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国际上最新的教育理念、书籍乃至课程等,现在都很容易获取。在国内上国际学校,或者出国上本科甚至中学,也是很多家庭的选择。 但往往只有出过国的人才了解,在海外,中国文化的根是多么重要,这不仅仅是安身立命之所,也是在一个多元文化中发挥自己独创性、赢得别人尊敬的源泉。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中国注定要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4-05 09:28:01)


文/夏子
今年西洋的复活节正好碰上中国的清明节,这样的巧合引发了我一连串有趣的联想。
复活节里的兔子文化和彩蛋文化,估计都是从远古传说故事裡发展出来的,它们在所属岁时节令里应该都是重要的节俗与象征。
但究竟象征什麽呢?好像都和古欧亚非几个古老农耕文明的春耕、生育之神有关。特别是巴比伦文明里有一个叫做Ishtar的女神,为了拯救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1984年,我国着名油画家,靳尚谊,找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女大学生当模特画了一幅油画。 画中背景只有三样东西,座.江.山。 没想到三十年后这大学生竟成了第一夫人,当初的“座•江•山”现在竟然成了现实。 这幅油画,现被中央美院收藏,据说着名股神巴菲特要岀3000万美金收藏,但被中央美院拒绝。 毫无疑问若干年后这幅油画将是中央美院的镇馆之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本文转载自文茜世界周报脸书专页
3/26,在北京,接受当地报纸媒体专访。其中一名记者见我,年轻的模样:送了我一本诗集:那是一个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作业员、最终觉得生命无奈走上跳楼的人,生前才华洋溢的诗集。她把诗集送给我,问我:如果他看了妳的书,是否对生命不会那麽绝望?然后,开始访问。感谢此篇深刻的报导。陈文茜:给时代浇一盆冷水给青年来一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童清峰 李光耀与台湾朝野领袖均有交情,尤其视蒋经国为知音,感激蒋在新加坡刚独立、最孤立无援时,伸出援手。同时李光耀穿梭两岸,与两岸均维持友好关係,在当年台湾与大陆相互敌视的年代,发挥破冰作用。 三月二十三日辞世的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与台湾关係密切,共访问台湾至少二十五次,可能是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华民国最高纪录。 台星超过四十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马来西亚伊斯兰党决定在其执政的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并寻求国会通过,引发争议,华人社会立刻与之决裂,担心这缺口一开将冲击世俗社会,使大马走向神权化。伊斯兰法课题也撕裂在野的民联。执政党巫统的立场是伊斯兰法能否落实的关键。 正当马来西亚朝野阵营热烘烘地合力围剿丑闻缠身的「一个马来西亚发展公司」(1MDB)之际,在野党伊斯兰党保守派则放弃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3-22 18:57:42)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3/23日稍早病逝于新加坡中央医院。 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于2015年3月23日3点18分逝世,享年91岁。新加坡民众稍早前几天在医院门口为他祈福。(新加坡联合早报) 新加坡独立初期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是为了跑华北马来西亚赶出去而独立的。 李光耀看到二战后独立国家深受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未能理性发展,保留英国殖民时代的雕像,并且理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Realdevelopmentisnotleavingthingsbehind,asonaroad,butdrawinglifefromthem,asfromaroot.
G.K.Chesterton(1874-1936)
Englishwriter
----------------------------------------------
你有想过91岁的时候要干嘛吗?退休、养老、带孙子。
BarbaraBeskind在两年前加入了IDEO,硅谷知名的产品设计公司,IDEO曾设计过苹果电脑和微软的第一个滑鼠等。
Beskind高中毕业时想成为一个发明家,但是那工作需要有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我们往往将当下受欢迎的事情或者人物或者主张等同于「正确」。受欢迎,只是市场的意义,或者时代的象徵,但它绝不能等同「正确」。----希腊不穿鞋、袍子有跳蚤的哲学家,苏格拉底
-------------------------------------------------------------
废核?蔡英文只关心选票?
文/银正雄 毫无疑问,蔡英文下令绿营执政的13县市,在3月14日发动的「废核大游行」已告失败,堪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文/陳文茜
我們需要一個教我們學會「快樂」的學校,一所面對不同人生階段、不同人生課題的愉悅學校。
「愉悅學校」的概念,並非我的創見。西元前341年前出生於小亞細亞西部海岸一座青翠島嶼的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在他生命的最後二十年間,大力提倡「愉悅學校」。他一生都在旅行,研習哲學,最終他的哲學重心是「強調思想與感官的愉悅」,「愉悅是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