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174)
2008 (206)
2009 (115)
2012 (1)
2013 (1)
2017 (1)
建筑上的细节:
椭圆形的草地:
学院占地面积很大,一层又一层:
这个学院算是对游客比较大方的,我们可以再进一层看看:
想象一下,坐在这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读书:
没掌握好时间,一眨眼,已近黄昏:
St. Mary 塔:
Balliol College :
路过的建筑:
St Michael at the Northgate 的 Saxon tower:
St Michael at the Northgate 教堂上的雕刻:
位于Ship Street上的一栋房子,从侧面看是歪歪扭扭的,好像随时要倒塌的样子:
牛津有两个可以登高看全景的地方,其中一个就是 Carfax,可惜五点就关门了:
敲钟人:
牛津博物馆:
牛津邮局:
古老的邮箱:
Christ Church College 也是牛津相当重要的一个学院:
大门穹顶上的图案:
看进去:
后院的草地:
天都快黑啦,才终于走到了牛津的封面建筑 Radcliffe Camera:
St. Mary the Virgin 大教堂。星期天晚上六点 ,钟声在牛津城回荡,人们都过去做礼拜,规模浩大:
在礼拜堂外远远地拍了一张做礼拜的情形:
路过一家卖钢笔的店。我都记不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握钢笔了,如今更是很少动笔(除了签名外)。看到这支红色的鹅毛笔,感觉是在另一个时代:
Magdalen College 的夜景:
差不多快走出校园中心了,看到一个小亭子。请注意亭子旁的交通标志,写着 giveway,在加拿大是yield。感觉英式英语很直板,再比如,出口处他们叫way out,我们这里都叫exit。
Sheldonian Theatre:
一家剧院:
结束了牛津城的旅行。牛津城有两大特色在最后提一下,一是教堂多,宗教色彩浓郁,这点在上面的图片里已经介绍了;二就是男学生大多穿黑色呢子上衣,很有《哈利波特》的意思,我们在Christ Church College 门口还看到一群小学生,都穿着黑色的呢披风,很酷。除此之外,感觉一般。
坐火车离开牛津返回伦敦,发现我们这一整天浑然不知地在牛津度过了天气尚可的日子,而伦敦早已是下雪纷飞。District line开到离 East Putney 还有三站路的时候,广播宣布"all change"。大伙都很迷茫地下了车,相互打听怎样乘坐地面交通。同路的人还不少,一起去转14路。在车站等了好久,不见一辆公交车过来。警车路过,也没有过来招呼我们,就那么一帮人傻乎乎地等着。后来才知道地面交通老早就取消了。雪,是那种非常潮湿的雪,落在头发上,把头发裹成了冰柱子。全身又湿又冷。车站有个女的,特别疯。举着个单反要给大家拍照,还嚷嚷着明天见报。没人有心思理她。雪越下越大,当地人都从家里跑出来打雪仗。我们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很多人奈不住了,就叫出租。出租车从那天起把价格翻倍了。
我们又等了一阵子,想想伦敦这么小,三站路也不算什么,干脆自己走吧。路上挺热闹,打雪战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老人出来溜狗,还有专业摄影师扛着三脚架出来拍照的。我们和他们相比,真是两种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