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在全球半导体与科技产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张忠谋、黄仁勋等产业巨子不仅是台湾的骄傲,也是两岸及全球华人社会的标杆。他们的成功,既得益于台湾本地教育的扎实基础,也离不开美国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开放环境。然而,在光环背后,台湾教育中某些潜藏的“亲中祖国论”思潮,仍然值得警惕——它曾导致一些台湾本地企业家做出严重误判,付出[
阅读全文]
2025年7月26日,台湾罢免蓝白立委的全民行动彻底失败,全数不通过。尽管8月23日还有一场决定七立委去留的投票,但立法院最少要淘汰六人才能确保正常结构,统计学概率已极为悲观。何况按照今天的情况,可以说绝无可能。这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反蓝白、抗专制”动员,最终化为一次气势浩大却无疾而终的民间行动。支持者哀叹“民主已死”,反对者高喊&ldquo[
阅读全文]
一、疑美论不是问题本身,而是美国力量的副产品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中,“疑美论”似乎成为一种流行态度。从东南亚的中立模糊,到中东盟友的姿态拉扯,再到欧洲“战略自主”的鼓噪,不乏对美国战略动机、道义立场甚至可信度的质疑。这些声音听起来刺耳,但美国其实无需焦虑。因为本质上,疑美论并非衰败的信号,而是力量的代价。一个真正没有影响力[
阅读全文]
在当今两岸交流的灰色地带,一类特殊的个体悄然浮现。他们被称为“资源猎人”——不是手持猎枪在森林中奔跑的猎人,而是披着婚姻与情感外衣、四处觅食的机会主义者。他们瞄准的,是开放社会的制度红利,是民主国家在包容与信任之间的制度漏洞。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典型故事,一名来自中国大陆福州的二婚女人,1999年嫁给了一个台湾籍的男性。看似是再婚[
阅读全文]
近来在网路上遭遇“小粉红”攻击,讥我为“精日”。可若他们真花点时间了解我对日本政治光谱的观察,会发现我根本不“精”日本左翼。相反,我经常批评他们,称他们不过是“穿和服的中国人”——同样软弱、天真、幻想和平可以用绥靖换来,甚至在某些关键议题上与中共意识形态暗通款曲。我所尊重的,是那些捍卫民主、法治、自由、理[
阅读全文]
在中国大陆历史中,有一种权力循环早已深入骨髓,那就是:以暴易暴、杀功臣、清异己、重新制造一个暴政体制,再等下一波草莽来推翻。这一模式不仅令人痛恨,更让人绝望,因为它反映出一种制度性失败:权力无法合法继承,只能通过流血接力。而每一代“开国皇帝”,几乎都是小人、贱人、文盲、流氓的综合体。一、皇权之耻:杀功臣是默认设定我们翻阅中国史[
阅读全文]
這個正義朋友面善又友善因此批準馬匹一週跑兩天百姓也自然要鬥快過終點阅读全文]
2025年夏季,日本政治风云再起。自民党领导人石破茂在参议院选举惨败,失去多数席位,面临内忧外患的多重压力。然而,令人揪心的是,这位被部分舆论誉为“战后最垃圾的日本首相”并未选择体面辞职,而是打算厚着脸皮,继续赖在首相位置上,试图以苟延残喘完成剩余任期。这让人不禁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如果日本首相脸皮厚怎么办?石破茂:战后最垃圾首相[
阅读全文]
在美国国会近日审议《国防拨款法案》时,一位极右翼议员提出修正案,试图删除对台湾的军事援助,并声称:“美国不应再挑衅中国。”这类言论看似是在主张和平理性,实际上却流露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对中共的绥靖,以及对其“强大”假象的盲目接受。我们必须直言:不是中国不可惹,而是中共不该惯着。中共值得美国“避惹”吗?当有人说“[
阅读全文]
在《王权与自由》的美服服务器里,我遭遇了一场出乎意料的“意识形态冲突”——但不是发生在政论区,也不是在世界频道的口水战里,而是在一根倒下的树干前,一块怪物频繁刷新的公共狩猎场中。这场没有硝烟的“遭遇战”,最终令一批疑似亲共脚本党下线、骂人、溃退,而我,只是用了游戏本身的规则。起因:申请组队遭无声拉黑那日我在“世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