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cb/79/11/a3a183fc0881g00Oxy5U.jpg)
我走來的路(21)充仁畫室
得知七寶鎮建立了張充仁紀念館,特地去看,見到了很多我少年時代熟悉的作品,很是興奮,不由想起充仁畫室那冬日閣樓的陽光,但又有些遺憾,紀念館展示的作品大部是複製品,使我想起張老師在文革後期對我說的話。
一
我從小熱衷畫畫,祖母說,我一歲就爬上桌子櫃子,把所有夠得着的墻都畫滿了。我不喜歡學校,我不是個好學生,我不[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1/6f/4d/4441e7499222IiYFTQ8m.png)
我走來的路(20)憶四舅
直到長大後﹐我才知道四舅馬家馴﹐並不是我外婆親生的﹐但卻是外公外婆最喜愛的﹐也是我記憶最深最親的舅舅﹐魁梧英俊﹐謙謙君子﹐一表人才。
父母去美國後﹐幾位舅舅和阿姨經常來帶我們出去玩。「舊上海」有一個非常幽雅僻靜的去處﹐北郊的聯義山莊﹐樹林蔭翳﹐古木參天﹐彫刻着天使仙女的花崗岩墓牌綠苔斑駮﹐開滿小花的蔓藤隨意伸[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1/6f/4d/4441e7498708ZMtjXmuP.png)
我走來的路(19)我的外婆
在霞飛坊40號二樓窗前的書桌上,外婆給我看《護生畫集》。一頁一頁給我講很多故事,我都記不得了,只記得「護生」兩個字,當年我還是個不滿五歲的孩子,這兩字的意義太深奧。直到幾十年之後,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殘暴的年代,我才領悟它的含意。
豐子愷有一幅畫我記憶特別清晰,豐先生帶領女兒大寶穿過一個山洞,「豁然開朗」。外婆說[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11/6f/4d/4441e7497931mnsKBRVT.png)
我走來的路(18)知交五十年今日回首,三五知已,保持了一個甲子的友誼,實屬不易。我和楊曉書、陸義谷、周昌國﹐從五十四中學美術組開始的友誼,一直延續到今天我們耳順從心知天命之年。「大躍進」時我初二,還無須去挖墳、煉鋼。學校成立了美術組,我們在空白的牆面刷上石灰,畫上紅旗、千里馬、大躍進的壁畫,五十四中學二樓走廊西端一間三見方的雜物室,成了[
阅读全文]
我走來的路(17)火紅的年代
一「大躍進」
「每年增產百分之十是躍进,增產百分之二十是大躍進,中國人民在毛主席共產黨領導下,連年增產百分之二十五,這是特大躍進。」老師激昂地告訴我們,大家都相信。
「我國今年(1958)的鋼產量將達到一千零七十萬噸,超過英國,幾年内將趕上美國。」老師興奮地告訴我們,大家都很激動,也都相信。那年我初中二年級。
老[
阅读全文]
我走來的路(16)我的中學1957年夏,我進入中學,康平路上的上海第五十四中學。市區西南角原法租界的康平路宛平路一帶,在九十年代前是上海的BeverlyHills,1957年康平路還是一條沒有人行道的土路,直到59年才鋪設瀝青。寧靜街道兩邊高大的樹枝在頭頂相交,樹蔭下的馬路像一條綠色隧道,極之幽靜,夏日輕風樹影搖弋,蟬聲鳥鳴呼應。學校斜對面的康平路70號是中國首富榮毅[
阅读全文]
我走來的路(15)北平孃孃在我的大家庭﹐祖父四房太太十二個子女﹐在我們大房﹐我只有一個親孃孃(姑母)﹐孃孃和善而嚴肅。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有次睡前孃孃給我講月亮﹐講什麼是一點記憶也沒有了﹐當晚我夢見和她乘飛機飛到月亮旁﹐爬上一道長長的梯子走進月亮的一扇門裡去。天是深藍的﹐月亮是黃色的﹐梯子是白色的﹐我記得那麼清楚。遠在美國的父母給我寄來很多[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25/c8/ec/9898889e4318EoEhnstE.jpg)
我走來的路(14)我過早曉得了真相
1953年我升小學三年級,「小中西」名副其實﹐班上有很多外國孩子﹐學校每星期都在禮堂開大會,還請一些外國學生的家長來講﹐民主德國的家長代表社會主義陣營發言,告訴我們蘇聯怎麼怎麼幸福﹐英國家長上來說美國怎樣怎樣壞。
那時「民主」是個好名詞,人民政府自稱「民主政府」,東德叫「民主德國」,朝鮮也叫「民主共和國」[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25/c8/ec/9898889e38989lNHAut2.png)
我走來的路(13)少年故事
五十年代,住在江蘇路中一村,我的小學就在不遠的小中西。
暑假的夜晚,洗完澡,撲了滿身的痱子粉,拿一隻小板凳,去聽汪家爺叔講故事。在如水的月色裡、探出籬笆的夾竹桃樹下的弄堂盡頭,一個十七八歲的青年,打開手中的小說,向圍坐四周的幾個七八歲的孩子,開始講故事。
第一次講的是「三劍客」(大仲馬《俠隱記》),「1625年4月間[
阅读全文]
![](/upload/album/c8/c8/be/83e23f7c28480w1S3DTC.jpg)
我走來的路(12)我的小學
若說上海大學第一名校是聖約翰大學(St.John’sU)﹐那麼中學第一名校當數「中西」(女校)和「南洋模範」(男校)。中國的現代教育起自基督教會﹐上海憶定盤路(現江蘇路)的中西女中不但是中國西化的搖籃﹐更因出過宋氏三姐妹而著名。「中西女中」﹐亦稱「大中西」﹐因為還有個「小中西」﹐即「中西女中附小」﹐這是我的母校【註1】。
【註1】[
阅读全文]