样的学生,他们能使人类的哲学文化不至于失传。这就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然而这贡献与科学家的贡献是本质上不同的。哲学家并没有把社会推向前一步。
我们还看到这样一种哲学家,他们持有神论,并拥有一批弟子,有的甚至还引导其若干弟子去自杀。这些哲学家对社会是起到不小作用的。然而无神论者不承认这种对社会的作用是“贡献”。可是无神论哲学家却又对这种社会现象无可奈何。他们只是在大学的讲坛上做那种使人类的哲学文化不至于失传的工作,或者在研究院里整理诸多哲学学派理论和哲学史的资料。当前在互联网上,有许多持无神论的网友和持有神论的网友在激烈争论,而大学和研究院的哲学家们并没有介入争论,即便介入也无法说服持异见者。
一方面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脑,连算命先生和寺庙里的和尚、喇嘛也有使用电脑的——科学在越来越多地给人们以好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迷信思想越来越泛滥,迷信活动越来越猖獗。因此,站在无神论立场来看,当前的哲学家对社会是谈不上贡献的。
所以笔者建议,从今以后,大学的哲学专业应停止招生,或顶多只应招几名学生,哲学研究机构应该撤消或大大缩减其规模。
(网友xxch76其他重要观点)1、哲学是大有用的。那个李姓哲学家运用他的有神论,招徕了千千万万的弟子,在神州大地兴风作浪,至今还在海外闹腾。哲学到了大学和研究院的哲学家们手里,就无用了。他们未能在事前防止千千万万人受骗。哪一种哲学家的本事大,不是可以看得很清楚么?
2、我不敢说我也能搞原子弹和航天技术。但我敢说我能分辨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孰是孰非。读书不是无用的,但也不能说凡书都一定有用。
3、哲学有两种层次:平民哲学和学院哲学。前者对大众处理其现实生活起影响。后者对学院里的师生起到平民所不懂的高层次影响。相对起来,绝大多数人对哲学就显得无知。我就是平民层次的,所以我妄言哲学专业应停办。
在科学方面,我也是平民层次的。但我决不会说某个科学技术专业应停办。比我科学层更低的家庭老太太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她手持遥控器就能指挥电视机屏幕的转换。
电视是科学家对大众的惠泽。浅显的哲学读物是哲学家对大众的惠泽。但前者是绝对可靠落实的,且对任何人都一样。后者不是绝对可靠落实的,不同的人受益不同。
4、我想有必要把问题凝聚一下:哲学是干什么的?要不要为亿万平民服务?能不能为亿万平民服务?在此以前服务得怎样?国家对哲学教育和学术机构的扶植应加强还是应削弱?
5、科学和哲学的不同特点在于,前者的水平与知识量的多少有很大关系,而后者则主要表现为思想方法。由此可见,要破除迷信,研究平民的思想方法是很重要的。准确地针对平民思想方法而写的浅显唯物主义哲学读物是能管大用的。
6、目前国内哲学家总的状态是,躲在象牙塔里,不敢面对实际。对于著名网站哲学论坛上的研讨、论争、质疑,他们不可能谁也不知道。对于上述唯心主义哲学家在新闻媒体上发表的言论,他们不可能谁也不知道。然而他们不介入。这是令人失望的哲学衰弱现象。
7、一方面哲学有大用,一方面唯物主义哲学衰弱。一方面哲学人才不断培养出来,一方面社会上听不到唯物主义哲学家的声音,见不到唯物主义哲学工作者的作为。
8、说哲学有大用只是对哲学的总的评价。具体分析的看法是,平民哲学有大用,学院哲学不知道有什么用,钻牛角尖的、故弄玄虚的哲学没有用。
9、哲学不同于科学,前者没有公认的真理。也就是说哲学并没有无庸置疑、无可辩驳地解决认识世界的问题,且永远不可能产生公认的真理。“无奈”就是这个意思。哲学果真无奈吗?如果中国的哲学界承认这无奈,他们就没有饭吃。如果哲学界不承认这无奈,他们就必须来说个明白。然而他们又说不明白。所以他们只好对“无奈”装没听见。
10、要办哲学专业的话,就必须选择一种哲学来办,譬如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或者办神学院。办一种没有立场的哲学专业是白费的。
网友木猪:1、说实在的,就是因为中国与你一样“想法”的人太多——你的想法只有一个名字,就是急功近利!……科学不可怕,可怕的是科学主义!哲学无用,无用之大用!哲学不可爱,因为它本身就是对智慧的爱。
2、有三条提到了所谓的“李姓哲学家”,不知道把那人定位为“哲学家”是不是你的主意,据我个人所知,没有人这么说吧。他的那套“理论”,既不是宗教,更不是严肃的哲学。请不要以他为代表来评判哲学家的功过吧!
3、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对立古已有之,如果单纯在哲学意义上讨论的话,只是两个不同观点而已。而如果牵扯到宗教信仰或意识形态,就不那么简单了。
4、哲学作为职业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失,哲学家演变成为提供参考的“公共知识分子”,但哲学作为某些人的天职,是永存的。那些以哲学为天职的人,其实和科学家一样,真理才是他唯一的追求。你所说的“平民哲学读物”,如果“管用”的话,仅仅是哲学思想的一种成功的副产品,而不是他们主要的目标;而如果“平民哲学读物”不“管用”的话,你认为是学院哲学家的失职,我却认为这本来就不是他们的职责。这里所讲的“平民读物”,还要把一切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宣传的考虑暂时放在一旁,才够得上讨论所需要的明晰性。
5、我认为,哲学和科学都是对世界的解释,但科学是实证的解释,哲学更多是逻辑的解释。要反驳唯心论、有神论的观点,不论从实证还是逻辑的角度都非常容易,古往今来哲学家的胜利也不计其数,但为什么唯心主义仍然有生命力?我想,其中包含着某种对整个世界的融贯一致的解释或方法论,更不谈一些唯心主义思想所具有的激励和慰藉作用。
6、您说某些唯心主义哲学家蛊惑平民时,没有唯物主义者出来说话,这也许只是部分的事实,那时候出来说话,已经带有政治色彩了不是吗?但这个事实,又正好说明了你所指的那些蛊惑者并不是严肃的,更不是哲学。如果那是哲学,用平等的、理性的方式来跟他们讨论问题,应该是有结果的,可是事实上,往往没有结果,很多被蛊惑者就是被蛊惑了,不是他持有一个观点,而是那个观点持有了他。
7、你把“信神者”统称为“迷信的人”,不是吗?你还把唯心主义和迷信完全等同起来,没发现吗?这样做的道理在哪里,我还是没看出来。还有,推荐的书里有很多唯心主义的内容,变成“政府行为”?你不怕吗?哈哈,干脆唯物主义读本人手一本,就没有迷信了,欧,欧,万岁万岁!
8、相比起来,我国当前的中学教育在这方面做得很差。为什么大学哲学系招不到学生?为什么哲学系近80%的人是被调剂进去的?为什么很多哲学系变着方的改头换面吸引报名?……就我亲身经历而言,原因就在于99%的中学生讨厌“哲学”,讨厌的原因又是误解和不了解。很多人仅仅把哲学=政治课,=马列主义。政治课从小学就开始上,只不过那时叫思想品德,现在叫公民;而“马列主义”,就是几个简单的名词:唯物主义、矛盾、对立统一等等。……哲学的名不“正”,不完全是从事哲学工作的人没有能力,更不是哲学本身有什么不对。教育要负起很大的责任,灌输式、应试型的中学“哲学”教育如不能改观,名不正只会越演越烈。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急功近利之潮也是一大原因,这或许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但更是需要人们时时警醒的现象。
9、这个长长的帖子里,其实还有一个大问题,也是xxch76一直紧紧抓住的,用他的话说是“平民哲学”、“学院哲学”和“故弄玄虚的哲学”应有区别。我认为这种区分比较粗糙,但也蕴涵了一种敏感的问题意识。把哲学等同于“深奥、抽象”而远离它的人可能更多,哲学在社会中到底承担着什么功能,怎么去发挥,如何更接近大众,这些是哲学界从来没有放弃的问题,人们正在努力着,所以xxch76你大可不必着急。……我先建议你静下心来去读一些哲学普及读物,世界上并不缺少哲学普及读物,只是缺少发现哲学普及读物的眼睛。
10、哲学和现实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发展有没有用?这就是xxch76最重要的问题。我试举几例:……你总是怀疑现实中的哲学之用,送你一句话:“丧钟为谁而鸣?”
网友墨未浓:1、即使说“大学和研究院的研究哲学的人”,“未能在事前”影响人们不受骗,也是很难完全归咎于他们的。一方面他们的确应当考虑有意识扩大影响,这一点许多人做的非常不够。但是,也有许多现实的原因使得一些的研究人员还不能很及时地、在媒体、网络上应对热点的问题。如生活的压力。还有,学术研究的方向各有不同,有的是原理性研究,有的是应用型研究,也不宜一棍子撩倒所有的“大学和研究院的研究哲学的人”。
2、哲学研究的成果与工科研究的成果很不相同,不是技术、不是技术转化的可供方便使用的物质产品。而是提供了许多的观点、体系。不要责怪哲学“清高”,哲学之所以问津者少,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接触哲学将挑战思维的惯性,在无形中颠覆你原来的一些观念,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让人时时反思,这决不是一件讨好人的事,不是电视机那样“舒服地”给予惠泽。
3、以下是关于反驳李姓骗子的一些考虑,旨在澄清一些观点: 1、从反驳李姓骗子的论据角度来看,以科学来反驳是最有力、到位的。……2、区分信仰与迷信 2.1信仰是许多人的需要;……2.2 李姓骗子:打着信仰的幌子的迷信还是迷信……3、 不妨先考虑反驳论据,从科普着手,反驳到位且容易。接着是通过科普推广“科学精神”,而不在于输送某一种哲学观点。并且,在破除迷信的同时,不必把信仰的空间也夺走。
4、蔡元培提倡的“兼容并包”的精神,可惜没有泽被天下。希望能有更有说服力的论证。希望,走近哲学,也静心阅读一些书,而不是如此着急地下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