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华尔街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横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马冷眼瞧
个人资料
正文

江南美女与唐诗

(2009-05-19 07:59:39) 下一个

江南美女与唐诗

by 梦回唐朝

江南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的美女。最早的是西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李白《西施》)“忆昔西施人未求,浣纱曾向此溪头。一朝得侍君王侧,不见玉颜空水流。”(施肩吾《越溪怀古》)流水依旧,而玉颜已逝,令人感叹不已。另外,历史上的江南美女还有项羽的宠妃虞姬、周瑜之妻小乔、钱塘娼女苏小小、金陵莫愁等。唐代产生了大量描写江南美女的诗篇,唐诗中吟咏美人的诗层出不穷。王琚有《美女篇》,岑参有《醉戏窦子美人》,孟浩然有《美人分香》,李白有《陌上赠美人》、《口号吴王美人半醉》、《代美人愁镜二首》,张渭有《赠赵使君美人》,杜甫有《佳人》,张籍有《美人宫琪》,顾况有《代佳人赠别》,武元衡有《赠佳人》,李贺有《美人梳头歌》,陆龟蒙有《美人》等,把美人的仪态和情趣从内到外写了一遍。唐代诗人对江南美女的形容,有佳丽、吴娃、吴姬、越艳等。

江南美女有着娇好的姿容体态。她们有着洁白的肌肤,这一点似乎成为江南美女与其他地方女子的显著区别。李白描写江南女子白皙清秀的诗歌就很多。“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一)“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李白《越女词五首》其二)“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李白《浣纱石上女》)把吴女之白作为整个诗歌的主题。江南气候宜人,山水秀美,自然会造就美女的白皙肌肤。正如杜牧“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杜牧《杜秋娘词》)所吟咏的一样。加上采莲女多赤足在水上劳动,其素足也就给人以很深的印象。“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杜甫《壮游》)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江南女性容颜之美并无身份之分,既可以是贫寒浣纱女,有“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王维《洛阳女儿行》)的不平;也可以是歌妓,有“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白居易《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的沉醉。她们的体态窈窕多姿,“吴娃与越艳,窈窕夸铅红”(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她们有的丰满可人,“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王勃《采莲归》)。将江南美女与鲜花相类比由来已久,梁代昭明太子就曾有“莲花泛水,艳如越女之腮。”(《锦带书十二月启》)诗人常常以鲜花来形容赞美她们,“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宋之问《浣纱篇赠陆上人》)惊叹“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儿女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木兰舟上,何处吴娃越艳,藕花红照脸。”(孙光宪《河传》)写江南美女人面与鲜花相映衬,别有一番情趣与意境。

江南美女还有着丰富的性情和才艺。从总体上看,江南女性的性情开朗活泼,健康乐观。她们有的娇羞,“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有的大胆,“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李白《越女词五首》)有的天真烂漫,“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李白《经离乱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孙光宪《八拍蛮》)有的机灵活泼,“吴娃足情言语黠,越客有酒巾冠斜。”(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有的深情款款,“越女含情已无限,莫教长袖舞阑干。”(羊士愕《郡中即事三首》)有的热情欢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金陵酒肆留别》)当垆卖酒热情待客,如春风扑面。“半道逢吴姬,卷帘出揶揄。”(李白《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访崔四侍御》)卷帘嘲戏,泼辣俏丽,毫无拘束。江南社会普遍流行乐歌舞蹈,杜牧到湖州后,描写江南秋收后人们庆祝丰收的情景时说,“万家相庆喜秋成,处处楼台歌板声。”(杜牧《八月十二日得替后移居霅溪管因题长句四韵》)就是这种文化氛围的写照。唐诗中对江南佳丽擅长歌舞的描写,与其美丽多情一样,几乎成为她们的专利。“越女歌长君且听,芙蓉香满水边城。”(常建《吴故宫》)“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青黛画眉红锦靴,道字不正娇唱歌。”(李白《对酒》)“吴姬对酒歌千曲,秦女留人酒百杯。”(鲍防《人日陪宣州范中丞传正与范侍御传真宴东峰亭》)都对她们的娇美歌喉赞美有加。同时她们还擅长音乐与舞蹈。“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李白《九日登山》)“吴姬缓舞留君醉,随意青枫白露寒。”(王昌龄《重别李评事》)“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当这种优美的歌声与具体场景结合起来时,便构成了动人的艺术境界。“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声尽灯前各流泪,水天凉冷雁离群。”(鲍溶《吴中夜别》)秋日送别本已惆怅不已,吴女的歌声更增添了无限愁绪。

江南佳丽在唐代诗人心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他们赞美她们的娇媚灵秀,也敬佩她们的出众才艺。如张籍《酬朱庆馀》所云“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中虽然是用比兴手法赞扬江南举子朱庆馀,但其中仍然可以透露出唐代诗人心目中江南美女的份量。所以唐代诗人在江南游历,并不乏对她们的向往与追慕,也就有了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白居易晚年创作的大量赞美江南景色与生活的作品,如《忆江南》等,也许其中就有思念江南美女的内容。脱俗清雅的隐逸之士孟浩然来到江南越中,面对耶溪边的“新妆浣纱女”,也不由得产生“相看不相识,脉脉不得语”(《耶溪泛舟》)的感叹。韩愈《刘生》诗中写刘生游历至江南,“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刘生在越地停留三年,全因越女的美丽动人,可见诗人对江南佳丽是情有独衷。其实江南佳丽并不仅仅是因为容貌魅力而吸引男士,她们中也不乏能诗善文的才女,她们都有动人的诗篇传世。据《丽情集》记载,越溪一杨姓女,善写诗歌,但每首总不超过两句。有位姓谢的书生向她求婚,杨女的父亲便将她创作的两句诗交给谢生,让他续对以定婚否。杨女看了谢生的续诗后,惊叹不已,称“天生吾夫也”,二人终成眷属。杨女的前两句为:“珠帘半床月,青竹满林风。”写清新舒朗之景,以景写情,抒发了内心的寂寞与期待。谢生的对句为:“何事今宵景,无人解语同。”以心灵独白巧妙回应,道出了今宵美景没有知音的伤感。二人之联句景美情深,堪称心有灵犀,珠联璧合。七年之后,杨女竟在与谢生联句赋诗后,在谢生的怀里而逝。杨女:“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谢生:“从来说花意,不过此荣华。”杨女:“明月易亏轮,好花难恋春。”谢生:“常将花月恨,并作可怜人。”整首诗抒发了一种春去花落、美好事物难以长留的伤感。这是一则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杨女以诗而嫁谢生,又吟咏着诗歌逝于谢生怀抱,其出众的才华与敏感深情当为日后江南才女的源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