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三周游(11)万神殿与有小圣婴的教堂
文章来源: 亮亮妈妈2024-06-21 12:34:49

依然是2023年5月15日的早晨。从纳沃纳广场出来我先去了万神殿。途中看到晨光撒满的石板路顺手拍下。如果再晚两个小时这条窄巷该是人声鼎沸,游人摩肩擦踵了。可此时此刻,每一块石板都在享受着日光浴。看着好舒服啊。

一只小鸟轻落在我的面前,是想当小路上第一位游客么?哈,我比你先来呢。在罗马多是这样的石板路。它们有着“高贵”的出身,是石匠一锤一凿用玄武岩或斑岩制成。走在上面就像走近历史。但你必须非常小心,我是不敢抬头走路的,怕那一个地方缺块石头就变成了小陷阱。外出旅游安全第一。穿的鞋要舒服跟脚,人也要一步一步踩得稳健。知道有两位朋友都是旅游半途受伤必须飞回家手术。

原来是一只小鸽子。多亏拍了近影。这种路如果拉行李箱可费劲。所以我喜欢订离车站不远的旅馆。先把行李放进旅馆轻装出去逛。

走出小巷就看到了万神殿。虽然不是人山人海,但还是看到不少游客。

这万神殿也算是多灾多难。公元前29-19年始建,公元80年被一场大火焚毁。公元118-125年由哈德良重建。这个信息在维基百科也有好几种说法。咱就不去细究了。 这个神庙被米开朗基罗称之为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上面的字样为MAGRIPPALFCOSTERTIVMFECIT的字样,是拉丁语,其中文含义为:“吕奇乌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巴建造此庙”。

Reference link: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JUF74TE0514C1J6.html

找到一篇关于万神殿您需要了解的10件事一文。写得不错。放在这里吧。

 一砖一瓦都是古人智慧。什么样的建筑可以矗立近两千年不倒?据说还经历过很多次地震呢。这一面向东,每天都会与太阳道早安。

万神殿有16根12.5米高的花岗岩石柱。这些柱子在公元80年大火中幸存下来。那么可以说这些柱子是公元前始建时就有了。秦长城修建于公元前221年。但目前保留的都是14世纪建的明长城。公元前256年建成的都江堰目前还在造福天府之国。看到古罗马的遗迹能让我想到中国令人震撼的古迹是长城和都江堰。这两个地方我都去过两次,很幸运呢。

因为时间尚早,大门是关闭的。也许很多来万神殿参观的人没有机会看到大门关闭的样子。大家来此是想进去看看那著名的圆形屋顶和从中间圆洞射入的神圣之光。在里面还可以参观著名艺术大师拉斐尔的墓。我这次去罗马没有进到里面看。留着下次来再看吧。

罗马万神殿。拍这张照片是早上七点多,万神殿还没有开门。通常门是为游客打开的。而且游人多多不可能有机会仔细端详这座有着2000年历史的青铜大门。找到一篇专门讲青铜大门的文章。文章说:“2000年后受意大利文化部资助的一项研究,已经认为这扇大门就是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原装。是古罗马那些照耀人类文明惊人巨构附属金属原件的幸存者。” https://weibo.com/1250306804/LqxvFdknk?type=repost?

上面一段是我去年写专题游记意大利的门写的。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2306/21141.html

难得拍到没有人的前廊。只有进不去门才有机会仔仔细细看门外的风景。

历经两千年的风风雨雨,还会再有两千年么?那个时候写游记的人又是谁呢?

我走到万神殿的后面。阳光打在墙角的一小丛绿草上。又是阴阳两元素的完美对比:新生与古老,光明与阴影。

这时你可以看到历史的斑驳。也可以体验天地之间人的智慧与创造。

这些圆弧如此的完美让我想起建筑大师高迪的话,直线属于人类而弧线属于上帝。

又看到脚手架了!我一直非常感叹意大利政府为了保护祖先留下来的宝贝而付出的努力。 好像以前参观万神殿都是免费的。只有到最近才收5欧一个人。

离开万神殿后面往晴天妹妹最喜欢的教堂方向走。刚走几步就看到一头小象背着方尖碑。我记得读大家的游记里面有说这头小象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这座Elephant and Obelisk雕塑位于弥涅耳瓦广场Piazza della Minerva。 边上的建筑是神庙遗址圣母堂。是罗马唯一的哥特式圣堂。建于1280年到1370年。

小象雕塑完成的时间是1667年2月。由贝尔尼尼设计。当时他已经67岁了。据说制作者是他的助手Ercole Ferrata. 用材也是白色大理石。

小象摆着鼻子动感十足。看到台阶上的一个网球了么?也许是某位游客从罗马大师赛上带回来的? 

下面这张照片就可以知道这个小广场离着万神庙有多近。就在旁边。

继续往教堂方向走。看到路边一家小店开门了。门前挂的大蒜辫子吸引了我。这蒜辫编得真漂亮。蒜头好大,要是可以带回家当蒜种多好。意大利烹饪中蒜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 左边筐上放的象是欧芹。

这个教堂是Sant'Ignazio Church. 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我当时拍照的时候是一点儿概念也没有。等回过头来找资料才知道她的名气。原来中文叫做圣依纳爵堂。里面有著名巴洛克风格画家兼建筑师Andrea Pozzo的3D杰作。

我下午又来到这里,看到人多就进去拍了一张。下面是我去年写的专题游记中的一段。

这座教堂离万神殿不远。教堂顶绘画是安德烈·波佐巴洛克中后期的天顶画大师,运用立体透视的绘画技法,在平面上或弧面上改变空间,造成视觉幻觉,让整个天顶空间无限延伸。 你站在下面抬头仰视,展开想象的翅膀--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吗?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72/202307/4524.html?

这篇专门写这座教堂屋顶绘画的游记也很不错。放在下面。

https://taste-of-milano.com/2019/08/06/sant-ignazio/

继续往前走。这时谷歌地图告诉我到了晴天妹妹喜欢的教堂了。可是教堂在哪里?我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当时我见一位女士就走过去问路。我请她看手机上的教堂名字:Basilia of Santa Maria in Araceoli. 她指着马路对面说就在那里。

谢过为我指路的女士我往马路对面走。看到两个台阶么?我当时就以为右边的那个。愣是把左边的教堂忽略了。

慢慢走上台阶,在想这个地方是教堂么?这时快八点半了,开始有人走上来。查照片信息说这里是Piazza del Campidoglio 是卡比托利欧广场,也是市政府广场。

这么漂亮的广场原来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楼梯左手边的建筑叫新宫Palazzo Nuovo, 现在是Musei Capitolini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展厅之一。

中间是元老宫 Palazzo Senatorio. 是罗马市政府的所在地。在市长办公室可以边办公边享受美景。这里曾是公元前78年古罗马国家档案馆的废墟。1538年教宗保罗三世把重建工程交给了米开朗基罗。看来米开朗基罗大显身手的时候贝尔尼尼还没出生呢。

写到这里跟亮爸说我误打误撞走到了罗马市政府,他说市长没接见你?写游记的好处是知道很多风景后面的故事。对曾经去过的地方加深了解和印象。

Netflix上有一部电影叫Love and Galeto. 讲一位刚刚失去母亲的高中毕业生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一个人去意大利寻根。因为她的父亲是母亲曾经在意大利学习时遇见的意大利人。我去意大利之前看了两遍,但对里面的拍摄场景没有太多感觉,很多不知道是哪里。今天早上再看就联系上了,这个地方那个地方我都去过,非常开心。

台阶右边的建筑叫保守宫 Palazzo del Conservatori, 也是卡比托利欧博物馆的展厅。哈,终于知道哪儿对哪儿。当时是糊里糊涂,找不到北的感觉。

那也不妨碍欣赏作品和拍照。这个雕塑没找到出处,有网友知道么?先谢谢了。

现在知道这个建筑叫新宫。看屋顶上方的雕塑。我在想这意大利出了多少雕塑大师啊!

这时我已经意识到这几个建筑不是晴天妹妹最喜欢的教堂。应该在左边。那从上面可以过去么?我继续沿着边上的台阶往上走。看照片资料才发现这个台阶不一般,而且臭名昭著。

照片上说这个台阶叫Gemonian stairs. 下面是维基百科的一段:

The Gemonian Stairs were a flight of steps located in the ancient city of Rome. Nicknamed the Stairs of Mourning, the stairs are infamous in Roman history as a place of execution。 

我走上去见上面有三位工人的样子在打扫,就问从这里能不能进到Basilia of Santa Maria in Araceoli天坛圣母堂。他们直指右边的旁门说这里就是。估计有不少游客看过元老宫建筑群就从这个旁门来参观教堂。

走进教堂空无一人,太安静了。唯有门外的光射进来让我想到上帝的光。

我要把安娜晴天写的有关这座教堂的游记放在这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34066/201310/21886.html

我觉得她写得非常好。

这段是晴天写的:“基督出生那一年,罗马皇帝Augustus作了一个梦,天空有个闪光的十字,有一位女子抱着一个婴儿。 他问女巫 Sibylle解梦,她告诉他,那个婴儿今后比Augustus还要伟大。于是,Augustus在Juno神庙里,建造了天坛(拉丁文ara coeli)

公元8世纪,这个高地在神庙的原址建了一座希腊修道院,天主教被罗马接受后,这家修道院成为天主教堂。1250年,方济会Franziskaner 接管重新修建这个教堂成为今天的样子。

这座教堂一共有22根大柱,都是来自古罗马不同大殿的原物,反映了悠久历史,多元文化,神奇传说。”

原来教堂建立在1250年。那就是说当年米开朗基罗设计边上的元老宫群的时候这个教堂已经存在300年了。

看到晴天妹妹说的三只小蜜蜂了:“墙壁上的玻璃窗, 三只蜜蜂, Barberini家族的标志, 这是罗马中世纪非常显赫的贵族家庭, 出过主教和教宗,这个家庭也支持过 Bernini, 我最喜爱的艺术家, 他创造出无数不朽的艺术。”

晴天妹妹在她的博文中讲到她为什么喜欢这座教堂。她每次去罗马都要来这里。

“为什么, 我不知道,就是感到这里温暖,家的感觉。直到今年夏天, 在朋友一个个问题下才明白为什么。初识那一天,我们很累了,点好蜡烛坐在祭台一边,这时候阳光通过大玻璃窗射入教堂,照在古老的大理石花纹地板上。我看着地板上的阳光,如同回到家园,我童年上海娘娘家的客堂间。幼年的我,常常生病,江南的冬天没有暖气,非常冷。娘娘把我包得严严实实,有阳光的时候,把我放到竹椅上,让我坐在客堂间的阳光下。我坐在竹椅上一摇一晃看着小人书,无聊的时候,一摇一晃,看着阳光在花纹地板的影子。”

拍下这张照片,地板上有从大门处射进来的光,也有从东边窗户进来的光。这一张是专门给晴天妹妹拍的。我站那里向晴天妹妹问好。谢谢她的好游记。让我们对罗马,对罗马教堂有更深一层了解。

走到门口转身拍整个大厅。

我还是读贴不认真,我知道这座教堂里有小圣婴儿,但我走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原来晴天在她的博文中是这样写的:

再说小圣婴的故事。小圣婴的圣殿要走过Helene的圆形墓地,在圣坛的左侧走廊里。小圣婴是一位方济会的修士,用一块耶路撒冷Gethsemani花园的橄榄木雕刻而成。他没有颜料,这时刻一位天使出现,为这个小圣婴涂上了颜色。”

原来小圣婴是在左侧的走廊里。我当时不太敢到处乱转了,主要是空无一人的感觉有点害怕。是对神的敬畏还是对人性的怀疑,不得而知。

我当时拍下下面的照片,在想小圣婴会不会在里面。查照片资料才说是Tomb of Pope Alexander VII,再看照片根本不对。那个著名的雕塑应该在圣保罗大教堂。

走出门来站在高处看罗马城。照片里面有四个穹顶啊。其中一个是圣保罗大教堂吧?

下面照片的广场就是Piazza Venezia威尼斯广场了。

右手边紧邻着维克多艾曼纽二世纪念堂。从天坛圣母堂好像没有去纪念堂的short cut. 

据晴天的游记这个天坛圣母堂有124梯台阶。

现在一点点走下来拍到圣母堂朴素的立面。

石缝间的小花,顽强的生命,上帝的恩赐

这些台阶有多少人在上面走过呢?

快走到最下面了,再拍一张。

走下台阶右转又看到一处古迹。这罗马城就是一个大型博物馆,遍地古迹,看不过来的。看牌子与凯撒大帝有关?查SPQR的意思,原来是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意即“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是古罗马政府的正式名称。

又学习了点儿知识。

建于公元10年的Arch of Dolabella. 

回程路上拍到的教堂:Santi Domenico e Sisto 坐落在奎利那雷山上的圣道明圣西斯笃堂。里面也有贝尔尼尼设计他的徒弟完成的雕塑“不要摸我”Noli Me Tangere

这个罗马的早晨写了三篇才写完。下面是去看梵蒂冈。这座城市需要一去再去的。反正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今天走这条,明天换那条。

谢谢看帖,祝健康平安快乐!

意大利三周游(1)计划出发

意大利三周游(2)许愿池和西班牙台阶

意大利三周游(3)夕阳金光下的斗兽场

意大利三周游(4)拜访罗马圣母教堂和贝尔尼尼墓碑

意大利三周游(5)贝尔尼尼雕塑圣女特蕾莎的狂喜

意大利三周游(6)参观罗马博尔盖塞美术馆

意大利三周游(7)闲逛罗马城和半夜买球票

意大利三周游(8)坐出租去看罗马大师赛

意大利三周游(9)早上免费看古罗马议事广场群

意大利三周游(10)罗马威尼斯和纳沃纳广场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