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熟的无花果

记录信仰旅程中的疑惑、思索与成长,见证神在其中的引导、管教,以及祂丰盛的恩典与慈爱,提醒自己不忘主的恩惠。
博文
(2025-06-17 20:06:07)
中国有句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意思是说,别人说的未必可信,唯有亲眼所见才值得相信。这听起来很有道理。 但圣经却告诉我们,真正的信心并不是建立在“眼见”的基础上。希伯来书11章1节说:“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换句话说,信心是对还未实现之事的绝对把握,是对尚未看见之事的确凿证据。 刚开始读圣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7 08:50:12)
我是一个很容易忧虑的人。也许是性格的缘故,我总是会为各种事情担心——从年轻时自己的学习,工作,到现在孩子的成长,前途,父母的健康。在这个世界上,好像每一天都有新的忧虑。因为我们无法掌控明天,甚至无法预测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和不能掌控感,很自然地就让我们感到担忧,为自己,为亲人,为现在,也为将来。 有时候,我觉得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13:14:07)
做基督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课,就是要做一个合神心意的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难。我们需要完全放下自我,专心寻求神的旨意,并且愿意照着祂的旨意而行。这是一生之久的操练,即使是像大卫那样被神称为“合神心意”的人,他的一生也并不是每一件事都合神心意。 但我们常常会问一个问题:当我真的放下自己,全心全意寻求神的旨意,我们真的能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10:02:26)
很多人都熟悉《路加福音》中“浪子回头”的故事。许多讲道都是从“浪子”的角度来分享的。中国也有句俗语:“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最近,因为生活中一些经历,我开始从“浪子的父亲”的角度去思考这个比喻,对他在这段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从圣经中可以看出,浪子的父亲家里有产业,有牛羊,有仆人,可以推想他应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8:17:38)
圣经上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7:7)
又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马太福音21:22)
这些应许常常鼓励我们来到神面前,凭信心向祂祷告,知道祂是垂听祷告的神。可是如果我们诚实地环顾自己的生命和身边的弟兄姊妹,我们会发现,好像我们大多数的祷告并没有以我们期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8:13:48)
有一天开车的路上,我天马行空的瞎想,不知怎么的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因为叛逆,不听劝告,和坏人混在一起,被他们要挟,我会不会愿意为他的错误付赎金呢? 就在我思想这件事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清楚的意识进到我心里——这不正是神曾经面对的问题吗?而祂已经早就给出了答案。 神不仅愿意付出赎金,祂所付出的,竟是祂自己的独生子—&mdash[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6:49:43)
我们家有两只猫,都是橘猫。大猫是在它十一周大的时候,我们从动物收容所领养回来的;小猫是在一个圣诞节前两天,在外面捡到的一只流浪猫。那天,它瘦得皮包骨头,坐在公园的摇椅上。一见我们靠近,就用爪子搭住我的衣服,好像在请求帮助。从那天起,它就成了我们家的一员。 大猫聪明、有主见,喜欢独来独往,颇有点“领导风范”;小猫虽然曾流浪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6:48:49)
圣经常常把耶稣比喻成好牧人。耶稣自己也说过:“我是好牧人。”既然祂是牧人,那我们自然就是祂的羊。 说到“羊”,大家一般会想到什么特点呢?首先,羊通常是很顺从的,会跟着牧人走,也会跟着头羊走。其次,羊并不是一种特别聪明的动物。 前阵子我在读圣经的时候,看到一个解经资料里提到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几年前在土耳其,有1500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6:47:30)
神为什么要让我们学习“等待”的功课呢? 我们知道,神是全能的,祂大有能力。我们祷告中所求的,或是我们寻求祂旨意的事情,对神来说,要成就这些并不难。祂完全可以立刻给我们一个答案,立刻动工,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可祂常常却选择不立刻回应,而是让我们等候。 为什么呢? 不仅是我们,圣经中许多被神称为“信心伟人”的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6-16 06:45:26)
我想,很多弟兄姐妹可能都和我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就是当我们遇到一些特别的事情时,我们会祷告、寻求神的旨意。但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不会从神那里得到一个非常明确、针对这件事情的“特定指示”。 我们都知道,圣经中对许多事情都有普遍性的启示,比如说“你们应当信靠神”(马可福音11:22)。可是,什么才算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