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卢塞恩坐火车转了三次车总算来到了有人要把心儿留在那儿的德国古城海德堡,海德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13世纪时巳迅速发展成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15世纪成为德国王室居住地,直至19世纪。它是德国浪漫主义发源地,吸引了世界各地许多著名诗人,作家,哲学家,也就留下了很无数历史遣迹以及他们的传奇。
卡德欧德古桥无疑是这座古城的标志之一,它[
阅读全文]

有人说,人间若真有天堂,那一定非瑞士莫若,而天堂的入口就在卢塞恩。从苏黎世坐火车一个小时就到了卢塞恩,这个三山一湖环绕着的瑞士中世纪古城。火车站很大,因这儿也是铁路交通枢纽,走出车站,就见一拱形具有罗马风格的牌坊,上嵌立雕与浮雕,这是最早的火车站留下的惟一建筑,原先的火车站毁于1971年那场大火。早在罗马时期,卢塞恩还不过是琉森湖畔的一[
阅读全文]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曾骄傲地说过:“约克的历史就是整个英格兰历史”,这话倒还真没说错,约克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那时候罗马帝国征服古不列颠后就在福斯河与乌兹河交汇处建城,并设置了不列颠行省。行省分为上下两部,约克就是下不列颠的首府,从这儿往北就是苏格兰了,所以它是个战略要地。罗马人不仅建了城,还绕城建了城墙,驻紥了不少军队。约[
阅读全文]

位于沃里克郡乡间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小镇就是英国伟大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故乡,这是一个恬静古朴的古镇,一切都保持着数百年前的原貌,充满英格兰乡土田野的迷人魅力。在埃文河畔的斑克罗特花园里有莎士比亚的纪念碑,在那高高的缀有桂冠的基座上就坐着莎士比亚。在雕像的四周,各有一个莎士比亚剧中主角的雕像: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麦克白(麦克[
阅读全文]

林语堂先生有次在演讲时说,人生最理想的生活有四条,其中第一条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里。此话说得不错,到了英国,如果只到了伦敦和一些大城市,那只能说对英国只知道了一半,真正典型的英国在伦敦及一些城市以外,尤其是如同一幅幅美丽画卷的乡村。来英国前就听定居英国的亲戚说,若是到英国,他一定会带我们去看看真正英国的乡村,让我们体騐一下奥斯汀笔下[
阅读全文]

初次到英国旅游的人可能对考文瑞这个名字并不太熟,但若是提起科茨沃尔德一定就不会陌生,它被誉为英格兰心灵之乡,至今还有十来个保持完好的美丽村庄:百老汇、水上拍顿、拜伯里、下斯劳特村------这些村庄的名字如雷贯耳,它们就在考文瑞附近。考文瑞所以被称为英国最伤感的城市是由于二战中遭到德国纳粹的严重轰炸,英德开战初,希特勒认为只要在伦敦周边边[
阅读全文]

在知道温莎城堡之前,先听说了温莎公爵,而且误以为温莎城堡就是温莎公爵的私人官邸,后来才知,温莎城堡的历史比起温莎公爵来不知要早了几百年。温莎城堡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持续有人居住的古堡,位于离伦敦约20英里一个名为温莎的小镇上。建筑面积达45000平方米,加上周边土地差不多有120000平方米,内有房间将近1000个。假如说白金汉宫是英国国王的办公室,那温莎[
阅读全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是大家很熟稔的诗人徐志摩《再别康桥》中的开首与结尾,也许因了这首诗,我在牛津与剑桥两者中选择了剑桥去游览;虽说牛津之名我倒是比剑桥早听说,因为中学上英语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英语有韦氏与牛津两种音标,我们用的是国际音标。老师每次上课,总会挟着一本厚厚的《牛津英语词典》,看[
阅读全文]
大英博物馆对于初来伦敦的旅游者应该是必去之处,沿着大罗素街就能抵达博物馆,来这里探索人类历史文明艺术文化。大英博物馆最初是由三项主要收藏催生出来的,那就是科顿图书馆,它藏有英国历史上三本非常重要的手稿,即基督教典籍《迪斯法恩多福音》;盎格鲁撒克逊英雄叙事诗《贝奥武天》手稿和四本英国《大宪章》中的两个手抄本。此后英政府购买了7000多卷著[
阅读全文]
英国这个国家,我倒是自小就知道,那是从我小学同学借给我看的《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福尔摩斯探案》等书中知道这些书的作者都是英国人。上初中读了历史后,知道了鸦片战争把我们大清帝国打得一败涂地并且与法国人一起烧了我们圓明园的日不落帝国,就是我小时候就知道的英国。那时候对这老牌帝国主义可真没以什么好感。再长大后,看了更多英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