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于2025年6月30日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1亿零271万,这一系列数字不仅展示了中共组织的“扩张成果”,更透露出中国当代社会的现实:中国,是一个“党天下”的国家。党,是社会的天,是政治的地,是前途的门票,是命运的筹码。在这样一个国家,党不仅是政治生活的主轴,更早已渗透至社会结构的每[
阅读全文]

每当夏风拂面、院落菜畦青翠欲滴的时候,东北人的餐桌上,便会悄然出现一种令人垂涎又让外地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菜”——蘸酱菜。它不炒不煮,不调味不加热,连菜都称不上,只不过是一撮绿叶、一段黄瓜,干脆利落地往酱碗里一拔,然后就塞进嘴里嚼得满口酱香。若是遇到一撮小葱,那更是老饕最爱的“压轴菜”:绿白分明的嫩葱梗,一头插进香气[
阅读全文]

在现代社会,成功、奋斗与拼搏被视为主旋律,个人价值往往与职位、财富、学历挂钩。可在2025年6月25日(农历六月初一),香港养和医院,一位真正从容走完人生旅程的文化雅士蔡澜安然离世,享年83岁,未举行任何仪式,遗体已火化。他用最温柔的方式告别,不张扬、不造作,恰如其人:“潇洒自在,一笑了之”。蔡澜,这位横跨电影、美食、出版、电视多个领域的[
阅读全文]

如果把北约比作一个合伙开店的兄弟会,那么美国绝对是那个出钱最多、出力最多、还总被埋怨最多的“老大哥”。而在这家兄弟连锁店里,欧洲一些“弟弟们”不但常年缴纳会费不足,还总抱怨“老大哥”太强势、太干涉内政、不够民主。在这种状态下,川普一拍桌子,说了句常识中的常识:“你们爱防不防,反正我不想当冤大头了。”日前,川普再[
阅读全文]

在这个被“政治正确”压得喘不过气的时代,政坛成为一场场精致的演出,台上的演员个个衣冠楚楚,台词流畅,连表情都经过训练。唯独川普,这个不按剧本来、爱说就说、不管你喜不喜欢的“老顽童”,总能在一众政客中脱颖而出,让人又气又笑。最近,他又做了两件“童心大发”的事,再一次验证了那句名言:“川普不发疯,政坛死气沉。”第一[
阅读全文]

问:“怎么看自己是不是流氓?”答:“如果看到流氓被揍,立刻想到’下一个就是我’,那你肯定就是。”这句来自网络的讽刺之语,乍一听像个段子,细细想来,却是对当代国际关系中某些国家心理状态的精准诊断。尤其放到当今中国的国际舆论与外交心态上,更是有一种惊人的适配性——明明自诩“伟大光明正确”,可每每一国出事(萨达[
阅读全文]

在这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不以逻辑为指引,不以事实为准绳,而是以“反美”作为唯一的北斗星。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他们总能精准地得出一个神奇的结论:只要是美国干的事,就一定是错的;只要是和美国作对的国家,不管多么胡闹,都值得歌颂、同情乃至膜拜。于是,就诞生了这样一条荒谬绝伦的“逻辑链”:乌克兰抵抗[
阅读全文]

伊朗的朋友遍天下——没几个。在伊朗被以色列导弹问候、被美国轰炸机突袭核设施的时候,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一个个不是沉默不语、就是轻描淡写地“呼吁克制”。这几年来,伊朗确实有点“独自美丽”:核计划照推不误,中东事务频频出手,口号喊得震天响,外交场上也是张弛有度,看上去风光无限。但真正打起仗来、被以色列导弹和美国B2联合&ld[
阅读全文]

在世界的另一端,我可以找到龙虾尾、虎虾仁、阿拉斯加雪蟹,但却找不到家乡的“小河虾”;可以进超市搬出整架子的冷冻蒜薹、速冻芦笋、风干韭菜段,却偏偏看不见一丝鲜嫩多汁、带着葱郁香气的韭菜花。这道“韭菜花炒河虾”,在漂泊异乡的餐桌上,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乡愁,也是一种舌尖上的奢望。若说中国菜有数千门派万种流派,这道小菜算不得惊艳[
阅读全文]

男人不怕上山打虎,不怕下海摸龙,不怕老婆骂,不怕老板怒。男人最怕什么?不是没钱,不是没车,不是没房,而是两个直击灵魂的生理词汇:秃头和发胖。这两个问题,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夹击之间,一个男人就变成了夹心面包,顶上光可鉴人,肚子像个气球,笑起来不是慈祥,而是心酸;跑起步来不是潇洒,而是晃动。男人一秃,往往是“哐当”一声,仿佛人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