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着

我知道我做不了什么大事业,只想真真实实地为自己活着。

本博客文章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资料
我生活着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不忘记自己

(2025-11-05 08:40:00) 下一个

写了好几年,我的自传体小说终于落下句点。原本想再出一本书,让它以纸张的形式静静存在。可现在愿意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出版也需要投入财力与时间,我便作罢。顺其自然,把它放到网上连载,与更多陌生的朋友分享,或许更自由,也更轻松。

小说 《孤独而来 携手同行》,二十多万字,写我和家人一路走来的故事:有孤单,也有陪伴;有彷徨,也有坚持;有泪水,也有欢笑。 连载期间,有些篇章被小编推荐,点击量破十万;即便没有推荐,也大多有数百阅读。 最让我欣喜的,是每天都有读者在等待更新、一路跟读—— 对我来说,已经足够。

有人说写作是孤独的。 但当屏幕另一端,有人在默默注视你的文字、愿意驻足倾听,你会发现:原来,写作不会只是一个人的旅程,而是与一群灵魂相近的人同行。

陆续收到不少读者的私信,都让我动容。有人说:“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文笔流畅,语言通俗接地气,仿佛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人和事。”

还有位读者写了很长一段留言,让我读得心头微暖:”懒妈,您好!前两天看完了您写的自传体小说,挺喜欢的。

我早年也在湾市打工的,也曾经是师范专业毕业的,老公也是那种老实但是又有底线的人,小说里面有很多感觉似曾相识。

我和他的婚姻观念跟你们俩很像,都没有什么背景,都是踏踏实实做事做人的那种,婚姻里互相帮助,互相包容,又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也都退休了,一起享受生活。生活得平静而知足。

看完了连载感觉唯一的遗憾就是后面似乎有点匆匆结尾,好像还有很多可以写的,特别是在英国努力打拼的过程,甚至是育儿的部分。

不过总的来说写得挺好的。“

这个读者提的建议很好,因为有关孩子教育和英国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已经出了一本《生活在英国》的文集,所以在小说中就写少了,因为不想重复,浪费时间。如果读者有兴趣了解王子娟一家更多的生活细节,可以去拼多多或是当当网买这本书,在京东这书已经卖完了。如果不想买书也没关系,在这个公众号的《英伦时光》系列里,也有一些文章可以看看。

pic_blank.gif

有网友安慰我说:“你不要在乎阅读量,日积月累肯定会有很多人慢慢来阅读的,因为你的文字真诚、朴实、有生命力。“

在此,特别感谢网友的支持和鼓励!其实,这几年,我已很少执念于名和利。 是否出版、销量如何,都不再是我看重的事。 只要有人愿意看、愿意共鸣,愿意留下只言片语,我便觉得心满意足。

很久之前,有个网友给我留言:“很喜欢读你写的文章,但是你工作那么忙,怎么挤出时间来创作的呢?很佩服!”

我半开玩笑地回复说:“因为兴趣,白天挣钱讨生活,晚上写字享受自己。”

确实,写字让我放松,让我欢喜。白天在厨房做准备工作的时候,脑子里就会有一些想法和生活感悟跳出来,累积得多了会憋得难受,于是边做事边构思,到晚上休息时窝在沙发里拿起ipad 便成了文字。

我从小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刚开始写博客的时候就是当日记来写的,只管记录自己的生活,孩子的成长和感受,没想过要跟人互动,也不在乎点击,事实上也不知道点击和排行榜的事,就是单纯的为自己而写,为家庭作记录。

这几年知道了点击和网红的事,也变得贪心了,但初心还是没变,写自己想写的,真实的内心感受,不会为了讨好某些人或者为了圈粉而写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文章,事后又删得一干二净。我对自己写过的文字,说过的话不后悔,从不删贴。

写自传小说 《孤独而来 携手同行》,是与过去和解。从现在开始,写退休生活,是为了不让自己生锈、迟钝、被时间抹平,为了预防老年痴呆。

写字,让我保留一点清醒,一点敏感,一点倔强。若有一天我真的老了、忘了、写不出来了,也许这些文字,会替我记住自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生活的小说也很有味道,写小说是要很用心的,从开始到结束,常常呕心沥血,祝生活写作一直快乐,一直记得自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