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Saft专栏》去杠杆化之路漫漫 美国经济复苏无坦途

(2009-08-11 12:02:13) 下一个
《Saft专栏》去杠杆化之路漫漫 美国经济复苏无坦途

2009年 8月 11日 星期二 15:20

撰稿 James Saft 编译 刘兰香

路透阿拉巴马州汉斯维尔8月11日电---美国上周五公布的就业报告优于预期,令投资者欢欣鼓舞,但若一年过後再来看,很有可能会发现当日最重要的经济数据实际上是鲜有人关注的美联储(FED)消费者信贷报告,因该报告在纽约时间下午三点才姗姗来迟,而当时很多投资者甚至是一些分析师都已经在酒吧里弹冠相庆了.

据美联储报告,过去一年的未偿还消费者信贷下降2.8%,创下50多年来最快降速.消费者借款仅在6月就减少逾100亿美元,自去年末以来则锐减近600亿美元.简而言之,曾经是全球经济增长领头羊的美国消费者在退向牧场,而且很可能在此流连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7月就业人口降幅小于预期,工作时间持稳,以及最大的亮点---失业率实际上从9.5%降至9.4%.就业市场的直线下滑之势明显接近尾声,但着陆区仍岩石密布.

首先,失业率之所以下降,是因为停止找工作的人数上升,从而令该数据增色.毫无疑问其中有些人中了彩票,还有一些人可能进了修道院,但我敢打赌这26.7万停止找工作的失业民众中绝大部分都不过是灰了心.

那麽我们为什麽要强调消费者信贷数据?消费者支出占美国经济活动的70%以上,而美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是受到债务而非投资和储蓄的推动,所谓债务具体而言就是消费者所借的债务,当然这些债务都被花出去了.

但是现在,即便是在股市狂飙突进的情况下,美国家庭的财务状况仍很糟糕,人们也越发意识到偿还债务才是明智之举.

还不清楚消费者信贷下降是源于需求匮乏还是由于供应紧张.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两者兼而有之;借款人和放贷者都越来越认识到自身的脆弱以及彼此互相刺激所存在的缺陷.

据资产管理公司Comstock Partners,在过去十年,美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就要借5.4美元债务,高于1990年代的3.2美元和1970年代的1.7美元.(here)

不堪一击的日本模式

债务仍在推动GDP的创造,但债主已易人;现在是政府借款和支出替代了消费者和其它民间活动.

这样也好,只是到了某个时候,若非民间部门再次发力,或者政府推出又一轮刺激性支出计划,否则若政府或消费者都无力接棒,经济增长就会陷入停滞---而我认为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这正是日本在1997年面临的情况,当时在经历数年的赤字支出後,日本在时机未成熟的情况下就开始财政改革,致使该国经济陷入长期反复发病的境地.

日本当时的债务泡沫是拜企业所赐,泡沫破裂後,日本企业债务相当于GDP的比例从1991年的125%降至2001年的95%.注意两点:这个过程耗时十年,且债务规模降幅非常之大.

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若当前债务的大头---美国家庭按照这个规模来降低财务杠杆,就意味着到2018年底时,债务相当于GDP的比例会从大约130%的近期高点降至100%左右.

偿还这麽多债务令人痛苦的一点是,这个过程最好是循序渐进的,即便这意味着到大约2011年的时候就会感觉很煎熬.因为如果人们以很快的速度削减债务,那麽不是会出现违约,从而令银行和资本中介系统岌岌可危,就是会导致消费和投资急剧减少,从而令经济之舰沉没.

因此政府挺身而出了.他们为支撑需求而加大支出,他们向银行体系伸出援手,方式则既有直接注资,也有间接为那些"大而不能倒"的银行健康状况免费承保,且承保规模史无前例.

降低财务杠杆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当前洋溢着喜庆氛围,但美国很有可能在不久後就会需要另一轮刺激性支出---肯定是在削减债务这一痛苦过程结束之前.

奥巴马政府或许能够就此达成政治性的共识,他们或许也能够继续大举借债,同时又不对其融资市场生态造成太大的破坏.

这些都有可能,甚至是很有可能,但可能性肯定没有美国股市涨势所反映出的那麽大.(完)

© 路透 2009 版权所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