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会出中国记》董艳云著
1865 年 6 月 25 號,戴德生 (James Hudson Taylor) 在英國的布萊頓 (Brighton) 設立了中國內地會 (China Inland Mission CIM, now is called The Oversees Missionary Fellowship) 。 當設立中國內地會的時有一個原則:要召一群宣教士,可以全家遷到中國,而且一定要願意遷到中國的內陸地區。 現時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分別來自东亚十个国家地区传福音 .
現時時海外基督使团有大約一千名宣教士,分別來自东亚十个国家地区传福音 .
戴德生設立中國內地會以後就帶領了一批宣教士來到中國。 內地會後來成為西方的所謂「信心差會」跟世界內地宣教的榜樣, 那麼西方宣教史就以他作為分界線, 从而就看到戴德生在宣教运动上的重要性和地位。 从那时候就称为“內地宣教時期”。 內地會的「信心原則」( Faith Principle )就是憑著信心按照上帝的呼召去進行工作。不借贷,不募捐。 遇上經費的困難時,他們不會公開向人徵款或籌款,只讓上帝感動人來幫助他們。
内地會的宣教士們打破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隔閡,來到中國内地傳福音,並建立教會,克服重重困難。初期,內地會的宣教士來到中國後,必須改穿中國服,並梳中國髮式 ( 去髮留辮 ) 。當時,戴德生更因而被英國國內的一些人士指控叛國。
这本书讲述了从 1948 年起中国政局风起云涌,特别是韩战爆发后, 中國內地會同工为了不连累当地同工,在兩難之間,只得向中國教會依依道別。 当时差会在中国各地,特别是内陆省份共有 627 名同工和两三百个小孩。
作者如何描寫大舞台上這許多人的謝幕退場?她的心思與筆觸宛如一盞探照燈,依次投向當時中國各地內地會成員的臉上,從一人轉向另一人,從一事轉向另一事...直到 1953 年七月最后两个宣教士过了边境。 虽然他们每个人的遭遇都大不相同, 但一样的都是在神的计划当中。 在这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到, 每一步都有神的美意, 神的供应, 和他的保守如影如随。 “连一蹄, 连一夫都没有留下”。
《比 1000 頭水牛更夠力》作者 : Hildegard Horie
「小妇人」艾伟德 Gladys Aylward 是近代宣教史上,上帝最独特的仆女之一。她没有傲人的学历,只有丰富的爱;没有口才,只会对小孩讲耶稣的故事。她个子小小,却带着与神同在的充沛能力。 在烽火战乱的大地上,她带著上百的孤儿,辗转流离。她的事迹,牵动普世千万的人。 原来战争与苦难,不过是她跟随上帝的背景道具罢了。
正像她自己所说:“本来应该是另外一个人去中国的,一个学问渊博, 强壮, 良善且聪明的男生, 可是他不愿意去, 上帝就看看有没有人愿意去,他找不到人, 直到他看到艾伟德,‘这个人在这里, 她没有什么头脑, 可是她愿意,就让她去吧’”。
神的恩典总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 我们也许认为自己和那些宣教士们差得很远, 我们也许慨叹自己没有才干恩赐, 可是我们是不是象艾伟德一样, 有一颗愿意的心?
这本书就像一本惊险万分的探险奇遇记, 除了非常生动易读外,书中的插图也使人爱不释手。 是孩子们枕边故事的最好选择。
《烈焰城堡 - 囘教世界初探》
囘教世界是被公認最難傳福音的地區,回教徒則是最難傳福音的對象。
作者嘗試剖析回教在宗教與社會文化上的障礙,提供可能的解決之道。作者並非佯稱障礙已完全去除,而是盼望藉著對這些問題的了解,使傳福音更有果效。
这是一本非常务实的书, 带给你对普世宣教的大的图象更多的了解。 特别是林安国牧师将讲论“回教世界宣教的挑战”, 这本书将是很好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