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男人

回忆往事就像水墨画,不经意的一滴墨掉在纸上,慢慢化开。又滴上一滴,化开,和原来的混在一起构成一幅画。往事就这样成了历史的一片。
个人资料
上海大男人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前几天发博文《六十了》,今天借题再发一文。我曾有文章写过我出生在猴年马月,来美国才知道我的出生日,和父亲节重合的机会远大于中奖的概率。儿子送我一张卡。 很高兴,他终于认识到老爸的“伟大”和“职业性”表现。可惜美国人没有琴棋书画一说,但我的体育确实不是很差劲。上面的玩意,除了冰球没下过场,其它都算PRO。 把卡片反过来,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6-06-23 10:53:02)
我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1966年我10岁,小学3年级,脖子上的红领巾刚刚戴了一年,还很新,突然就不用戴了,小孩子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舍。那年暑假过后就升4年级,到年底,学校不上课了。 最近网上疯传一篇文章,大意是出生于大饥荒1962年后几年的人最幸运,回想一下还真有点道理。有人说我们是喝“狼奶”长大的,话虽不大好听。但仔细一琢磨,自己先怕了起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整理旧物,发现这几个水壶。小时候没注意,主要是不懂英文。水壶有年头了,表面坑坑洼洼。 二个军用水壶一扁一厚,上面的标记都还清晰。第一个是USL.F.&C的产品,1918年,不知是制造年月还是其它意思。扁的一个是UNIVERSAL标记,LANDERSFRARY&CLARK产品,实际是一个公司,都是铝制品。 我家用这水壶当然不是为了出外行军野营,而是当暖水袋用,上海叫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2016-04-10 06:20:22)
中学毕业17岁,先在技工学校学习二年,其中一半时间是在各车间轮流干活,当然也有师傅,但没有正式拜师。毕业后进工厂开车床,有了我人生第一位师父,师父和师傅是不同的。拜师仪式没有烧香,但也举行仪式。 师父当年约50岁出头,非常和蔼的人,在厂里是资深级的,一个徒弟是厂级干部。师父的技术当然了得,开一部“明镜”八尺机床,磨车刀的技术出神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家地下室有一瓶前屋主留下的可乐饮料,没开封。商标贴纸早已褪色,这是封口,清晰可见是在纽约装瓶的。 1949年到1979年,美国的可乐在中国基本匿迹,象征美国文化的可乐被打上帝国主义的标签,不溶于新中国。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美国可乐公司准备重返红色中国,一开始是小心翼翼的向当时的中国政府试探,理由是外国游客,我们叫外国来宾需要喝这种饮料。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母亲的房间里有个小储藏室(closet),老人家东西家俱太多,把储藏室的门堵的死死的,我都不记得近20年可曾进去过。去年母亲住进敬老院,她告诉我们去整理一下,里面的东西我们想要的就拿去。我家在3楼,储藏室墙都是木板,所以几乎没有潮气,打开门也没有霉味。东西很杂,大部分是母亲几十年的“垃圾”,毕竟住了60几年。比如上好麻绳几捆,木炭一篓,挂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16-03-01 15:17:15)

1978年10月,我们一起考进大学。报到时一看,清一色男同学。这机械专业女孩子不爱咋的? 班里同学年龄跨度较大。记得最年长的一位是66届高中,因为是“小日生”(每年九月一日后出生的),读书晚一些,他是1946年出生的。班里最小的是1962年出生的,一位极其聪明的农家子弟,小学中学都跳了几级。到1980年选举人民代表,这同学居然没有发选票,不满18周岁,其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2016-02-27 03:06:01)

家里有一张老照片,是一个亲戚长辈的,整理旧物时翻出。 根据照片背面的说明,照片摄于1953年6月,斯大林刚刚去世三个月。有关斯大林去世后,苏共中央的权利斗争的材料已是汗牛充栋,不再细说。 中国继续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中国决定派遣更多的已在大学就读2年的大学生去苏联,而不是一开始的只派大批本科新生。他们到苏联后经过学校考试,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纽约13岁小孩抢劫中餐馆送外卖的一条新闻引起我的旧事回忆。 来美国第一次被人抢劫是在学校附近,黑人兄弟的革命圣地哈林区。我咋会选择这个学校?都怨杰姆斯教授,和我一个劲的吹,这是美国“穷人的哈佛”。波士顿的哈佛没有机械系,有也不大可能录取我,撞大运录取了学费也肯定付不起。申请奖学金或资助?咱又不是清华北大前三名毕业生。中,就奔这&l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2-24 14:48:12)
咱是哈林出来的,一点不错,日本电影“人证”里那个警官被黑人捅死的地方。 当年要去美国,心想在美国的城市中,和咱家乡能对应的就是牛腰城了,决定就去那了。这城里有工科类的学校不多,我去了坐落哈林的“城市学院”机械系。白天朋友带我去参观学校,美轮美奂,即使今天在美国已呆了二十几年,看了很多学校,这学校的建筑还是非常有特色。又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