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小说] 一叶知秋

(2006-11-13 19:41:17) 下一个



虽然有好题材,说不完的海归故事,但是,一,没时间精雕细琢,二,自己功力不够,怕糟蹋了好故事。来个故事梗概吧,谁要是能改编一下,拍个言情电视剧都有可能: = )

[ 一 ]

德克萨斯的天气,说变就变,几天前还是骄阳似火,转眼已是秋风瑟瑟了。叶心茹没想到今年秋天来得这么突然、这么唐突,来得毫无准备,就好像自己在中国城买菜,不期突然碰到熟人打招呼,脸上强挤出点很不自然的笑容。

满地枯黄的落叶,堆积在前院。居委会已经第三次来信警告了,说前院的草太久没有割了,花圃杂草丛生。可叶心茹哪有时间啊?自从先生夏津三年前回中国淘金后,自己一直没有好好整理过院子,白天上班,晚上接女儿、做功课、弹钢琴,生活就像一台上紧紧了的发条,紧张有序运作着。

或许可以考虑雇人来做 Landscape 。可是,关键是没有兴致。自己去装点别人的秋色,可自己的秋色在哪里呢?

早上开车送女儿上学时,女儿问秋天的颜色,叶心茹心不在焉,说是灰色的,女儿辨道,老师说是橘色的,叶心茹莫名奇妙火了,大声训道,那是别人的颜色!女儿吓得不敢回答。叶心茹回头看看眼泪汪汪的女儿,有点后悔。

[ 二 ]

夏津原来在当地一家高科技小公司工作。五年前的一场泡沫经济,将这家看好的上市公司折腾得奄奄一息。公司华人技术主管 Prof. Wang 教授带领几个忠实弟子回国另起炉灶,在上海雄心勃勃,重振旗鼓。公司前景十分看好,有好几家大公司正在洽谈中。每天晚上 MSN chat 的内容,总是在公司的新闻开始,还有几个月,公司可以被收购,股票可以分红。发财的希望,就像隧道尽头的灯光,将两人远隔重洋的两颗心照的温暖而明亮。

叶心茹说:“听说你们公司有很多漂亮的小姑娘,你可不能馋啊。”夏津说:“别瞎说。那些都是大学生,黄毛丫头。”叶心茹说:“那些都是你的学生啊,可别搞师生恋。”夏津说:“放心吧,谁让我有一个这么漂亮的师母呢。”叶心茹有点黯然:“可是。。。可是我觉得你总是那么的远。。。。”夏津说:“。。。。下个月我请假回美国一次。。。”“真的?”夏津犹豫说:“等我想想。。。。下月?可能不行,项目正在关键时。。。。还是等圣诞节吧!”

面对深秋的夜空,叶心茹不由得长长叹了一口气。远处滚滚而过几声旱天雷。一片秋叶飘落在叶心茹头上。

十年前,叶心茹和夏津认识在金色的秋天里。那时,香山的红叶正红,学生会组织到香山郊游,叶心茹和几个女同学为了采集红叶,爬到鬼见愁上下不来。正好路过一群男生,将女生们救了下来。叶心茹印象最深的是那瘦小男生,还帮她摘了许多她想要的枫叶。后来知道,他叫夏津,是邻近另一大学的大三学生。这些枫叶,叶心茹一直保留到出国前夕。

夏津家在河北乡下,出身贫寒。当教授的叶心茹父母对夏津很不以为然,第一次到叶心茹家,夏津遭遇到叶心茹父母极为冷淡的脸孔。从叶家出来后,一路无语。沉默良久,对着明月,夏津动情对叶心茹发誓:“亲爱的,我们以后一定要发财。”

[ 三 ]

电话铃响了,叶心茹一看,是秋涛。叶心茹问什么事,秋涛说,刚才教会的陈牧师来电话,说有一位教会兄弟出了车祸,秋涛要马上去医院照顾受伤者。受伤者有一个和叶心茹女儿差不多大的小孩,是否让叶心茹照顾几天。叶心茹说没问题。

秋涛是叶心茹北京老乡,他的妻子彭雪,和夏津又原来在同一个小公司,都是那位华人教授的得意门生。当初,教授准备回国再创业,几家人一起在叶心茹家开会,教授说,“论辈分,你们都是我的学生,我理解你们出国打拼的不容易。现在我决定回中国创业,你们无论是留下还是跟我回去,我都能理解。”彭雪是个好强的女孩,第一个表态,说机会难得,人生就是要拼,决意跟教授回去创业。悲壮的气氛,几乎让叶心茹感动落泪。等大家都发言了,夏津还是迟迟不开口。夏津犹豫不决的主要原因是女儿,女儿才两岁,正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无论他带女儿回中国,还是留在美国,都不是最佳选项。再说,自己又不是在美国混不下去,随便找个一般工作混下去还没问题。

不知道叶心茹被气氛感染,还是她仿佛已经看见两百万美金向她招手,正在一旁逗女儿玩的她突然插话,说:“我们夏津不好意思,其实分别也就是两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再说了,每年我们俩还有一次探亲假。年纪轻轻,又岂能在乎朝朝暮暮。”

就这样,夏津稀里糊涂当了“海龟”。一百年前,中国人来美国淘金;而现在,却要从美国回到中国淘金。风水轮流转啊。叶心茹心想,人就像候鸟一样,冬去秋来,迁涉南北,一切为了更好的生存。

三年来,分别多,相聚少。叶心茹正真体会了那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滋味,李清照的“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再不是抽象的诗句。当年看起来浪漫的枫叶,如今堆满前院,杂乱无章。

[ 四 ]

夏津、彭雪等人回国后,叶心茹和秋涛联系并不多,虽然他们是老乡,但因为秋涛没有孩子,过着准单身汉的生活,基本生活在单身朋友圈子中。而叶心茹整天忙碌于女儿,工作又比较紧张,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第二天,秋涛来到叶心茹家,接那个孩子。叶心茹问受伤教友的情况。秋涛告诉她,人总算抢救过来了,命保住了,可胳膊没了。秋涛问:“你知道那人是谁吗?”叶心茹好奇地问“谁?” “他就是前几年当地华人著名的爆发户,连创三个上市公司的奇迹。” 秋涛说:“发了几百万后,可老婆跟别人跑了,留下孩子归他。他突然大彻大悟,皈依了上帝,并把所有的钱都捐给了教会。”

秋涛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给你添麻烦了。本来我可以可以照看孩子,可我没有带孩子经验。”叶心茹说:“没关系。两个孩子刚巧在同一个学校。我一起接送,也不费事。”

就这样,两人的来往渐渐多了起来。开始,两人谈话基本上是关于上海的那家公司,公司的业绩、公司的分红。

炎热的夏天,空调坏了,叶心茹请秋涛来修。虽然没修好空调,但看着大个子秋涛,钻到闷热的小阁楼上,忙得满头大汗,叶心茹感激不尽。一次深夜,公司要叶心茹赶到实验室做客户紧急处理。望着正在生病发烧的女儿,叶心茹束手无策,思考良久,还是拨通夏津的电话。

叶心茹慢慢觉得,和秋涛之间,比一般朋友,多了些同病相怜,多了些互相依靠。这种感觉,至少在这秋寒里,带来一丝暖意。

[ 五 ]

数月后,一天晚上。孩子刚睡着,电话响了,是秋涛,叶心茹问:“什么事?”秋涛问,可不可以过来聊聊。叶心茹往镜子瞧了瞧自己,说:“可以啊。”

看着秋涛惊魂失措的样子,叶心茹不解地问:“出什么事了?”秋涛说:“彭雪来信说,给我最后通牒,要么我马上回国,要么准备离婚。”叶心茹问:“为什么?”秋涛说“她说她的事业在国内。。。”叶心茹问:“那你决定了吗?”秋涛说:“还没有。”

沉默了一会儿,秋涛告诉叶心茹,很久很久前,他读过一个伤感的故事,巴黎一位美丽孤独的歌女,病重弥留之久,每天数着窗外枫叶飘零。当数到最后一片叶子时,歌女觉得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点。可奇怪的是这片树叶总不飘落,直到歌女病愈后,她才得知原来是一位暗恋她的一位画家,冒着寒风苦雨,在她生命弥留之际,连夜在她窗外画好一片永不飘落的秋叶。后来画家受寒病重逝去,歌女在画家的墓地久久俳徊。。。

“现在,我就在等这最后的一片叶子飘落,一切都将解脱了。”秋涛自我嘲讽道。

叶心茹不知道怎么劝说。窒息的沉默。终于,秋涛说“现在我好些了。我走了。”

送走了秋涛,叶心茹一把抓起电话,拨通了夏津的号码,疯狂大叫:“夏津,你给我听着,你给我马上回来!”

夏津那边一头水雾:“你疯啦,我正在开会。很重要的会。”

叶心茹几乎喊起来:“可是,你要是再不回来,最后的秋叶就要凋零了。”

[ 完 ]

2006-11-12 达拉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