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一家就要搬家去南方的当儿,一家大人又带着一哭哭啼啼的小男孩找上门来,说领导把人家给打了。了解自己家孩子的领导的姥姥赶紧给赔不是。领导见状,又冲上前去给了那小男孩一巴掌,“你还敢找我们家来”。姥姥赶紧拦住训斥,等领导喊了一句,“他又叫我三毛子了”,两边家长就尴尬的不说话有好大一会儿。领导号称是小古人,1995年领导第一次带大[
阅读全文]
我经常和领导开玩笑,说自从世上有了她,属相有了第十三种,就是猫。属猫的,哪有属猫的?您还别说,西南方向距离领导居住的城市500公里之外的越南就有属猫的。为什么说领导是属猫的?猫有什么特征?面呈圆形,会捉老鼠。这是我小时候看的新华字典上的解释。我们家领导,那脸型就是一辈子的娃娃脸,还略带婴儿肥。当我把我和领导谈恋爱的事情第一次告诉我妈妈[
阅读全文]
皮皮虾我们走,我们一起做朋友领导爱吃虾,包括皮皮虾,但是不包括小龙虾。有大龙虾吃谁还去吃小龙虾!领导对虾情有独钟。领导打小时候就爱看书。一本书里面写道,虾皮里面富含钙质和蛋白质。有一天,领导妈妈特意买回来个儿头不算小的海虾,要吃虾仁、猪肉、韭菜三鲜馅儿饺子。妈妈当然是去头、剥皮、除黑线、再剁碎、和馅儿。但是领导突发奇想,把虾皮捡回[
阅读全文]

陷入热恋后的一天,领导和我在校园里遛着弯儿。我看到一位校内子弟在摆摊儿卖甘蔗。我赶紧请示领导,要不咱也买两节儿甘蔗吃?!
只见领导这时候居然背起了手儿,一副不屑一顾的做派。
顿了顿,领导说,我们在桂林的时候,农民卖甘蔗都是拉着车进城卖,我爸一买就是买一大捆,才三毛钱一捆。哪有论节儿卖的?
这么便宜?我赶紧面部表情上做着配合。
领[
阅读全文]
在北洋政府时期,有句话叫“后脑勺子是车票,妈了巴子是路条”,因为那时候张作霖奉系军阀势力比较大,全国范围内东北人都没有人敢惹。那时候的东北人养孩子有个特点,腿儿要捆起来、要睡高粱枕头,要腿直溜、脑袋瓜子即后脑勺子要有形,当时东北人的所谓有形其实就是无形,是扁平。我们本科班有四个东北人,一位女生、一个满族的,似乎后脑勺子都正常;[
阅读全文]
前年去年先后去过石林、桂林和大理,可谓是老电影回味之旅。在石林游玩一天,《我陪阿诗玛回家乡》听了估计有30遍,然后耳朵里回响着这个歌儿不下5天。在桂林阳朔的那几天,《世上哪有树缠藤》、《山歌好比春江水》等我倒是百听不厌。领导小时候想过当售货员站柜台卖茶叶,但是想不到有机会当演员,而且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话说,在1976年的一天,领导上的这个[
阅读全文]
茶,是一个文化符号。小时候,我们家有茶喝。因为在福建的大表舅会定期给他的姑姑、我的姥姥家寄茶叶。我也很喜欢喝茶,但是没有瘾。现在在国内工作,每年收到的茶叶不下二十盒,但是我对茶叶倒是没有那么热爱,主要是我去别的公司领导的办公室或别人拜访我时蹭茶喝。很少自己泡壶茶水喝,没有那份闲情逸致。主要是节省时间,另外我觉得现在的食品特别丰富,[
阅读全文]
领导让我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我俩正在花前月下(确切说是湖边杨下)时,猛然一阵风刮过来,就从树上掉下来一个洋辣子(绿刺蛾),就掉在脚下,领导也被吓了一跳。领导赶紧说,别碰它,它会跟你换汗毛。换汗毛?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我当即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我大笑不止。笑的领导都有些不高兴的时候,我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起来洋辣子看了看[
阅读全文]
小的时候,时代穷,家里更穷。在我们村、我们生产队,在农村作为粮食的生产者,每个人的口粮一年只能240~400市斤,吃连皮带骨的猪肉每年吃4市斤、鸡蛋每年吃五个左右;羊肉和兔子肉一般人不吃;至于是否吃到牛肉则取决于生产队是不是有牛病死,这种好事情(坏事情)一般的三五年遇不到一次;吃到还是吃不到鸡肉取决于家里养的鸡是否得鸡瘟而死。以我奶奶为首的一[
阅读全文]
自从把牛肉错当成猪肉买回来,领导开始关注起牛肉来。领导发现那牛肉怎么那么瘦啊?就算妈妈解释说牛皮被剥下来做皮鞋去了,那牛膘呢?领导终于发现了牛也有白白的肥肉。可是定睛一看,这牛膘也太薄了吧,根本比不了猪的肥膘。牛瘦的皮包肉,都没有膘儿,这太可怜了!领导自小就悲天悯人,甚至悲天悯牛。领导心想,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地主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