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山人

本人倾心历史话题,宗教知识。在此表达对同胞的友情,对民族的认同,对孔教的崇拜。
个人资料
归档
正文

木铎杂志(第六期)

(2021-10-11 14:09:07) 下一个

木铎杂志(第六期)

编者语:论语圣经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和孔子对话的大门。读论语的目的不是学古文,读论语的目的不是学历史。通读论语的过程,就是我们和圣人直接对话的过程;前置经文中的诠释,只是协助理解字义—圣人的智慧和大道将引领我们从迷惘走向清明,使我们活得更有意义。

因为私人原因,第六期至今才发行,请读者原谅。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们计划出版二十期,每一期刊登一章论语(圣经版)力求简约,打破不良分子对论语的垄断,或者假‘论语专家’之名沽名钓誉。论语是一本天书,应该走进千家万户。当人手一册论语并都能‘畏天执礼’,那么就是小康世界了。

 

本期目录:

一,论语圣经版  雍也第六(共二十八章)连载

二,新书发布:《礼运篇新解》作者:鲍久师(共十章,分十次连载)

此文章以史料为基础,帮助建立正确的三观,拨乱反正,使读者心明眼亮,认识畏天执礼的重要性,并坚定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建设小康世界的信心。其文共欣赏,异议相于析-欢迎来稿讨论。

三,古文欣赏: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四,一起学论语

01.季氏之忧在萧墙之内章

02.天下有道章 

 木铎杂志编辑组

 

 一,论语圣经版  雍也第六(共二十八章)连载

 

 

 

 

 

            

            雍也第六(共二十八章)圣经版连载

 

6.01 雍也可使南面章

 

  (冉雍-姓冉,名雍,孔子的学生,冉雍为人宽宏简重,有人君风度,故孔子赞之;子桑伯子-人名,姓子桑,名伯子,鲁国人,提倡‘简’至不服衣冠、不要礼数的地步,冉雍不以为然,故有此问;可也简-此人简单得可以;居敬-主张‘敬’之意;居简-主张‘简’之意;然-认同;使南-可担大任之意,古坐北面南为帝王位;)

  冉雍子桑伯子曰:“可也简。”冉雍言:“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奈太简乎?”曰:“之言然。也,可使南面。”

6.02 有颜回者好学章

 (哀公-时为鲁国国君;弟子-此指孔子的学生;颜回-孔子的学生;不迁怒-喜怒在事,故能怒甲而不移于乙;不贰过-才有差失便能知止而不再犯;亡-音WU吴,通无;)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6.03 君子周急不继富章

 

  (公西赤-人名,姓公西,名赤,孔子的学生;使-公差;齐-指齐国;冉求-孔子的学生,时为夫子的管家;其-此指公西赤;请粟-申请小米;釜-古量词,一釜等于六斗又四升,庾-古量词,一庾等于十六斗,秉-古量词,一秉等于一百六十斗;请益-要求增加;适-此指前往;周急不继富-补穷迫者之不足,不接济有余者;原宪-姓原,名宪,孔子的学生;宰-此指原宪在冉求之后任孔子的管家;与之粟九百-此指俸薪丰厚;辞-原宪不受之意;毋!以与尔邻里乡党-此指俸薪不当辞,有余可接济亲朋邻里;)

  公西赤使于冉求为其母请粟。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求与之五秉。闻之曰:“之适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宪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6.04 子谓冉雍章

 

  (冉雍-姓冉名雍,孔子的学生;出身贫贱但品行高尚,其父贱而性恶,此章夫子用比喻明义。犁牛-价贱之耕牛,比喻冉雍之父,之子-此指牛犊,比喻冉雍;騂-音XING幸,红色,騂且角-牛犊毛色纯红、牛角漂亮,古时崇尚红色,天子用纯红色的牛作祭品;勿用-不用此牛犊祭祖;山川-转指神灵;其舍诸-岂会舍弃它之意,全章明示不可因出身贫贱弃用。)

  子冉雍曰:“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6.05 颜回不违仁章

 

  (回-此指颜回,孔子的学生;三月-言其久;其余则日月至-其他学生不能坚持之意;)

  曰:“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以矣。”

 

6.06 从政章

 

 ( 季康子-鲁国的权臣;仲由、端木赐、冉求,都是孔子的学生;从政-谓为大夫;果-有决断;何有-没问题之意;达-通事理;艺-多才能;)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曰:“也果,于从政乎何有?”问:“也可使从政也与?”曰:“也达,于从政乎何有?”问:“也可使从政也与?”曰:“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6.07 善为我辞章

 

  (季氏-即季康子,鲁国权臣;使-指派;闵损-姓闵,名损,孔子的学生,孝名在外;费-音BI 闭,地名;费宰-费县的地方官;善为我辞-请帮我谢绝之意;复我者-此指再来召我者;汶-水名,在齐南、鲁北的边境上;在汶上-离鲁去齐躲避之意;)

  季氏使闵损宰。闵损言:“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上也。”

 

6.08冉耕有疾章

 

  (冉耕-姓冉,名耕,孔子的学生,有德行,盛名在外;问-探视;牖-音YOU 有,窗户;命-此指天命;)

  冉耕有疾,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6.09 贤哉回也章

 

  (回-颜回,孔子的学生;箪-盛饭的竹器;)

  曰:“贤者,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贤哉

也!”

 

6.10 今汝画章

 

  (冉求-孔子的学生,学艺超前,学仁不力,故夫子有此训;中道-此指半途;汝画-画地自限之意;)

  冉求言:“非不悦之道,力不足也。”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6.11 无为小人儒章

(卜商-孔子的学生;儒-学者之称呼;)

 子卜商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6.12 言偃得人章

 

(言偃-姓言,名偃,孔子的学生;武城-鲁国的小镇;宰-地方官;得人-发现人才之意;澹-音DAN旦,澹台灭明-姓澹台,名灭明,孔子的学生;行不由径-指办事公正,不取巧)

  言偃武城宰。曰:“汝得人焉尔乎?”语:“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之室也。”

(18)

6.13 子赞孟子反不伐章

 

  (孟子反-孔子讲述的历史人物,鲁国的大夫,名侧;不伐-不自夸;奔-此指军队败走也;殿-即断后,奔而殿-此指因掩护军队撤退而断后,这在军事上是很英勇的行为;入门-军队进城门;策-鞭打;非敢后也,马不进-自谦之词,之所以‘断后’,是因马不走;孟子反不居功,受到夫子的赞扬。)

  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言:“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6.14 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章

 

  (时夫子在卫国,见政风败坏有感。祝-此指掌宗庙之官;鮀 -音TUO驼,人名,卫国的大夫,有口才,被委以重任;佞-音NING宁,此指阿谀奉承;宋朝-宋国的公子,名朝,出奔至卫,被委任大夫,外貌出众,人品下流;不有。。而有。。-此指在卫国惟有鮀、朝之流被重用;免于今之世-此指欲摆脱好谀悦色之世风;)

  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6.15 出不由户章

 

  (出-进出;户-门户;夫子用生活常识而引申出‘行必有道’的真理。)

  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6.16 文质彬彬章

 

  (质-本质、品质、内涵等之意;文-文采、教养之意;野-野人,粗鄙、简略之意;史-古掌文书者谓史,史者易夸夸其谈,引申为华而不实;彬彬-适当、相映之意;)

  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6.17 人之生也直章

 

  (直-秉持正直,平安之本也;罔-不正实、自欺者;幸而免-罔者或未遭殃只因侥幸;)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18 知之、好之、乐之章

 

  (知之者-受教能有认识者;好之者-对所知内容能思考、提高者;乐-音LE勒,乐之者-对学问乐此不疲,举一反三者;知此三者关系,才能自强不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19 可以语上章

 

  (夫子主张教育要由浅入深、因材施教。中人-此指对所学内容已有一定程度了解者;语上-授与高深之内容;)

  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6.20 樊须问智章

 

  (樊须-姓樊,名须,孔子的学生;为防樊须有失,故夫子有此训。智-明事理者;务民之义-为民之要义;敬鬼神而远之-智者能使老百姓敬鬼神而又不惑于鬼神,也即能敬能远;先难而后获-为民必以所难为先,而不计所获,此乃仁者之心;)

  樊须问智。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6.21 智者、仁者章

 

  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22 夫子论齐、鲁章

 

  (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但齐国政风急功近利,有霸政之气;鲁国政风重礼教、崇信义,故夫子有此论。变-政治变革之意;至于-达到更上层楼之意;道-先王之道,转天下大治之意;)

  曰:“一变,至于一变,至于道。

 

6.23 觚不觚章

 

  (觚-音GU孤,有棱之盛器曰‘觚’,若失其形则非觚也,时流行无棱之盛器也称‘觚’;觚哉-责疑:这是觚吗?夫子举一器为例,而天下之物皆然:君失其道不为其君。。。)

 曰:“觚不觚,觚哉!觚哉!”6.24 君子可逝不可陷章

 

  (宰予-姓宰名予,孔子的学生,初学答不专,而忧为仁反被害,故有此问;井有人-有人落井;其从之-下井之意;逝-前往救人之意;陷-愚而下井自陷,于事无补之意;可欺-被骗、吃亏之意;罔-昏匮、不明理之意;)

  宰予问:“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人焉’,其从之也?”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6.25 约之以礼章

 

  (文-古时指六经六艺及更多的文献;约之以礼-有了学问,凡事要有礼数;亦-才;弗叛-不违道、不犯错之意;)

  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 弗叛矣夫。”

 

 

6.26 夫子见南子章

 

(时夫子在卫国,古仕者访问它国有拜见国君夫人的礼节。南子-卫国国君卫灵公之夫人,恶名在外;见-南子请见,孔子拜谢不果,不得已而见之;仲由-孔子的学生;矢之-正告之意;否-音PI 批,泛指不由其道、无可乃何之事;予所否者-此指‘我虽不欲又不得不见南子’一事;天厌之-上天都讨厌;)

  南子仲由不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6.27 中庸章

 

  (中-无超过、无不及之意;庸-平常之意;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为德-作为道德标准而言;其至-指中庸之道是极其重要的;鲜-少;民鲜久矣-自世教衰,民不兴于行,少有此德久矣;)

  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6.28 博施于民章

 

  (端木赐-姓端木,名赐,孔子的学生;何事。。。必也-何止于。。。那更是;圣-指最高的精神境界、道德品质、理想人格;其犹病者-指圣人还心犹有所不足于此也;立-能站稳之意;达-通达之意;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即‘恕道’也,欲习‘仁’,从为‘恕’始,‘仁’是目的,‘恕’是方法;能近取譬-指学仁德要从眼前做起;仁之方-实现仁德的方法)

 

 端木赐问:“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者,何如?可谓仁乎?”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者!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待续)

  二,新书发表: 

  礼运篇新解(正文)

 

                                    前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久流长,中国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大约三千年。传说中的古文明社会是怎么演变成有文字记录的现代文明社会的呢?这是人类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从那里来?我们现在在那里?我们要到那里去?认识了这三个全人类的最基本问题,才能著书立说。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就能少犯错误,社会就能不断的向前发展。反之,就是折腾折腾再折腾,毁了英雄前程,苦了天下苍生!

自古至今,全世界追本溯源的文章多如牛毛。由于基本概念错误,所以假专家伪理论汗牛充栋,他们搞不清这三个基本问题而书写的再高深的哲学理论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故事。

在东方有一部能说明这三个基本问题的文献-那就是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年的’礼记‘这本记载了古代 中国典章制度的文献。

那么‘礼记’是谁记录的呢?中国两千年保存的大量有文字记录的资料都无可辩驳的证明:‘礼记’中重要章节都是根据孔子整理的历史事实的记录。如果没有孔子,万古如长夜!

孔子是中华民族之魂,孔子在中国虽然无宗教之名,但有宗教之实。孔子是‘古中国’最严谨的历史学家,‘叙而不作’,是孔子为天下记载历史的官员立下的规矩。

而《礼运篇》是礼记中最重要的历史文献。孔子在论语 ‘樊须问智章’中教导天下为官者:‘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有智慧的人,要使老百姓敬鬼神而又不惑于鬼神-如此才能‘畏天执礼’,才能了解历史的真面貌。

 

。孔子记录的《礼运篇》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近代中国很多人漫游世界学富五车,可是明白三大基本问题的一个也没有。

 

孟子曰:‘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是这些闻人的写照。

我编撰了‘礼运篇新解’,以达正本清源之效。

 

                             ( 一) 让史料说话

 

全世界有担当的历史学家都认同一句话:‘让史料说话’我们学习‘礼运篇’,再一起讨论,再一起说心得-就是在‘听’史料说话。谨录《礼运篇》全文

《礼运篇》分三章:大同章、既隐章、小康章。恭录内容如下:

 

**礼运篇-‘大同’第一章:(107字)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运篇-既隐第二章(九个字):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礼运篇小康第三章(136 字):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以上抄录”礼运篇”中252个中文字母,像‘天书’一样,记录了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

在学习礼运篇之前,我们先要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社会很渺小,千年历史也只是‘弹指一挥间’。所以我们可以把人类的全部历史归纳在两个时期-‘天下为公’的原始社会和‘天下为家’的现代社会。(小康社会)

礼运篇中大同章‘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内容是远古时代传说的记录;既隐章记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康章是‘天下为家’社会结构下全方位的记录。

‘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的社会形态都不是孔子的创造或孔子的主张。历代和现代都有很多人搞不清楚藏况,把大同、小康和孔子混为一谈,误人子弟。‘礼运篇’的内容不是宗教教义,也不是类如佛陀或苏格拉底苦思冥想的记录,更不是柏拉图式的把梦想当理想的故事,‘礼运篇’是人类有文字后最早的历史资料的记录。礼运篇中大同章‘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的内容是远古时代传说的记录;既隐章记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康章是‘天下为家’社会结构下全方位的记录。

 

孔子一生主张执礼,孔子教导我们要‘畏天’。读大同章,使你明白为什么要‘畏天’;读既隐章还要有悟性;读小康章,使你知道为什么要矢志不渝的‘执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然后千年来,总是有人借孔子之名招摇撞骗;在孔子身后一百多年的苏格拉底学着孔子的口吻说:’我知道我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还招来杀身之祸,历史圣人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