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着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业,只想真真实实地为自己活着。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资料
我生活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退休金缴税公平吗?

(2025-08-04 08:00:08) 下一个

之前埋头挣钱,请专业的会计师做账缴税,现在,不做生意了,自己申报收入、缴税,对英国的税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最深切的体会是,在英国赚钱越多,所缴的税就越多,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如果你的退休金超过了

个人免税额,还得继续缴税。

在英国,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包括国家养老金、职业养老金、私人养老金这三个部分。一般的普通退休人员,无论城乡,国民基础养老金统一为£11,973/年(需缴满35年社保),2024至2025年度的标准个人免税额为12570英镑,所以,只领基本养老金的退休人员不需要交任何税。

在英国,大部分人都可以拿国家基本养老金,这是最低生活保障。但大多数人还有职业养老金或私人养老金,甚至还有股票或房租的收入,那么这些收入的总和,25%可免税,剩余75%需按个人所得税率缴税。如果因医疗或护理需求,提前提取大额私人养老金或是卖房产,可能导致当年应税收入大幅增加,进入更高税率区间。这对辛苦挣钱养老的人是不是有点不公平呢?

中国对退休人员的收入是不需要缴税的,即使城乡老人之间的退休金差异非常悬殊,也不需要通过税收来调节这种差异,所以退休金的分配问题,总是存在矛盾和争吵。如何在“结果公平”和“过程公平”之间平衡,以及如何通过制度安排真正缩小贫富差距,中国可以参照学习一下英国的做法。

中英两国在城乡差异、税收调节、再分配机制上确实存在显著差异,其背后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公平逻辑。来看看DeepSeek如何评价中英两国的退休金问题。

一、中英养老金制度的核心差异概览

1731754142435_.pic.jpeg

1741754142443_.pic.jpeg

1751754142444_.pic.jpeg

 二、中国制度:差异化补偿下的“局部公平”与城乡鸿沟

1. 城乡差异显著且制度化

   中国养老金不仅存在城乡差距(部分省份差30%以上),还通过政策进一步强化“差异化补偿”:

   乡村教师:在三类艰苦地区任教满20年,每月养老金增加400元+300元津贴复利,退休时可累积超15万元,实际待遇可能反超城市教师。

   城市高职称群体:高级职称教师养老金比中级职称高1600元/月(7800元 vs 6200元),缴费指数差异直接放大终身收益。

   高龄与早期退休者:2000年前退休教师每月额外增加20-50元,70岁以上增加50-100元。

2. 政策倾斜的公平性悖论

   这些补贴试图补偿弱势群体(如乡村教师、早退休者),但效果受制于地方财政:

   北京、上海等地补贴力度大(如职称津贴120元),而中西部省份调整幅度仅4%;

   乡村补贴虽存在,但城市高缴费人群(如公务员、高级教师)通过“职称系数”“缴费年限”等仍保持优势。

3. 根本矛盾:地区分割与财政依赖

   养老金支付依赖地方基金结余,导致经济弱省难落实倾斜政策。例如东北地区养老金替代率(退休金/在职收入)已跌破50%,远低于全国均值。

 三、英国制度:统一待遇+税收调节的“普惠式公平”

1. 全国统一标准与三重锁定机制

   无论城乡,国民基础养老金统一为£11,973/年(需缴满35年社保)。养老金按三重锁定原则增长(工资增速、通胀率、2.5%三者取高),2027年预计达£12,578/年。

2. 税收调节成为再分配核心

   当养老金超过个税起征点(£12,570),超额部分需缴税:

   低收入者免税:仅靠养老金生活者2027年预计仅需为超出的£8缴纳£1.6税款;

   高收入者多缴:拥有企业年金、房产租金等额外收入的退休人群,适用更高税率。

3. 制度背后的公平逻辑

   形式公平:统一标准避免地域歧视;

   实质公平:通过税收将养老金融入整体收入调节体系,高收入退休者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四、公平性对比:缩小贫富差距的路径差异

1. 中国:补偿弱势群体,但结构矛盾未解

   进步性:乡村教师补贴、高龄津贴等直接针对弱势群体补偿,短期内提升特定群体福利;

   局限性:地区分割导致补贴力度不均,且高职称、高缴费群体仍通过制度优势维持待遇落差。

2. 英国:普惠+税收调节,但面临新问题

   进步性:统一标准保障底线公平,税收机制避免养老金成为“特权福利”;

   局限性:2027年普遍征税后,仅靠养老金维生的低收入者也被纳入税网(尽管税额低),引发“象征性税负”争议。且三重锁定推高财政支出,可能挤占其他社会福利。

五、改革方向:两国均在探索“中间路径”

中国:2025年出台《促进养老保险区域均衡发展意见》,目标2030年将地区差距缩至50%以内;同时推广职业年金(如浙江)和医养结合(如山东),降低对基本养老金的依赖。

英国:重启养老金委员会(Pensions Commission),研究自动缴费比例提升、延长工作年限可行性,并评估养老金年龄与寿命预期挂钩的机制。同时,工党政府面临是否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压力。

 结论:公平的实现需多维制度配合

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中国的差异化补偿更关注“群体特殊性”,但易受财政能力制约;英国的税收调节更强调“系统公平性”,但可能忽略个体需求。真正的公平需同时满足:

1. 底线保障(如英国统一发放);

2. 差异补偿(如中国乡村倾斜);

3. 动态调节(如税收或年金补充)。

比较了中英两国退休金分配的差异后,我的感觉是中国城、乡退休金的差异悬殊,中国农村老人以前是没有养老金的,这些年才开始有,并逐年增加,这是社会的进步。如果可以选择,还是做英国的穷人好,国家基本养老金,城乡一样。但在英国,中产者退休,交完税后,跟领国家基本养老金的生活水平也相差不远。我隔壁的邻居就曾经抱怨地说:“我80多岁了,每年还要交股票收益所得税、房租收入税、银行存款利息税,哪天死了,还要交遗产税。我每年去度假、去苏格兰钓鱼,也只敢住便宜的酒店,而那些难民、懒人可以住5星级酒店,每月有生活补贴。”

英国的福利制度和繁重的税收让有些年轻人失去了奋斗的动力,确实,我们以前对英国的税务不了解,总想着趁年轻多赚点钱养老,牺牲了好些美好的时光,却为英国的税收做了贡献。纳税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赚得多缴税多,是应该的,但退休人员已经没有赚钱的能力了,他们年轻时所投资的房产、股票等收益,却还要缴税,这是典型的劫富济贫,很不公平。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选民 回复 悄悄话 退休人员使用更多地社会福利, 例如, 社区医疗服务等等, 应该交更多的税.
hagerty 回复 悄悄话 美国要看你的总收入。如果社保之外还有其他收入,并且超过一定门槛,社保收入的85%要交收入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