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江南到底指哪些地方?

(2009-05-23 13:38:01) 下一个

江南到底指哪些地方?


“江南”是一个古老而常青的词语,它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长江为词根,像长江一样绵长而经久不息,像长江一样使人自豪,令人神往。“江南”是表示方位或地域的词,历代文献中不乏它的身影。文人是词语使用的模范和标准,他们笔下的“江南”代表了人的普遍理解。历代文人笔下的“江南”告诉它所表示的地域,两千年来经历了由西向东的迁移和由宽到窄的退缩。


“江南”表方位时以长江南岸为基准线,线以南都是江南,以北则绝对不是江南,它是一个绝对概念,并不存在模糊性。表方位的典型用法是“江南”与“江北”对称。


如王勃《秋江送别》:“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杜甫《夔州歌》:“东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相趁凫雏入蒋牙。”韩熙载《感怀诗》:“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等。


然而“地域”是由封闭曲线圈定的具有特定历史文化的区域,因此,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并非都称“江南”,哪些地区称“江南”则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某些时代,长江以北地区反倒属于“江南”。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诗清晰地反映出方位和地域的区别:“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诗题中的“江东”只表地域不表方位,从不与“江西”对称,它指的是三国时的东吴辖地,“江南”则既可表方位,也可表地域。


现代汉语中,“江南”所指地域是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南地区,以及浙江北部和上海。如陈毅《韦岗初战》:“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江南指镇江)”周恩来《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江南指皖南泾县)”朱自清《南京》:“贡院原也在秦淮河上,现在早拆得只剩一点儿了。民国五年父亲带我去看过,已经荒凉不堪,号舍里草都长满了。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江南指南京)”余秋雨《江南小镇》:“像多数江南小镇一样,周庄得坐船去才有味道。我约了两个朋友从青浦淀山湖的东南岸雇船出发,向西横插过去,走完了湖,就进入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方⋯⋯上午看完了周庄,下午就滑脚去了同里镇。同里离周庄不远,却已归属于江苏省的另一个县——吴江县。(江南指苏南)”鲁迅《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江南指上海)”


然而,秦汉以前,“江南”所指地域并非长江下游的吴越之地,8ttt8中游的南楚江湘之地,相当于今天的湖北、湖南,有时也指“吴头楚尾”的江西。


屈原《九章》:“与王趋梦兮课后先,君王亲发兮惮青兕。朱承夜兮时不可□淹,皋兰被径兮斯路渐,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江南指楚国南部,今湖北长江以南和湖南一带)”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四十二》:“十月,郑伯如楚,子产相,楚子享之,赋《吉日》。既享,子产乃具田备,王以田江南之梦。(江南指洞庭湖一带)”


《尚书.卷十》:“夫春秋之豫章在江南、汉淮之间,汉之浔阳、江夏在江北,后世皆在江南。(豫章、浔阳在江西,江夏在湖北。江南指长江中游南岸地区。)”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天下,东吴所辖地域称为“江东”,扬州、荆州、交州,北以淮河与魏对峙,西以三峡与蜀对峙,南至福建、两广以及越南北部和中部。当时,“江南”与“江东”同义,互相替换使用。


东晋南朝时期,习惯将昔日的“江东”称为“江左”,仍与“江南”同义。


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历来被史家称为“江南”,所辖地域北至淮河,西至湖北,南至福建。《四库全书》收有三部以“江南”冠名的书,均指南唐。这三部书是:陈彭年的《江南别录》、龙衮的《江南野史》、无名氏的《江南余载》。


《宋史·世家传一·李煜》:“江南伪主李煜,承奕世之遗基,据偏方而窃号。(李煜是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无名氏《南唐升元殿基下石记》:“莫问江南事,江南事可凭。抱鸡升宝位,跨犬出金陵。子建司南位,安仁秉夜灯。东邻娇小女,骑虎渡河冰。(金陵是后唐都城)”


唐宋时代,“江南”既可指长江中游,也可指长江下游。


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江南指长江的湘江流域)”


白居易《忆江南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忆江南三》:“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吴宫在苏州)”《除夜》:“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江南指九江)”


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淮南望江南,千里碧山对。我行倦过之,半落青天外。宗英佐雄郡,水陆相控带。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江南指皖南宣城)”《江夏赠韦南陵冰》:“头陀云月多僧气,山水何曾称人意。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讴。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且为吾倒却鹦鹉洲。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江南指武汉)”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京口今为镇江,瓜洲今属扬州,钟山在南京)”


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江南指无锡)”《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草长江南莺乱飞,年来事事与心违。花开后院还空落。燕入华堂怪未归。世上功名何日是,樽前点检几人非。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江南分别指常州和镇江)”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建康今为南京)”


明清时代,江浙一带已成为经济和文化重心,“江南”所指地域减缩为特指江浙一带。直到清初,由南直隶改设的江南省仍指今江苏、安徽两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此后,“江南”特指江浙皖沪才最后定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