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连载:《齐白石》二○、借山吟馆 - 博客 | 文学城

珍惜人生,互助互爱

互相提携勉励;为我,为你,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在海外闯出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绵力。
个人资料
peterpan1668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连载:《齐白石》二○、借山吟馆

(2006-12-23 13:33:35) 下一个


齐白石

作者:林浩基

 余未成年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来时走错了人家。俗语云:三日风,四日雨,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后二十年,余尝得写真润金买米,祖母叹曰:“哪和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 

                                       ——齐白石
二○、借山吟馆



  数天后,黎松安到杏子坞白石家,告诉他,印章已经转给了谭家,并将润资交给了白石。白石留下松安,想一起好好聊聊。

  黎松安告诉白石,王湘绮老先生是很器重他的。前些日子他过生日,来了不少名士儒生,他特意把白石的画挂了起来,大大地介绍了一番。谈到这里,他不解地问:

  “王先生这样器重你,你拜在他的门下,也不辱没你。其实仲飏也是一片心意。”

  “我倒不是怕那个。而是担心别人说闲话,好象我是靠著名家吃饭,何苦呢?”

  “那就管不了那么多了。路遥马力,日久人心,慢慢的,大家就会了解你。”

  “听人家说,王先生说我文可以,诗有点象《红楼梦》里薛璠做的,这话还真是点到了要害,我写诗完全写我心里头要说的话,很少认真修饰字面,自己看看,也确实有点呆霸王味儿。”

  “不见得。我倒喜欢你的诗质朴无华,情真意切,不事雕刻,意境也开阔。”松安叹了一口气:“嗳,各人有各人的胃口。”

  他们慢慢地谈着。时已近中午了,春君特意为这两位朋友的相聚,做了几碟可口的莱,买了一斤酒,两人慢慢的对饮起来。喝到半中间,张仲飏急急忙忙赶来了。白石高兴地拉他入座,重摆上一双筷子,一个杯子,春君又炒了一盘蛋,一盘腊肉。

  仲飏连喝了几杯酒,便上了脸,红红的,一直红到脖,眼睛也布满了血丝,他带着几分朦胧的醉意,直看着白石间:

  “你给谭家治印啦?”

  “是呀;你怎么知道的。”

  “我能不知道。有些事,你不知道,我可知道,信不信?”

  “什么事啊?”松安不解地问。

  “你老兄干的好事。是你介绍他给谭家刻印的吧!”他转向松安,“谭家那几个兄弟,懂得什么金石,以耳代目,干蠢事。”

  白石听出他话里有话,急忙问:

  “你把话说清楚,到底出了什么事?”

  “什么事?”仲飏又灌下一杯,激愤地说:“他们把你刻的印全给磨了。”

  “为什么呢?”松安问。

  “为什么,还不是那个狗屁不通的丁拔贡。什么拔贡、拔钉的。”

  “哪个丁拔贡?是不是自称金石名家的丁可钧?”松安又追问了一句。他不满仲飏这种慢吞吞的作风,可又不好发作。

  “谭家听他说濒生刻的印,不知是那一路,不守章法,就统统磨了,请姓丁的重刻。你说,姓丁的刻印是哪一路?还不是和濒生一样,丁龙泓、黄小松这一路?可恨不?”仲飏解开衣服扣子,掏出手帕,不断地擦着颈上、脸上的汗。

  白石没有言语。他的心象是被谁猛击了一拳,久久地缓不过气来。他平生没有受过这么大的凌辱,遇到这么难堪的事。

  松安望着白石铁青的脸,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愤慨地放下筷子,站了起来:

  “这欺人太甚了,我找谭家说说。”

  白石一把按住他,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何必呢!这事也怨不得谭家。人各有所好,愿意请谁就请谁,只是那个丁拔贡实在太过份了。”

  仲飏后悔自己不该在这样的场合说了这么多的话,他解释、宽慰着:“丁拔贡的话,也不一定是真心话,无非是为自己揽些生意,搞江湖上的生意经罢了。其实,你的画、金石,王湘绮老先生都是赞不绝口的,他见到的精品,难道比丁拔贡少?”

  松安经他们一说,倒比刚才冷静了许多,回到原来的座位上,若有所思地说: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提防着点倒是必要的。濒生以后还会遇到比这更麻烦的事。”

  “那倒是。”白石淡淡一笑:“不过,走自己的路,别人的毁誉,我是不计较的。”

  “王老先生还很思念你哩!”仲飏换了一个话题。

  “濒生还是该听仲飏的话,拜在王老先生门下,求得艺术的进益,有益无害呀。”

  “那就这样吧,仲飏,什么时间登门拜师,你定吧。”

  张仲飏为自己终于说服了白石而高兴,赶忙答道:“明天吧,我同你一道去,怎么样?”

  天际泛着鱼肚色,渐渐地远处的群山、树木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窗前的几只麻雀,跳跃着,叽叽喳喳地、快乐地叫着,呼唤黎明的到来。

  深夜唤起的创作激情,还在冲击着他的心。他放下彩笔,倚靠着藤椅,细细地观赏着墙上挂的一个多月来,自己潜心创作的十二幅六尺中堂《南岳全景》图,任凭飘动的思绪,在广阔的空间驰骋。

  南岳是生他、育他的地方。这一片神奇、瑰丽的土地,逶迤于衡阳、衡山、湘乡、湘潭、衡东、长沙之境,方圆数百里,主峰七十二,象一条巨龙,奔腾在苍茫的云海之中。口雁峰是首,岳麓峰为足,祝融峰最高,各个雄伟峻峭。如今,他把这万千气象的南岳色彩鲜明地绘于纸上,倾注着他对故土的眷恋。

  进行这样巨幅长卷的山水创作,他还是第一次。两个多月前,也就是他同张仲飏一道拜师王湘绮后的第三天,胡沁园派人来请他,说湘潭县城里的一个江西盐商,最近游览了衡山七十二峰,被那壮丽的山河景致所折服,决定重金聘请名画家绘画《南岳全景图》。他让白石去应聘,由松安带着他的亲笔信陪白石到盐商那里去。

  盐商早就听说白石的山水画湘潭闻名,又是名儒胡沁园介绍来的,十分高兴。当下就请白石绘制七十二景图,一个半月完工。

  白石问他有什么具体要求,盐商眯起眼睛,想了想,说:“我不懂画,你拿主意好了,不过要画出气派来,”他右手在空中比划着,“着色更浓重点,这样显得气派。”

  按着盐商的意见,白石用重色画出了那重峦叠嶂,层林沟壑,一眼望去,浓绿欲滴。十二幅画光是石绿一色,他足足用去了两斤。晚年时,白石老人谈及此事时说,这真是个笑话。

  四天后,在那间宽大、明亮的客厅里,盐商把一幅幅《南岳全景图》挂了起来,真是气象万千,泼墨淋漓,熠熠生辉。盐商提着烟壶,一幅一幅地端详着,连连叫好,赞不绝口。

  “这十二幅画,了了我平生之愿。”盐商踌躇满志地回到座位上,乐哈哈地看着白石,“感谢齐先生的辛劳。”他伸出左手,把放在桌子,用红纸包着的一封封银子递给白石:

  “这三百二十两银子算是给先生的润笔,望笑纳。先生丹青妙笔,前途无量啊!”

  白石想不到他会给这么高的润格。这三百二十两银子,在那时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啊!

  他装好银子,径直地回到了家里。顾不得路上奔波的辛劳,便把一包包银子放在了桌子上。全家都围拢来了,惊讶地、喜悦地看着,说着,因为有生以来,齐家哪见过这么多的银子!

  婆婆颤巍巍地走到桌旁,伸出那干枯的手,一包一包地抚摸着,泪,顺着眼眶。汩汩地淌下。

  白石触景生情,一种交织着欢乐与痛苦的情感,涌上了心头,他忙扶着婆婆,在椅子上坐下。

  “这银子来之不易。可不能轻易花,得办点象样的事。”齐以德站在门槛边,抽着烟。

  “我看买点田。这年头老是租人家的,受了多少气。”齐周氏感慨地提议着。

  “还是买了房子好。”春君看大家沉默了一阵,说:“这几年,添丁加口,这几间房子已经住不下了。他天天作画,连个宽畅一点的地方都没有。桌子上堆得满满的。屋里进去三个人就转不开身。上次画好的画没地方放,孩子进去玩,给撕得粉碎。他回来一看,就打孩子,打了又抱着孩子哭……”春君说不下去,怜爱地看了白石一眼。

  “我看春君说的在理。”婆婆接上了话题,“还不如买个空房,租也可以嘛!”

  “那就这样吧,我明天去跑跑。”齐以德说。

  十多天后他们终于找到一所房子,在离白石铺不远的狮子口,莲花寨下面。是所梅公祠,连同附近几十亩祠堂的祭田,正在招人典租,索价八百两银子。白石没有那么多的钱,恰巧,他的一个朋友,愿意同他合作,出四百八十两银子,要了那祭田,白石花三百二十两银子,典住了那房子。

  他选择了个黄道吉日,同妻子春君,带着两儿两女,搬到梅公祠来了。

  这里山清水秀。尤其是莲花寨到余霞岭这二十来里的区域内,冬末春初,梅花漫山道路开放,姹紫嫣红,生机盎然,使他好象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于是,他把他住的梅公祠,取名为“百梅书屋”,并做了一首诗:

       最兴情是旧移家,
       屋角寒风香径斜,
       二十里中三尺雪,
       余霞双展到莲花。

  梅公祠内有一块空地。他在那里盖了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房前房后,种了几株芭蕉和其他的一些花卉。夏季,芭蕉沐浴着阳光,在肥沃的土壤里,伸枝舒叶。它那碧绿、宽大的颈、叶,有一人多高,生机勃勃,特别是那红得如血的朵朵鲜花,更给这小天地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梅公祠前,还有一汪水塘。他春上从老远的地方取来了莲种,种在塘里。盛夏,荷花宽大的绿叶,衬托着一支支出水盛开的荷花,白的、浅红的,分外据妩、妖烧。

  一个夏天的傍晚,凉风送爽,白石信步在这芭蕉、荷塘旁漫步、莲荷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他想起了周敦颐的《爱莲说》。人爱牡丹,而他独爱这莲花。儿时读到这里时,弄不清老夫子的情怀,而今,他才悟到那其中寄寓的人生真谛。

  “濒生,你搬到这里来啦?”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到了他的耳里。他回头一看,原来是小时枫林蒙馆的学友陈先生。

  白石高兴地与他见礼:

  “到家里坐坐?”

  “不啦,以后再专程拜访。”陈先生高兴地察看了一下周围,“这里可变了样了,真不愧是画家,简直象个花园。不过,书房为什么叫‘借山吟馆’?”

  白石笑了笑:“意思不难明白,山不是我所有,我不过借来娱目而已!”

  陈先生哈哈大笑了起来,一鞠躬,别了白石,很快消失在夜色之中。

  刚才的谈话,远处的群山,一塘荷花,几叶芭蕉,轮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把他的创作激情从心灵的深处,召唤了上来。他赶紧跨进了屋。春君见他要作画了,忙着为他展纸、调墨。他沉思了良久,提起笔,用淡墨在上方勾勒了几处山峰,接着姿意挥洒了起来,到子夜时分,一幅《借山吟馆图》便展现在眼前。

  初到梅公祠的一年里,白石主要是读书学诗。这里幽雅的环境,助人诗思。白石最喜欢秋风雨夜,那潇潇簌籁的风声雨声,令他诗情不断。他写了一首诗,专门记述那情景,其中两句是“莲花山下窗前绿,犹有挑灯雨后思。”。

  这一年中,白石写的诗,竟有几百首之多。

  李中书今天没有去衙门办公务。早饭后,他回到雅静的书房里看《湛然居士集》。这是元代耶律楚材的作品,十四卷,诗十二,文二。他的一泣在京师的朋友到长沙办公务时,专程到湘潭看他,给带来的。

  唐诗、宋词、元曲,是垂世公认的佳作。至于元人的诗,他一般不看。他认为,元人的诗,还不如市井勾栏的戏曲。“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多么令人销魂!这佳句,不正是出自元曲吗?所以,即便是《湛然居士集》这样的名家之作,他还是照自己的习惯,先读二卷文,再看诗。

  中书是他的官职。他原名叫祖藩,号翰屏。小时读了不少的书,做的诗也清丽、工整,一手的字,有点柳公权的味道。在人世的天平上,他总觉得自己的“砝码”比起其它同僚来要重得多。

  一次长沙饮宴,席上一个官阶比他高的人,摇头晃脑,大发议论,他斜着眼,静静地听他在说什么。因为十多年的宦海生涯。这样的人,他实在遇到了不少。

  谁知那人信口开河,说什么他喜欢李公主的词,不喜欢李煜的词。虽然同生在深宫之中,可是李公主是女的,感情深沉婉约,而李煜呢,却有点感伤的味道。他听着,仰天大笑,吓得同桌的其他官职卑微的官吏们,面如土色,张煌地看看他、看看那个大官。他笑完,站起来,仰着头,旁若无人,扬长而去。

  在这湘潭,除了蔡中书,他是谁也看不上眼。于是,大家暗地里称他为“狂士”。

  “狂士?”一天家人把这雅号告诉了他,他先是一惊,接着,哈哈大笑了起来,“狂士有什么,魏晋时的山涛、阮藉、嵇康、向秀、刘伶,不都是狂士?饮酒啸歌,佯狂放诞,大庭广众之中,还脱了裤子。我还不至于此吧。可人家是名垂千古的大诗人。那个诗圣不狂?连李太白也狂。”

  他滔滔不绝地辩解了一番,好象对于这个雅号很得意。但是,对于蔡中书,他一直是敬重的。

  蔡中书名毓春,字枚功,是白石的老师王湘绮的内弟。他的诗、书、画、文,很得王老先生的赞誉。今天蔡中书要到他府上,他很高兴。清晨就嘱咐家人准备下酒宴,连菜单他都一一过目,亲自圈定。

  他正看着书,家人进来告诉他,蔡大人已经到客厅了。

  他一听,跳了起来,边更衣,边责怪地说:“怎么早不通报。“说着,转过暖阁,迎了出去,与蔡中书热情地致礼、问候。

  蔡毓参似乎比他高出半个头,老是带着笑容的脸,白净而红润,穿着合身的紫檩色长衫,显得更加英俊、洒脱。

  “枚功,令兄好吗?”李中书请蔡毓春落座后,习惯用这样的称乎寻问蔡毓春的姐夫王湘绮的近况,“最近他老人家又收了很多门生了吧,有什么杰出的才俊之士?”

  毓春沉思了一下,回答说:“门生倒是不少,真正有点造就的,只有一个。”

  “谁?”

  “齐白石,听说过吗?木匠出身。”

  “是不是那个会画画的齐璜?”

  “正是他,你见过?”毓春反问了一句。

  “没有,见过他的画,是在朋友家里,”

  “我姐夫很器重他。说他家境贫寒,但才气过人,敏锐好学,前途无量。我同他也有往来,常常去看他作画。”毓春侃侃而谈。

  “湘潭之中,竟有这样的奇才。”李中书暗暗惊讶。

  “我过去也不知道,只是姐夫谈了后,又会了他,才感到国有颜子而不知,深以为耻。”

  李中书一听,脸红了起来,心里象被针扎了一下。他后悔自己任上这么多年,连眼皮底下有这么个杰出人才都不知道。他暗暗佩服毓春在识人上有过人之处。

  “你能否介绍他到我家里住几天,作作画,认识认识么?”李中书试探地问。

  “问题不大吧。不过,不是我请,而是你请,你是主人嘛。”

  李中书知道自己说漏了嘴,搭讪地说:

  “对,对,我请,我请。请你代我请。”说着,两人哈哈大笑了起来。

  十天后,白石踏上了去湘潭之路。

  对于李中书的“狂劲”,白石早有所闻。因为他对于豪门、官吏向来有戒备之心;何况是这种作风的人?推辞掉吧,又是蔡中书介绍的,情面上过不去。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去。不过他早已抱定主意,只管画画,不谈它事,画完就走。

  中午时分,他才赶到湘潭县城,天很热,他跨进临街的一家茶馆,要了一杯茶,慢慢地喝着,心里渐渐的清凉多了。

  现在正是中午时分,人家正吃午饭,不便登门,不如在这里随便吃一点。于是,他向店主要了几两饭,一碟辣子炒蛋,一碗清汤,慢慢地吃了起来。



连载:《齐白石》一、春的祭奠   连载:《齐白石》二、善男信女  
连载:《齐白石》三、“湘勇”作恶   连载:《齐白石》四、爱憎之间  
连载:《齐白石》五、枫林蒙馆   连载:《齐白石》六、雷公神像  
连载:《齐白石》七、耕读生涯  连载:《齐白石》八、情窦初开 
连载:《齐白石》九、难解难分   连载:《齐白石》十、拜师学艺  
连载:《齐白石》十一、黄道吉日   连载:《齐白石》十二、一套画谱    
连载:《齐白石》十三、门墙问师   连载:《齐白石》十四、新的起点
连载:《齐白石》十五、白石山人   连载:《齐白石》十六、卖画养家  
连载:《齐白石》十七、龙山七子
 
  连载:《齐白石》十八、“逼上梁山”  
连载:《齐白石》十九、夹缝之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