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故乡特产:千古传颂武昌鱼

(2009-06-13 22:20:01) 下一个

故乡特产:千古传颂武昌鱼

  1956年6月1日,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游泳》,开头两句曰:‘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极大的兴趣。当天及随后几日,他在“永康号”轮船上和东湖宾馆内,吃了武汉名厨师杨纯清做的“清蒸樊口鳊鱼”、“干烧鲫鱼”、“瓦块鲭鱼”等几个湖北名菜。

  武昌鱼原是一个典故。据《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吴末主孙皓自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百姓沿着长江溯流供给,深以为苦。左丞相陆凯上疏引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至武昌居。”意思是说,武昌鱼虽然味美,不如喝老家建业的水;宁愿在老家建业死,也不愿到武昌去居住。武昌鱼就是由此得名的。

  如同张翰有松江鲈莼之思一样,武昌鱼的典故也被历代骚人墨客大量引用,如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庾信,在《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诗中,有句云:“还思建业水,终忆武昌鱼”。又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送费子归武昌》一诗中,也有句云:“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再如南宋诗人范成大的《鄂州南楼》诗,写道:“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马祖常有“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忘武昌鱼。”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当然,诗人用典,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常常代表某种思想感情,不一定非要亲身经历才能下笔,但从另一方面看,武昌地区鱼美,却也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长江流域是我国淡水鱼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湖北省地处长江干流中游,有800公里的江面横贯全省。而省境内上百个大小湖泊都与长江相通,这就为鱼类的滋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据统计,湖北省境内长江水系的鱼类,已知的约有170余种,常见的有较高食用价值的,有鲤、鲫、鳊、鳜、鲩(草鱼)、青鱼、鳢(乌鱼)、鳝等40余种,特别是武汉东南的梁子湖,湖面宽阔,水草丰茂,是一个美丽而又盛产鱼类的地方。每年秋风起、树叶飘的时候,梁子湖里的鱼随湖水外泄,游至离梁子湖西北六七十里地的樊口,进入长江。这时,渔民们就在樊口捕捞大量的鱼,其中尤以鳊鱼为世所珍。据《湖北通志》所载:“鳞类:鳊,即鲂,各处通产,以武昌樊口、襄阳鹿门所出为最。《武昌县志》云:‘鳊鱼产樊口者甲天下。’”《中华全国风俗志》亦云:“各湖鱼产年数万金。樊口之鳊,肉嫩味美,尤为著名。”又据民间传说,樊口鳊鱼,脂肪多,鱼刺投入水中,可以冒出三个油花来。把鳊鱼鱼刺冲汤,还可以解酒。

  樊口鳊鱼最宜清蒸。取一尾1000克重的鳊鱼,洗净,在鱼身两面划一定深度的柳叶花刀或兰草花刀,洒上精盐,佐以火腿片、冬笋片和冬菇,加葱、姜、绍酒,然后上笼,用旺火沸水蒸十五分钟,出笼后拣去葱姜,最后以蒸鱼汤汁、鸡汤、鸡油、香油烧沸起锅,浇在鱼上面,洒上胡椒粉即成。

  樊口鳊鱼包括团头鲂、三角鳊和长春鳊三种。近年来,谈到武昌鱼,多以为指的是团头鲂。这种色的体型很特别,上下高耸,左右扁平,头圆背隆,肉多体厚,两侧呈菱形;口较宽,背鳍短,尾柄高。此外,每块鳞片中部都有一片银白色的界域,前后相连,构成十几条银白色条坟,十分醒目。据说这种团头鲂全国只有樊口才有。其实古人所说的“武昌鱼”是一种泛称,并没有指定是哪一种鱼,因此有没有必要把别种鱼都排除在外,这很值得考虑。倒是苏东坡最识趣,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这就把武昌地区盛产鲜鱼、精烹鲜鱼,形成鱼味之乡的实际情况高度概括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