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祭

1989年6月4日那个夜晚,和随后的黎明,从未远去
正文

不应将关税视为惩罚手段

(2025-08-27 23:04:56) 下一个
  • 关税的定位问题
    很多时候政客(包括川普)把关税当作对他国“惩罚”的工具,但实际上,关税本质上是一种税收手段,目的应是调节贸易结构、保护产业、补充财政,而不是单纯的外交制裁。

  • 恢复正常贸易环境
    美国长期以来在一些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对外过度依赖,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适度的关税可以让市场价格回归合理,使国内产业有喘息和发展的空间。

  • 联邦财政支持
    关税收入可以直接进入联邦财政,用于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或补贴产业,而不是像贸易战那样搞“一手加税、一手补贴农民”,形成政策循环内耗。

  • 安全区间
    关税如果过高,往往会:

    • 推高进口品价格,伤害消费者与下游产业;

    • 促使对方国家采取报复性关税,导致双输;

    • 诱发供应链转移,未必能真正回流就业。
      因此,维持在合理“安全区间”(例如 5%–15% 的温和税率,而非 25%–60% 的极端水平)更符合长期利益。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